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遇到久攻不下的城市,为何不可先绕过去攻别的城市

先讲在古代战争中,攻不下城池的时候绕不过和不绕过去的两个例子。

古代打仗,遇到久攻不下的城市,为何不可先绕过去攻别的城市

(太平天北伐)

第一个例子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他们在进军途中,一直打得比较顺利,一路打到天津城下,对天津进行了围攻。天津城防范森严,他们没能把天津拿下。于是他们放弃天津,往山东进发。但是,此后他们就陷入清军和地方武装的重重包围之中,最后全军覆没。林凤祥和李开芳也被清军俘虏,惨遭极刑处死。

第二个例子是蒙古大汗蒙哥率军打进四川,准备从四川顺江而下,往南宋都城临安进发。但是,当蒙古大军到达三江汇合的合州钓鱼城,在攻打钓鱼城的时候,遇到了钓鱼城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哥在钓鱼城下盘桓了7个月,始终没有把钓鱼城拿下来。

当时,有人就劝蒙哥,是不是可以放弃钓鱼城,顺江而下,先打重庆。拿下重庆后,再回过头来打钓鱼城。或者拿下重庆后,根本就不管钓鱼城,先顺江而下到夔门再说。但是蒙哥没同意,一定要拿下钓鱼城。最后,蒙哥不幸被打死在钓鱼城下。

这两个例子,虽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意义是不一样的。很显然,太平军的做法是不对的,而蒙古军的策略是正确的。

古代打仗,遇到久攻不下的城市,为何不可先绕过去攻别的城市

(蒙哥攻城)

​蒙哥在钓鱼城下失败,其实只能说是一种偶然,是蒙哥被石头无意砸伤,不治身亡。但是蒙古军整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不过因为大汗去世,他们不得不撤军而已。如果蒙哥没有被砸死,迟早蒙古军是会拿下钓鱼城的。毕竟那时候钓鱼城已经是一座孤城,救援的吕文德宋军也被蒙古军打了回去。在孤城弹尽粮绝的时候,自然就攻下了。

而北伐太平军全军覆没,则5说明了,古代战争中,如果攻不下一座城而绕过去,就一定会失败。

北伐太平军为什么会失败?或者说古代战争中,攻不下城就绕过去的军队为什么一定会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断了粮草及其它后勤补给。

粮草不可能完全依靠在攻下城后,从城中获取。毕竟人家可能对粮食进行坚壁清野,或者一把火烧掉。你就算攻下那座城了,很可能得到的是空城。像项羽那样,“破釜沉舟”打仗,只能说项羽运气好。这种赌徒式的打法,一旦打败了,他们会死得很惨。因此,打仗的时候,必须要有补给线。如果你攻不下一座城,就绕过去,补给线就断了,那你就不可能获得补给。古代又没有飞机,无法空投。很可能你就饿死了。

北伐太平军失败的一大原因,就在于缺粮,这就是实际的证明。

古代打仗,遇到久攻不下的城市,为何不可先绕过去攻别的城市

(拖雷伐金,图取其意)

二是会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你绕过去后,你的后面就有一道敌人的关卡,你就相当于孤军深入。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你攻不下的那座城市,就是一根扎紧布口袋的绳子。你不但会受到围追堵截,而且也不可能找到援军。

北伐太平军打到天津城下的时候,由于受到阻挡,向天京要求派军增援。当时天京派出曾立昌前往增援。结果曾立昌打到临清的时候就没法继续往上打了。因为遇到了清军的强力阻截。如果当初林凤祥、李开芳他们不是打一座城放弃一座城,而是把这座城稳稳占住,那么,援军就会轻轻松松到达。

当然了,战术都是灵活多变的,也不能说,攻不下一座城市就不能绕过去。有时候,绕过去反而是一种很好的战术。

举个例子。当蒙古军在攻打金国的邓州的时候,由于邓州防范森严,城防坚固,蒙古军首领拖雷怎么也攻不下来。于是,他干脆绕过邓州,直接向金国的首都汴京火速进攻。邓州的守军听说后,赶紧出城追击蒙古军,准备和汴京的守军两面夹击,截杀蒙古军。但是,拖雷其实并没有杀到汴京,而是半途折回来,在三峰山设下埋伏。等邓州赶来救援的金军全部进入蒙古军的埋伏圈后,蒙古军突然杀出,一举歼灭了邓州的15万大军。

这就是饶过一座攻不下的城市的战术安排。

(参考资料:《元史》《太平天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