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新东方大愚童书

给3-12岁孩子的学习乐园

大家好,我是大愚童书馆的小愚老师。

我发现,现如今好多妈妈的水平其实已经不及孩子了。

虽说在知识储备和生活技能上,妈妈一定是超越孩子的,但在学习、进取、务实、求真的领域里,好多妈妈已经是负数,却还在逼迫着孩子争100分。

在一次旅行途中,我在机场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妈妈忙着玩手机,嫌儿子太烦,打发他去候机厅的一个小“陈列馆”里玩。

小男孩聚精会神地看陈列馆里的大小展品,时不时跑来问问: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妈妈呢,这位打扮得貌美如花的女子,由始至终在玩自拍。孩子问她的时候,她说:不知道,你自己看看下面的字呀。

这样的妈我还见过很多,她们给孩子一个iPad,下一个学英语的或是识字学拼音的app,然后,自己在旁边玩起了美拍和抖音。

手机、ipad、书、玩具,对很多妈妈来说,不是学习的工具,只是用来给自己脱身的方式而已。然而她们却也学别的妈一样,动不动挂在嘴上的抱怨都是:我每天要带孩子,陪孩子,好累啊。

累什么?你这叫累?再多工具也治不了你向往自由的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孩子交给别人带。

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朋友圈里还有个不太熟的中年老母,平时总秀女儿的画。每次秀的画,旁边都放了各式精美器物,摆拍痕迹浓烈,逼格倒是很高。

前几天有人在她的朋友圈留言:最近有个达利展,你可以带女儿去看看呀。

这位老母回复:达利是啥?是那个什么面包哇……

这位老母压根不懂画,不懂没关系,但既然孩子在学,当妈的起码的素养是别太脱节吧。但这却真的很难,因为她不爱这些。当初让女儿学习画画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最重要的一方面可能就是:反正总要学点什么啊,否则太没面子了。

确实如此,女儿学了画画,给老妈挣回来太多炫耀的机会。

大多数妈妈花血本美其名曰“培养孩子”,最大的动力之一就是给自己脸上加点光,而不是孩子真的学到了什么。

隔三差五在朋友圈秀孩子的绘画作品,对看客来说那些是画,对她来说可能是一条条颤抖的上升通路,包含着自己供女儿学这学那的财务自由,炮制着看起来令自己以及家庭无限接近艺术的假象,是把秀画当成满足自己所不能及的能力范围的工具。

如果孩子再赢回来几个奖状奖杯,那就锦上添花了。至于奖项的含金量?有什么重要的,是奖状就行啊。对于外行老母来说,会认为所有人都是外行,看到任何证书奖状都只剩下“哇,哇,哇。”

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庞大的老母圈子,半斤八两的育儿关系比比皆是,有些妈妈认清了自己的缺陷不足,还知道提升自己,有些妈妈则相反,越是分量轻的,反而越是想显得自己重。

上个月看了不少暑期亲子旅行的朋友圈大戏,其中有一对在欧洲玩了十天、花了八天买买买和吃吃吃的花季老母,在最后两天发出了“各大博物馆”门口的到此一游照。

后来才知道,她们到了博物馆门口一顿摆拍之后,就让爸爸带着孩子进去逛,她俩则在门口喝咖啡,拍美照,买了一堆精致漂亮的手工器皿。问她们为什么不进博物馆一起看看呢?人家回答:有什么看头,又累又无聊,反正也看不懂,我们不喜欢浪费时间,只想逛吃买买买。

但是没忘了关照爸爸:多给娃拍点逛博物馆的照片哦,我要发朋友圈的。

现在的这些妈妈,宁愿在门口等,也不想一起逛博物馆,可能是怀有同一种情愫吧。不同的是,她们虽然自己对博物馆没兴趣,却一定要让世人都知道,自己的娃是看过大英博物馆的人。

现在,见过世面的孩子也已经成了摆拍工具了。

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这类妈,普遍共性都是“会给孩子报个很贵的夏令营”,“会让孩子参加一个很装逼的运动营”,“想要选择一个看起来很美(但一定很贵)的学校”,而自己的能力,自己心里有数,有一部分这样的人,若不是靠钱势撑着,可能已经属于边缘人口了。

同样是这批人,在娃面前也毫不避讳地表现出虚荣、装腔作势、花式炫耀的技能。

对她们来说,能把孩子拿出来炫一万年就是此生重点,而自己,别说知识水平只停留在小学四年级,就连让她多背一首唐诗,她都认为是多余的。对她们来说,多给娃报几个补习班,比自己多认识几个作家、懂几个数学概念、知道诺贝尔奖得主名字要重要得多。

只不过自己撑死了只有半斤,娃顶多也就八两。

什么时候自己有了扎实的份量,娃也就有了真正超越自己的可能了。

今日互动:

在与孩子齐头并进提升自己的道路上,各位妈妈是怎么做的?

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新东方大愚童书(xdfshaoertushu)

有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水平却不及孩子一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