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於今日上市,估值830億元,你貢獻過多少?

今年的九月,繼美團之後,將會有第二家龍頭企業在港股上市。而這家企業,就是國內火鍋餐飲界的扛把子,海底撈。

海底撈於今日上市,估值830億元,你貢獻過多少?


海底撈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海底撈在北京、上海、瀋陽、天津、武漢、石家莊、西安、深圳、成都、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城市和國家有百餘家直營連鎖餐廳。

目前海底撈共有三大業務,分別是餐廳經營、送外賣、賣調味料。其中,超過九成收入來自餐廳經營,去年,餐廳經營貢獻103.39億元。其次是外賣業務,去年收入2.18億元。海底撈經營現金流很不錯,2015年-2017年分別為6.42億、14.14億、13.99億。

而且,海底撈的經營數據也是非常漂亮:2017年營收總額106.37億,利潤11.94億,三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0.5%。年客流量達到1億人次,員工平均薪酬約6萬元。平均每位顧客在海底撈消費94.6元,88.2%都是回頭客,6成顧客每月去一次。


海底撈於今日上市,估值830億元,你貢獻過多少?


據海底撈9月24日公告,海底撈此次全球發售4.25億股,其中香港發售3820.8萬股,國際發售3.86億股。發售價每股17.80港元;每手1000股。估值達943.4億港元(約830億元人民幣、120億美元)

公告顯示,海底撈香港公開發售獲5.56倍超額認購。香港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3820.8萬股,佔總股份的約9.00%。國際發售方面更是獲大幅超額認購。分配給國際發售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3.86億股,可最多超額髮行6367.9萬額外股份。目前,基石投資者高瓴基金和Greenwoods均已認購3968.3萬股股份、MSAL及MSIM Inc.、Snow LakeFunds均已認購3527.4萬股股份、WF Asian Smaller Companies Fund Limited已認購1543.2萬股股份,合計相當於全球發售後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約3.12%。


海底撈於今日上市,估值830億元,你貢獻過多少?


不過,海底撈風光上市的背後,也存在著大量的隱患。

根據海底撈發行結果,17.8港元的IPO定價使公司估值高達943.4億港元(約830億元),對應2017年11.94億元淨利潤,PE高達69.5倍。通過分析研究機構對海底撈的盈利預測數據,以及將其和可比公司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公司估值幾乎透支了2018、2019年的盈利預期。

首先,根據近期兩家機構對海底撈未來兩年的盈利預測,2018年的預測PE接近50倍,2019年的預測PE接近30倍,即使公司有著營收、淨利潤高增長的預期,但這樣的估值水平表明公司沒有因明顯低估而產生的套利空間。

其次,橫向對比來看,海底撈最合適的可比公司為港股呷哺呷哺(0520.HK),兩者同為火鍋餐飲連鎖企業,前者靠優質服務,後者強調高性價比。截止2018年9月20日,呷哺呷哺的PE(TTM)為23.6,根據彭博和萬得一致預期數據,公司2018年、2019年預測PE分別為21、16.8。

海底撈於今日上市,估值830億元,你貢獻過多少?


海底撈在規模、開店速度、投資回報期、營運效率等方面均技高一籌,享受比呷哺呷哺高一些的估值也被多數市場人士認可,但PE大約一倍的差距似乎過大。

也就是說:通過門店擴張獲取規模增長是海底撈謀求百億美元估值的重要手段,但如果最終擴張失速,導致經營效率的下降,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公司可能會成為又一個一戳就破的市值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