2018年中國三大類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分析報告發布

8月16日,在於北京舉行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發布《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同一天發佈的還有《2018中國機器人產業分析報告》中英雙語版。這兩項報告以2017年中國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為背景,綜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及特徵,通過研判現狀、總結問題、展望未來,以期為機器人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創業公司和投資機構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2018年中國三大類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分析報告發布

2018年中國三大類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分析報告發布

整體增長概況及預測 產業仍存三大挑戰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整體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2017年,中國機器人產業整體規模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報告預測,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87.4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62.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18.4億美元、特種機器人6.7億美元。2013年到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的平均增長率將達29.7%。

不過,在令人欣喜的大環境下,仍存在諸多挑戰。例如,中國機器人產業尚未徹底扭轉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產業技術成果轉化率較低;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仍無法滿足市場快速發展的實際需求。

兩項報告總結了近年來,工業、服務和特種機器人的行業發展狀況。

2018年中國三大類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分析報告發布

2013-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 使用密度及增長率

工業機器人領域:搬運上下料機器人目前佔比最高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我國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隨著中國製造業應用需求的高速增長,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持高速增長,工業機器人銷量14.6萬臺,同比增長67.7%,使用密度達88臺/萬人,首次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按應用類型分,2017年國內市場的搬運上下料機器人佔比最高,達65%。

2014-2020年國內協作機器人銷量

報告稱,2017年,我國工業協作機器人銷量達4200臺,未來3年發展增速保持70%以上。報告預測,隨著中國國產協作機器人實現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憑藉產品價格更低等優勢,本土企業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

醫療、清潔、娛樂機器人是目前三大熱點佈局方向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報告分析認為,由於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教育需求的持續旺盛,我國在這一領域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2018年中國三大類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分析報告發布

2010-2017年服務機器人企業新增數量

自2015年以來,服務機器人企業數量年增速放緩,部分企業由於缺乏資本或核心技術支撐而不得不退出競爭。與此同時,稀缺性和高成長性企業,依然受到市場和資本的追捧,如物流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

截至2017年7月,國內服務機器人專利數量累計達到24094件,從專利佈局看,醫療機器人相關技術創新最為活躍,其次為清潔、娛樂機器人。

截至2017年7月,在累計達到2.4萬件的中國服務機器人專利申請中,醫療、清潔、娛樂機器人是前三大熱點佈局方向。報告預測,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3.9%,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而到2020年,隨著停車機器人、超市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機器人的快速發展,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特種機器人領域: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0.7億美元

特種機器人由於可替代人類在更多複雜環境中從事消防、救災、安防等工作,因而取得了快速發展。該報告認為,當前特種機器人已具備一定水平的自主智能,通過綜合運用視覺、壓力等傳感器,以及不斷優化控制算法,可完成定位、導航、避障、跟蹤等任務。

根據報告掌握的數據,特種機器人領域細分市場的應急救援機器人,在全球及中國特種機器人市場佔比分別為32%、8%,由此可見,中國應急救援機器人仍存在較大市場發展潛力。

該報告預測,2018年,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6.7億美元,增速將達23.2%,高於全球水平。其中,軍事應用機器人、極限作業機器人和應急救援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4.7億美元、1.5億美元和0.5億美元。到2020年,特種機器人的國內市場需求規模有望達到10.7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