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給孩子做感統訓練?

在家如何給孩子做感統訓練?

作為家庭教育,尤其是3歲前的早期教育,父母應著眼於感統訓練。感統訓練,包括視覺、聽覺、本體覺、觸覺、平衡覺。可以說0~3歲是兒童剛剛產生感統能力的時期,錯過了這段時期將是一生的遺憾。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訓練的小方法,這是針對寶寶的一般性訓練方法。如果寶寶感統能力很不好,建議帶寶寶來太優全腦優能中心進行訓練。

1

視覺訓練:黑白格

視覺的訓練,主要是為了眼睛能正常工作。

我們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白紙,畫成一個棋盤格。將其中幾個小格塗成黑色,通過圖形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數數,進行視覺刺激。之後,我們可以把表格畫得更大些,圖形更加複雜些,讓寶寶注視1分鐘之後,脫離原圖自己畫圖形。

除此之外,多讓他接觸自然環境,或者看比較鮮豔、比較“正”的色彩,這種真實而又強烈的對比,有益於視覺的完善。

2

聽覺訓練:少噪音多聆聽

聽覺是比較容易訓練的,聽覺的好壞更多的是一種習慣的養成。降低電視的音量,降低音樂的音量,都可以降低孩子的聽覺閾限,大大提高聽力。

此外,有意識地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聲音,亦可以促進他知性思維的形成。比如聽各種自然界的聲音,包括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3

本體覺訓練:舞蹈動作

本體覺,又稱運動覺。人體的指揮部是大腦,身體各個部分是他的士兵。決策英明,還得執行得力。

本體覺就是一種“集體凝聚力”的體現。

比如,有人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跟頭,說話的時候大舌頭,這些都與本體覺有關。在家裡,我們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兒童舞蹈動作,如果孩子有一些模仿行為,我們就要給予積極的肯定。

在家如何給孩子做感統訓練?

4

觸覺訓練:大龍珠球和袋鼠跳

觸覺,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種感覺,而它對於孩子的心理影響卻很大。沒有經過觸覺訓練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很可能會表現出多動傾向。那麼如何進行觸覺訓練呢?

我們可以買一種器材,叫做“大龍珠”,是一個上面佈滿了“凸起”的塑料球。當寶寶充分接觸“大龍珠”之後,觸覺能力便會自然產生。

除此之外,有一項叫“袋鼠跳”的運動,對訓練觸覺也是非常棒的。你可以找一個布袋子,讓寶寶站在裡面,雙手抓住布袋的邊,讓人和袋子形成一個整體,讓寶寶朝一個方向跳躍,並適當獎勵寶寶。

5

平衡覺:沿著線走路

平衡覺,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訓練兒童的平衡能力。在學校一般會採用平衡木、平衡橋等。在家裡,你在地上畫條線,讓寶寶根據你的不同要求“走路”就行了。一開始,可以讓他走一條線,從A點走到B點;然後可以要求在線上單腿蹦一段,再走一段。當熟練之後,可以畫上兩條線甚至更多,讓他在不同的線上“行走”。

五覺的感統訓練,給寶寶培養良好的“執行力”,是為今後的行為能力打好基礎,也是寶寶社會化中的重要一環。

我們經常會說有些孩子“聽話懂事”,那正是因為他們具備足夠的“行為能力”可以完成大人交給的任務。

​​​點擊右方“太優全腦優能中心”,免費預約體驗課程​

在家如何給孩子做感統訓練?

3歲前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圍繞感統訓練展開,太優針對幼兒的感統能力設有九大訓練課程,能幫助孩子全面提升感統能力,及時的矯正孩子成長中的不足,避免感統失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

點擊“瞭解更多”,免費領取太優競思體驗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