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庫:重溫17年前索羅斯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建議

安邦智庫:重溫17年前索羅斯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建議


從2016年的易租寶事件開始,金融改革成為了中國政府工作的熱門詞彙。到如今,P2P,地方債等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陷阱或多或少也與中國目前金融改革不徹底,現行金融制度有隱患存在聯繫。

各方面對金融改革也提出了不少的意見,高校和智庫更是圍繞金融改革問題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不過在中國穩健派的代表安邦智庫看來,中國金融改革的方法和存在的問題索羅斯早在17年前便已經指出。

2001正值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後,索羅斯經蒙古飛抵中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與索羅斯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進行了會談。在兩人短暫寒暄後,先討論了一些關於恐怖襲擊對美國的影響,隨後便將討論的核心集中在了中國金融領域。

這次的會談其實並不神秘,大部分的內容都被收入到公開出版物《朱鎔基講話實錄》中,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索羅斯在17年之前提出的建議仍然很有建設性,比如他談到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順序,現在幾乎就已成為主流看法,並且被政策所採納。

不過,他談到的不少問題現在仍然存在,並沒有得到很好改進。如今看來雖然某些看法仍然有索羅斯關於“開放社會”的理想內核,但他對於中國不少問題應該說是抓住了核心,值得我們參考,所以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不妨來看看17年前,索羅斯對朱鎔基究竟都說了些什麼?

根據當時的記載,那天索羅斯就當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在索羅斯看來:

首先,中國應該建立信託基金管理社保基金。當時,中國社會保險體系已基本上實現資金收入和支出平衡。中央政府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各級政府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有一套獨立的體系負責基金的管理,工人向其繳納養老基金後,由其向全國企業的工人發放養老金。

但由於缺乏有經驗和能力的人才,基金主要用於購買政府債券或存入銀行吃利息,只允許基金的10%進入股市投資,基金運作效率亟待提高。

索羅斯認為,中國應該建立信託基金分管社保基金和養老金,並且對社保基金和養老金進行分割,允許個人自由選擇迫使基金之間互相競爭,優化基金質量,利用競爭施壓基金經理提高產品質量。

此外,索羅斯認為,中國應該創立不受政府控制的機構投資者,並認為中國有這方面的人才,如留學歸國人員及香港、臺灣等地華人有這方面的能力,可以在開放前培養中國的金融市場。養老基金等可由機構投資者而非政府機構按商業原則入市運作。

與此同時,索羅斯建議,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應首先發展國內金融市場,為對外開放金融市場做鋪墊。開放的順序是很重要的,要分步走,先大力推動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再著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

其他國家如日本有過類似的經歷。日本一度曾是世界上最強的經濟體,經濟快速增長,目前日本工業雖依然強大,但金融體系一塌糊塗,日本的工業產出多少,金融體系就丟掉多少。中國應避免重蹈覆轍。中國逃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金融體系對外封閉,如果對外開放,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因此,應先加強後開放

不僅如此,索羅斯當時還提出,鼓勵機構投資者參與股市、債市。索羅斯認為,當時中國的股市和債券市場基本上只有散戶,沒有機構投資者,而股市和債券市場的穩定很大程度上依靠機構投資者的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索羅斯當年談的問題現在仍然沒有徹底解決。

截至2017年末,滬市自然人投資者持股賬戶數為3934.31萬戶,持股市值共計59445億元,佔比21.17%,較2016年末下降2.53個百分點,這已是散戶持股比例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

相比之下,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呈現連續兩年上升。截至2017年末,專業機構持股賬戶數為4.86萬戶,持股市值共計45294億元,佔比16.13%,較2016年末上升0.55個百分點。

很明顯,無論從數量還是持股市值來說,目前散戶仍是中國股市的主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股市的波動性,從近年來的幾次股災就可見一斑。

對照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我們發現,索羅斯17年前提到的相關問題目前我們依舊存在,有些甚至就是如今國內金融改革的縮影。認真思考歷史上的一些建議和分析,對現在及將來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仍然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