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中国人的性格里有根深蒂固的顺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早已乔装打扮,混入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听爸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听党的话,听国家的话……小时候觉得得到的最大褒扬就是:这孩子真听话。于是为了顺从大人们的意愿,总是努力做一个好好少年,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做一个不听话的人是什么感觉?

这问题对很多听话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残忍,就像问没钱的人“有钱是什么感觉”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a) 你为什么总想要个听话的孩子?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唯自己之命是从,以自己是过来人的经验及监护人的权利对他们成长的每一步加以约束与指导,顺理成章的安排孩子的生活的一切,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择业择友。倘若不“听话”,打骂可收威慑之效。那么什么是听话?什么是懂事?可能对于大人来说就是:孩子服从父母的指令。而懂事则是:自己主动的听话。

就像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要不是你XX我都懒得管你” “长大了就会懂我的苦心了” “有孩子你就懂了” 。而“听话型”的孩子,因为更少给老师、家长造成麻烦,所以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b) 那些听话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前阵子,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名词,叫“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作家蒋方舟也曾在《奇葩大会》上分享过自己克服讨好型人格的经历,称:这样的“好性格”是自己28年来最大的“弱点”,讨好型人格的小孩,一点都不快乐!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这种人格的塑造和原生家庭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你要乖,这样妈妈再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你再这么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噢!”这样的话,你肯定不会陌生。而且可能成为抹不去的童年阴影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不听话”意味着“不要你”;“表现好”才对得起“爸爸妈妈的辛苦”。亲子关系变成了一种背负压力和代价的交换,才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也是讨好型人格孩子最显著的一个特质——敏感,这样的孩子看上去乖巧、实则内心比较压抑、不敢随意表达个人意愿,在外人面前也会胆小怕事、唯唯诺诺。

- 不会也不敢拒绝别人,没有主见

- 害怕和别人发生冲突,难以有主导行为和魄力

- 总是以“让别人高兴”作为自己的价值体现,活不出自我

- 陷入“讨好别人”和“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中,内心往往也很痛苦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更多的应该是去职责监督和保护孩子的责任,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肯定,一旦有了安全感,自尊、自信、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产生。只有他们获得足够的尊重,他们才会品行兼优,只有他们追随自己的梦想,他们才会真的快乐。

c) 为什么我更希望孩子“不听话”

因为没有棱角的石头,注定无法脱颖而出。研究表明,中国孩子自控力很好,但缺乏创造力。而“不听话”的孩子,都有一个敢于跟世界对话的灵魂。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

在中国,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翅膀,而这些翅膀都是父母们剪掉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翅膀可以方便自己管理,不要满天飞,让自己追得累死。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最强大脑科学判官魏坤琳新书《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里写:

十几年前,没人预料到今天的互联网、智能手机会如此改变生活,十几年后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无法预料。

唯一可以恒定的,是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力,情绪理解,运动和创造能力。

而这一切,都是“反听话逻辑的”,需要足够的平视,双方大脑给予交互和刺激,需要父母一对一付出耐心和心智。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往往是大脑成长最好的时机。

做家长的一定要具备如下这样理性和清晰的认识:不要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还多,就认为自己有了全面指导儿童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在面对这样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小朋友面前,做家长的是无知的。

想一想几十年后,我们的孩子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他们将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现在想想跟科幻片一样,但那将是他们面对的现实。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能够接收到各种信息,我们知道的未必比孩子多。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让他有自己的意识,学会自己去决断和选择,这才是家长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d) 做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是种什么体验

现在有些家长也醒悟过来了:太听话的孩子,长大可能没出息。但并不意味着家长不管孩子,放任孩子为所欲为。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教育孩子,大概三句话就够了:告诉孩子大是大非,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尽力的辅助。

那么做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创造力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别收起孩子的玩具,只要是安全的,就别总是阻止他弄乱了屋子,否则你就是在泯灭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爱因斯坦曾对那些劝他收拾书桌的人说:“如果杂乱的书桌意味着杂乱大脑,那么,空桌子又意味什么呢?”

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只要孩子的探究活动,没有对家庭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父母都不应该加以过多的干涉。比如孩子画画,父母觉得苹果是圆的,孩子画成方的,这并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只是视角不同。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

请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海润阳光—培养孩子创造力书单推荐:

《洞的秘密》、《创意涂色》、《贴纸书》

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想法!——思维训练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目的的人来,他一定能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当前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把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放在教育的首位。因为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独立做事,才会“我要做”,当孩子因为自己的主见而不听话时,那么恭喜你,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性思维的人。

在孩子有独立见解的时候请允许TA的不听话,倾听他的想法!

海润阳光—思维训练书单推荐:

《思维训练》、《逻辑力100图》《学习能力》

当我沉迷一件事的时候请别打扰我 ——专注力

“听话”的孩子,将来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没商量!

很多家长在孩子专注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打扰他。认真搭着积木呢非要叫他吃饭,不吃饭就是“不听话”,好好看书呢时不时让她喝点水……有没有在孩子和你讲话时,嫌他说的不清楚,打断他、帮他表述?有没有在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时,怕时间来不及会迟到而催他快一点?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打扰”,慢慢扼杀了孩子的专注力!

《颜氏家训》有言:“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也就是说,幼年时期是培养儿童专注精神的好时机,长大之后,思维容易涣散,再想培养专注力就困难了。

在孩子专注的时候请允许TA的不听话!

海润阳光—专注力书单推荐:

《专注力训练100图》、《找一找小花猫》、《视觉大发现》

孩子生下来,他就是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请允许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权。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你为孩子选的路,未必是正确的,也未必是他想要的。听话或是不听话都要把握一个度,但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彼此信任。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先学会用心听听孩子的话。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