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重压下的福州楼市:假寐还是真凉?

调控重压下的福州楼市:假寐还是真凉?

图为福州城区。王旺旺 摄

2018年进入下半年,楼市调控持续发挥作用。福建省内最知名城市之一的厦门,近来传出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消息,这也让人揣测:作为省会城市、房价同样居高的福州,楼市是否也要转凉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政策高压地的福州,市场应对调控做出的反应,让楼市成色变得难以界定。

新房成交有“凉意”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8月,福州五城区(不包含马尾区)新建商品住宅累积成交9250套,对比去年同期的8981套增加269套,同比增加2.99%。记者观察发现,福州五城区在2018年已经过去的8个完整月份当中,有半数月份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在千套以下。

福州房地产业内人士林乐融告诉记者,“新房市场成交量是受供给量影响的,因为限价等等因素的营销,福州城区的新房供给量一直处在压抑的状态,新房成交量自然不会太高。”

记者查阅2018年福州五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每日成交量发现,福州五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每日成交量几乎每天都有小幅波动,少则0套,多则百套,以周为单位,新房成交不超过300套的周数占了大部分。

与此同时,福州五城区土地市场行情则是徘徊在低谷。8月30日,福州举行了2018年的第4次土地拍卖会,已经进入拍卖环节的4幅地块虽然全部成功出让,但竞买过程全部是一轮举牌即告成交,地块溢价率最高不过2%,地价上涨乏力。

新房、土地市场行情集体低迷,其实与当前福州的“限价”政策不无关系。福州吸睛点房地产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奇耀告诉记者,“今年福州开发商的推盘节奏过慢,政府批准预售证和开发商的申报价格相挂钩,开发商都在等待。也是因为限价,在市区拿地的风险比较高,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会因此受挫。”

购房者看衰房价走势

“福州的购房者,一直都有买涨不买跌的奇特心理。”很多福州房产机构的分析人士如是认为。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四季度重启住宅“限购”,福州稳定执行高压调控政策已近两年时间。这期间,福州和国内很多一二线城市一样,实现了对房价由“调”到“控”的转变,执行“限价”之余,楼市监管渐严、信贷政策收紧,福州新房、二手房价都曾出现过较长时间的连续下跌走势。

以新房价格为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福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和2017年12月-2018年5月,都持续呈现环比“止涨”的态势。

房价起落的同时,购房者的预期也逐渐发生变化——众多购房者在买与等的纠结选择之中,倾向于继续等待,判断楼市会“凉”的购房者已然不少。福州蓝房网在今年8月曾在网上发起“关于福州房价未来一年怎么走?”的投票,参与投票的网友当中,有39%的网友选择了“预计小幅下跌,看衰楼市”,选择“保持平稳,不涨不跌”和“依旧小幅上涨,看好楼市”的网友占比均为21%。

市场只是假寐?

不同于购房者,在诸多的福州开发商人士看来,处在政策高压下的福州楼市活跃度难比调控之前,但并不宜就此作出福州楼市“要凉”的论断。开发商的乐观情绪不乏支持依据——8月份的福州新房市场成交,在本是成交淡季的时候,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

在林乐融看来,“福州拥有很强大的民间资本,在福州拥有1套以上住房悠悠大量闲置现金的家庭不少,加上最近几年福州旧城改造催生了一批持币拆迁户,如果调控放开,市场预期转升,消化目前福州的新房库存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记者从福州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了解到,截至2018年9月2日,福州五城区有可售楼盘1703个,可售房源总套数124981套,其中住宅19487套。以福州五城区2018年前8个月月均1150套作用的成交量,消化周期接近17个月,已经接近库存红线,但如果按非限购时期福州五城区月均成交2000套以上的成交量,消化周期不过10个月左右。

一位不愿具名的福州房地产市场人士表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野蛮升值的年代,但相比其他投资渠道,买房置业依旧是最保值的投资,只不过现如今的买房投资已经转变成一种防御性的家庭资产配置,买哪个地段、什么时候买卖,已经是一门技术活,操作得当才有利润,不能一味跟风。

福州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则认为,严厉调控下的福州楼市,已经没有之前两年那样的狂热情景,随着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被挤出市场,福州楼市会逐渐形成以实际的市场刚性需求为主导的局面,二手房市场也就更能反应楼市的真实情况。

记者了解到,今年福州的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在年初经历了一波回暖行情,此后表现稳定。从2018年3月起,福州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连续5个月突破2500套。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中介人士看来,二手房市场的依旧存在一定数量的投资性需求。“福州市区的限售期限是2年,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撑过前2年的银行贷款,两年后转手还是有赚到的可能,所以现在资金比较雄厚的人群,还是有部分愿意买房投资的。”(海峡财经导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