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出身名门世家。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而他最令人熟知的身份,便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3岁考上秀才,18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在朝堂上平步青云16年。他是晚清有名的清流党的 “中枢四剑客”之一;他被定义为开创福建近代教育的第一人;他一生著有 《沧趣楼诗集》《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联语》等。其中,《沧趣楼诗集》共十卷791首,《中国近代文学史》给予他的评价是“独步诗坛四十年”……

《落花诗》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

燕衔鱼睫真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

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

庇根枝叶烦珍护,长夏阴成且少休。

《忆洪塘金山寺送蒉斋》

小阮匆匆去入朝,阿瑛话旧最魂消。

早知万事皆前定,秋雨横街说鬼宵。

却将谈笑洗苍凉,三夜分明梦一扬。

记取吴淞灯里别,不顺寒雨忆洪塘。

《七月廿五夜山中怀蒉斋》

东坡饮啖想平安,塞上秋风又戒寒。

此别岂徒吾辈事,即归能复曩时欢?

数声去雁霜将降,一片荒鸡月易残。

独自听钟兼听水,山楼醒眼夜漫漫。

帝师二三事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陈宝琛和溥仪

溥仪小时候很顽皮,老师一转身的工夫,他就在下边做起鬼脸来了。陈宝琛有时也会皱起眉头批评他的学生:“君子不重则不威!”溥仪则会学老夫子摇头晃脑的样子接上一句:“学则不固!”

据溥仪回忆,陈师傅性情和蔼,为人处世也很圆满,富于忍耐性。作为启蒙之师,他不但教会溥仪读书识字,还循循善诱地把他一步一步引导到人君培训的道路上来。每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他便会把双眼眯成两道细缝,赞叹不已。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朱益籓(左)溥仪(中)陈宝琛(右)

由于陈宝琛的资历声望,更由于他在“授皇帝读”这个岗位上尽职尽责,赢得了逊清小朝廷上下一致的信赖与尊敬。隆裕皇太后以及当时健在的同治帝和光绪帝的4位妃子,还有以载沣为首的王公大臣,都对陈师傅高看一眼。溥仪也觉得陈师傅比其他师傅更亲近,这位“小皇上”一生中第一首“御制诗”就是8岁那年为陈师傅祝寿而写的,全诗只有16个字:“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长生不老。”

民国14年,溥仪至天津,其亦移居至天津随侍。溥仪曾评价其曰:“我过去曾一度认为师傅们书生气太多,特别是陈宝琛的书生气后来多得使我不耐烦。”虽然如此,但溥仪同时亦认为,在当时,陈是最忠实于他、最忠实于大清之人,故陈氏去世之后,溥仪赐其以人臣极美之谥号——“文忠”。

固执的听水老人

鼓山晏师坐处结一小寮,颜曰:“听水”,得八十字丁亥(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

听惯田水声,时复爱泉响。

循崖临窈深,入崦息夷敞。

老禅风烟寥,枯涧草木长。

活活隔岭流,日夜遂孤往。

僧闲试函笕,我倦借轩榥。

危滩梦中遥,连雨心上爽。

独寐惭人宽,六凿谢天养。

以兹傲愚溪,西亭在乡壤。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陈宝琛故居

1.与儿女间的“猫捉老鼠”游戏

据说,陈宝琛家老少两代之间总是闹别扭。他的小儿子受到时代新潮流的影响,不肯整天关在书斋里摇头晃脑地背诵“之乎者也”,陈宝琛便对他实行家法管教。面对古板的陈宝琛,孩子们口服心不服,遂与家里的车夫商议好,每当父亲下朝回家,马车快进胡同口的时候,车夫便把脚下的车铃踩得山响,陈宝琛的儿女听到“预告”后先插上大门,迅速撤去摆在院中的桌椅和糖果汽水之类,把欢快活泼的场面立即变得沉闷严肃,然后开门迎父。

在遗老统治的封建家庭里,少男少女们只好使用两种脸谱生活。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陈宝琛故居

2.热心教育事业

陈宝琛所创办的“苍霞精舍”以及他初期的办学理念对后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宝琛因“荐人失察”,而被降五级,闲放家乡。同年,他出任福州鳌峰书院院长,参与办学活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又与陈璧、林纾等人合力创设苍霞精舍,可以说这是福建最早开办的新式普通教育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创办了以学日文为主兼学汉文的福州东文学堂,这是福建在“戊戌变法”期间首设的新式中等专业学堂,陈宝琛时任该学堂主理总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闽浙总督陈仰祈与陈宝琛商定把福州东文学堂改组扩充为全闽师范学堂,后又升格为福建优级师范学堂,陈宝琛首任学堂监督,这是福建第一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它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陈宝琛创建了福建省的系列化师范学校,并为遍设全省的中小学作出很大贡献。

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陈宝琛又奉召进京,于1911年任幼帝溥仪的老师,同时兼任福建教育总会会长职务,继续关心着福建新学的进程。

陈宝琛既当过帝师又办过学院,既是旧时代私塾先生,又是新式学堂的开创者,在数十年的办学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学理念。


福州名臣|最后的帝师陈宝琛


陈宝琛-行书“毋不敬”

即使陈宝琛的一生多有波折,却始终都活得清醒自在,一世清白不毁,一生爱好紧随。将自己与晚清的历史、民国的风云一起载进历史。1935年3月5日凌晨,这位历经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以逮民国的跨世纪老人,一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金石藏辑家在北平病逝。同年12月归葬福州马尾凤阳山陵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