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成功,而朱元璋不成功,为什么?

怎么样来处理好皇帝和开国元勋之间的关系,是皆大欢喜还是鲜克有终,这还真得看那帮大臣碰到的是哪类皇帝老板。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两人就风格迥异,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往往是屠刀指向。

这既和他们的出身经历也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关。赵匡胤之前已经是后周的高级干部,经过长期历练磨打,作为禁军将领他像磁铁般身边聚集了众多实力派军事人物。披黄袍得天下一切都显得那般水到渠成,身边的得力干将事前说不上都功成名就也已经高官厚禄,对于石守信,高怀德等人他是信任的。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成功,而朱元璋不成功,为什么?

但赵普的话点醒了他,他们自然是不会背叛,但皇帝你保证得了他们的手下不叛呢,保不齐啥时候来个王桥兵变或张桥兵变。这才有了建隆二年宋太祖觥筹交错之间将那些禁军将领解除兵权的故事。

而一桌子人最多有几个呢,解决一桌子人就解决所有威胁了么,赵匡胤的这顿饭局只是他整个制度设计的序幕,他的着眼点是制度而不是个人。那些大大小小的军头,各地的节度使怎么防,五代时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事历历在目,只有把制度设计好了,就能让子孙承享太平,赵匡胤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成功,而朱元璋不成功,为什么?

赵匡胤的办法就是稀释权力,不管是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机构设置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禁军,并且互不统属,这些机构只有统兵的权力,而发兵权在枢密院,禁军没有固定统帅,唯一的统帅就是皇帝。赵匡胤还在这些指挥使下设置了许多副职,唯一的目的就是分化权力,相互制约,造成变相的有职无权。

其它诸如将诸州府精兵充实禁军,财赋税收收归中央政府,各地基层官员由中央选派,趁国家初创把各项制度都完善起来,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限,当年那些饭局上的人有的去了地方,哪怕当了五代时风光的节度使,会发现节度使在赵匡胤手里已经蜕变成一种荣誉虚衔。

文职官员的设置也遵循稀释权力的法则,一个宰相后面有十几个副宰相和分管官员,文官武官级别增加一半,就为了能够充实官员队伍,为了能互相监督制约权力。所以赵家兄弟防止别人觊觎皇权是通过稀释权力的办法,从制度上设计了繁杂眼花缭乱的官员体系,让皇帝认为别有用心的人不能一呼百应。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成功,而朱元璋不成功,为什么?

三百多年后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在苦恼,从出身地位的低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一旦黄袍加身,他就唯恐得而复失,那些勋臣能同苦,但能共富贵么?显然他先入为主,答案是否定的。并且这种感觉他会焦虑地替下一代,恨不得世世代代都做好打算。

朱元璋有没有考虑过效法杯酒释兵权的事无法考证,但问题是朱元璋不管对谁,哪怕你退休在家,他只要认为此人有威胁,目前没有威胁将来可能威胁子孙,他就要惦记那些个开国元勋的性命,和你是否军权在握没有关系。

比如颖国公傅有德,宋国公冯胜和蓝玉案没有关系,蓝玉案发后他们便被从外地招回,既没有拘捕也没有审讯,一年后相继被不明原因赐死,众所周知的徐达已经在家修养,最后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成功,而朱元璋不成功,为什么?

朱元璋的心态和赵匡胤不同,他和那些开国元勋是纯粹白手起家,不像赵匡胤起事时已经是身居社会高层。朱元璋这种人长期处在恐惧和压迫感中,时时有变态的被害妄想症,就是疑心病特重。这里不排除那些开国元勋里有作奸犯科死罪当诛的,比如胡惟庸,蓝玉等,但朱元璋也会借此机会大开杀戒,滥杀无辜。

所以朱元璋对待元勋也包括普通官员的解决方案着眼点是人不是制度,是肉体消灭。制度他也有,但它没有采用肉体消灭来得过瘾,能满足他精神空虚的虐杀狂。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