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贵族出身打天下,为什么李密失败,李渊却成功了?

Newest创意时代


“太工于心计而缺少正义”,这句话本来是吕思勉说刘备的一句话,不过放在这里也不失恰当。

李密这人心思缜密,满腔抱负,不堪平庸。可以简单一点将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跟随杨玄感,这个时候他就算是正式被挂在了杨广的黑名单里了。

李密乃权贵子弟,有幸在杨广身边侍卫。结果有天杨广和李密擦肩而过之后,竟然跟宇文述说我看这年轻人眼神不对劲,最好不要让他干了。

于是,一句话,李密就丢了官。李密丢了官以后就在家读书,结识了杨玄感,两人关系不错,杨玄感叛乱后就拉来了李密。

李密给杨玄感按照套路出了上中下三策,结果杨玄感好死不死就觉得下策挺好,直取东都号令天下,嗯一听就是条捷径。当然,捷径也可以用另一个词来形容——短命。

总之一来二去杨玄感就嗝屁了,李密也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开局一个人,偷偷去教书,结果被举报,狼狈投亲戚,亲戚大怂包,将他给密友,密友很仗义,将女嫁给他,蜜月没过完,全家被灭门,李密怒上山,两次被边缘,最后上瓦岗。

李密也是够惨的,刚娶了媳妇就被灭门了,两次上山投土匪还不受重视,最后才在瓦岗站稳脚跟。

第二个阶段就开始飞黄腾达了,糟粕的日子过够了,李密开始利用一系列的手腕,比如提高属于自己的战绩,雇人用童谣将自己粉饰成皇帝,找了些托跋山涉水不怕死的来投靠自己,找人在濯让吹耳边风等等,成功的逆袭为王。

这个阶段,他成功的运用心计将自己抬到顶点,他就是自己的智囊团。这个阶段其实没太多好说的,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已经将他的实力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武力值虽然不值钱,但是智力却无人能比。

不过这种人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容易工于心计反而刹不住车。从他杀了濯让,他就此进去了第三个阶段,失败期。

这个时期的李密不再有他的机敏和稳重,瓦岗寨内部人心惶惶,马上就分崩离析。外部王世充虎视眈眈,几次败仗打的李密头都大了。

如果把李密当成将领,那就是名将附体。如果把李密作为谋士,那也能是诸葛在世。但,让李密自己创业,那只会让他找不着北。他善于用兵,却没有政治目的。他工于心计,却不得人心。所以,他的失败是难以改变的。

而李渊开局就比李密好,既有心计又能稳住。如果把李密归为时代造就的英雄,那么李渊可以说是英雄造就出时代来。

虽然我们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影响,一直觉得李渊是一个听儿子话,爱枕边风的废物,但如果李渊是废物的话,李世民真能成功吗?

四个月取长安,半年称帝就成为最强的势力。能足不出户调动兵马取得天下,虽然他的身份固然重要,但问几人有这样的能力?

李渊能被儿子这么黑都掩饰不了他的能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小说猪脚。而李密不论心胸还是用人,都要差一大截。手下人四散而逃的结果,足见李密的向心力之差。


魔术掘史猫


首先要搞清楚,李渊和李密虽然都是李氏,但李密是赵郡李氏,李渊是陇西李氏,两个“李氏”不是一回事,没半毛钱关系,并不是同宗。两人都是贵族没错,但双方的地位相差悬殊。

李密只是一个破落的贵族,家道中落,本来就不受待见,再加上参与了杨玄感叛乱,早已成为国家的通缉犯。李密这个贵族的身份早被剥夺了,也就只能在江湖上唬唬人。真正的贵族们,比如关陇集团,哪个会正眼瞧他?

人家李渊就不同了,不仅是陇西李家的主干,还是皇亲国戚。独孤信的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爸爸,小女儿嫁给了隋炀帝杨广的爸爸隋文帝杨坚,所以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李家和皇帝是亲戚,和独孤家是亲家,李世民后来又娶了长孙家的姑娘。可以说,李渊家族和当红的关陇集团几大家族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李渊本人是太原留守,有军队也有地盘,还有著名的龙城太原作后盾,其深厚的实力远不是李密所能比的。

故此,当李渊起兵时,关陇集团给了他足够的帮助和支持,比如元家和独孤家都给了几十万石粮食,以及足够几万人的武器装备。李渊大军到哪里,就有当地的名门望族去劝服本地的地方官不要抵抗李家军队,乖乖开门投降。旧隋的官员对李渊这样的前同事,也很难生起抵抗到底的决心。

再看李密,李渊具备的优势他都没有。他起兵靠的是借鸡生蛋——借瓦岗军这只鸡,生他李密自己的蛋。这样有好处,就是可以最快发展起来,但缺点更明显:一来,他和农民军搞在一起,贵族集团就不再把他当成是贵族阵营的一员,自然不会给予支持;二来,他和农民军原来的高层格格不入,最终会兵戎相见。果然,当他下狠手铲除原瓦岗军老大翟让的时候,造成人心惶惶。这样的军队一直打胜仗还可以,遇到挫折就容易四分五裂。这也是李密为什么败了一次,就彻底完蛋了。

综上所述,李渊能战胜包括李密在内的天下英豪,最终开创大唐帝国,并非偶然。他的出身、背景、谋略和隐忍,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方面,李密比李渊差得远。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李密的失败,从小了说是他的性格原因,从大了说是战略的失误。

杀翟让

杀翟让这事是好是不好历史上争论不休,不过我认为,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李密最初跟随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后逃匿。他在身无分文、身边无一人相助的窘迫状况下,靠投奔瓦岗义军一步步上位,这与翟让的提携是分不开的。翟让对李密是真正的信服和出于真心的对待,他看到李密有勇有谋,能征善战,不顾手下反对,亲自力推李密称王。可李密仅仅因为听说翟让手下人劝他夺权便开始猜忌他,接着不问缘由对翟让举起了屠刀。试想,翟让这么对他有恩的人,他连问都不问就杀了,手下将领士兵,谁不胆寒,谁还会真心地拥护他?这恐怕也就是他洛阳一败之后再也不能翻身的原因。

攻洛阳

围攻洛阳是战略上最大的失误。洛阳城池坚固,且王世充兵强马壮,手下人才济济,极难攻下,而且容易处于腹背受敌的四战之地。当时上策应为绕过洛阳直取长安都城,占据关中富饶之地作为自己的后方。可李密却没有听从部下柴孝和的意见,一意孤行坚持要攻下洛阳后再挟威进攻长安。结果丧失了先机,被李渊起兵后直取长安,占据了关中富饶之地。最后李密不但未能攻下洛阳,反而遇到了从江都带骁果卫西返的宇文化及,要知道宇文化及虽是菜鸟,这些骁果卫士兵可是一等一的强手,最后血拼之下,李密实力耗损,最后惨败于王世充。

叛李渊

李密投奔李渊后,被拜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同年,李渊派李密去安抚部众,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又反悔将其召回,于是早就不甘心的李密决定叛唐。可他只同身边的几个手下匆忙合计了一下,根本没有跟山东、河南那里自己的旧部取得联系,在没有接应的情况下自己带着几十个人就想一路冲过李渊的势力范围,事实证明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结果是预料之中的:在熊耳山中了熊州守将盛彦师埋伏,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惯与长夜



恬然滋味


一是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最先成了众矢之的。应该说,瓦岗军从势力上看,在当时战斗力是最强的,只是从头到尾瓦岗军处在风头浪尖,更多的受到了官军和其他军阀的围攻与打击,战斗力被严重消耗,特别是在邙山之战中,本身在与宇文父子交战中损失惨重,在尚未得到休整的情况下,途中却遭到王世充大军的埋伏和突然袭击,最终被王世充彻底打败。而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较迟,起兵后向西渡过黄河,直取兵力相对薄弱的关中,不但攻下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而且还占据了关中平原这个可靠的大后方和根据地,使李渊日后逐鹿中原,最终夺取天下,在后勤供给上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李密这个人始终对隋朝抱有幻想。李密一心想为朝廷做事,他因为在朝中受到宇文父子排济和陷害,最后不得意投靠了瓦岗,做了瓦岗军统率后,还念念不忘朝廷,最终因奉旨平息宇文化及父子叛乱,中了王世充一石二鸟之计,在和宇文父子两败俱伤的情况下,被王世充螳螂捕蝉,来了个黄雀在后,于邙山之战中被王世充消灭。李渊虽和隋炀帝为表兄弟,但李渊对隋炀帝没有任何感情,听说隋炀帝被杀后,立即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

三是李密从能力上看,不及李渊、李世民父子。特别是李世民,隋末唐初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打仗不要命,用谋出奇招,用人驭将无人能及,许多人都愿意投奔他,乐意跟着李世民干事情。而李密到了瓦岗寨后,放不下官架子,做领导太死板,条条框框和讲究太多,和许多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在时局的判断上又严重失误,死心塌地为隋朝卖命,导致瓦岗军彻底被王世充在邙山剿灭。谢谢!


知未是也


有句话叫:“出头的椽子先烂”,李渊之所以能成功取得天下,主要是他能够沉得住气。在隋末乱世,天下群雄兴起为了争夺地盘打的你死我活时,李渊却坐山观虎斗,等到他们疲惫不堪时,李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了关中地区。


除了筹划得当以外,李渊的成功还与三方面原因有关。

第一,李渊虽然出身高贵,年幼就继承了父亲唐国公的爵位,但是他身上没有一点膏粱子弟的跋扈气,反而他性格很宽和,这使得他得到了很多人才的支持,也取得了民心。

第二,李渊教子有方,他最宠爱的三个嫡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文武双全且能独当一面的人杰。这三个儿子为李渊的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几乎大唐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太子李建成坐镇后方指挥,调度军粮,齐王李元吉曾在李渊攻打长安时负责留守晋阳根据地。所以李渊很幸运有三个好儿子,帮了他很忙。

第三,李渊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如此显赫的家世使得李渊在关陇贵族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掌握了大量财力和人力的关陇贵族集团早对他失望透顶,而李渊性格宽仁,有帝王之气,自然他就成了关陇贵族集团利益的代言人。得到这股力量支持的李渊,夺取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了。


至于李密,论军事才能,他比李渊要高明多了,可是论眼光和个人魅力,实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李密虽然同样出身关陇贵族,但他曾参与过杨玄感谋反,后来逃亡辗转到了草根变民集团瓦岗寨,实际上已经斩断了与关陇贵族集团的联系。

贵族出身的李密显然不会与身边的草根同僚搞好关系,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杀了瓦岗寨前寨主翟让,正是这件事彻底激发了瓦岗寨内部的矛盾。内部已经有许多人将领对李密不满,还有人十分不安,怕李密谋害自己。这样一个离心离德的集团,自然失去了战斗力。等到李密与王世充决战时,李密顿时兵败如山倒,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可能。

李密仅仅失败一次,就丧失了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是因为他不像李渊一样,背后有支持他的利益集团,他手下只有帮穷苦出身的变民将领。你要是打了胜仗,他们有肉吃还好说,可如果你败了,就会立刻把你丢弃。


历史探索机


我小的时候听评书中说到“瓦岗军”首领李密,总以为李密和李自成等人一样都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来看了这段历史才明白,原来李密出身贵族,而且是非常“贵”的那种。

李密的出身

说到李密的出身,我们习惯用到一个词

“四世三公”,“三公”指的是古代最高三个官职,可见李密出身确实不一般。

李密的祖父李弼,和李渊的祖父李虎,都曾位居西魏“八柱国”,和权臣宇文泰,杨坚岳父独孤信地位不相上下。

李密的起义之初

李密是个挺传奇的人物,他是最早一批参加起义的隋朝贵族,先是在杨玄感的起义军中充当智囊,也提出过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而当时李渊还在奉命镇压起义。

杨玄感失败后,李密加入了翟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贵族出身加入农民军,说明在李密心中,所谓的阶级关系并不是牢不可破。

起义经过

在瓦岗军中,李密如鱼得水,并且最终击杀翟让夺得了瓦岗军的指挥权。

当时李密佣兵三十万,进逼洛阳,在诸多起义军中,瓦岗军是最具实力的一支。

怪只能怪李密“运气”不好。

围攻洛阳,让李渊钻了空子率先占领了关中。率大军抵御宇文化及,结果被王世充捡了便宜,控制了洛阳。

李密战败后无奈投奔了李渊,军中大将秦叔宝、徐世勣、罗士信、程咬金也都投唐。

凄惨结局

李密降唐后,不甘于人下,最后叛唐被杀。

纵观李密的起义始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总结一下李密失败的原因,先说表面原因吧,李密棋差两招。

第一,没有放宇文化及入关中,而是选择与其死磕。第二,被王世充打败后不该投降李渊,走投无路来投,手中没有资本,注定结局不会很好。

再说根本原因吧,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没有严密的组织,而李密杀翟让取得的领导地位始终也不牢靠,经不起波动。

李密之所以没入先入关中,更是因为手下这帮山东豪杰和关陇贵族无法调和。而在这方面李渊就做的很好。


一点点历史


贾家楼结义的一帮好汉最开始是夺了翟让的瓦岗寨占山为王。后来,随着李密加入,瓦岗寨才开始步入问鼎天下的序列。因为最早尽管程咬金为混世魔王期间,瓦岗寨也只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每天也只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李密加入后,由于其野心太大,杀伐又重。瓦岗寨众人人人自危。弄得李密身边只剩下一个王伯当。于是,众人询问徐茂公。徐茂公一摸他的山羊胡须,装模作样的掐指算了一番。闭目点头道,蜜(李密)久了发酸。需要另做打算。程咬金急得让他说白话。徐茂公道,蜜不甜,投(放)糖(唐)。于是,秦琼程咬金等人便陆续投靠了李世民。哈哈,说个笑话。


风雨中的梅云


李渊祖父李虎西魏八上柱国之一,父李昞隋柱国大将军封唐国公。李密曾祖父李弼西魏八上柱国之一,父亲李宽隋上柱国四世三公。两个人都是关陇军事贵族。李渊雄材大略,老实厚道,能忍耐,审时夺势能够抓住机遇。617年太原起兵三万,兵进长安杀掉宋老生占领长安立隋恭帝以号令灭天下,派李世民灭关西薛举,薛仁杲统一关中,兵出潼关灭刘武周,王世充和窦建德,叫说杨广被杀以后废隋恭帝建唐朝。李密出身同样不凡,以济士为已人作一翻事业,但他没有李渊那样不世出的儿子和团队。孤家寡人一个,或者没有独创能力,只能因人成事。613年,杨玄感叛乱把李密接去做智囊。李密献三策:上策袭据涿郡,拒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中策占长安拒关中抗隋炀帝,下笨占洛阳。结果杨玄感选下策就近攻洛阳失败,李密被抓后逃走。又投靠瓦岗山翟让。献攻荥阳计策杀死随将张须佗,被推举为魏公,取得领导权。后来杀掉上司翟让,诸将离心离德严重削弱了军事实力。同宇文化及火拼中屡次失力,后被王世充击败。没有忍耐性,只能打顺风仗,不懂得东山再起。失败后只想投靠他人。邙山被王世充打败逃入虎牢关投降李渊。瓦岗起义军就此走向下坡路。投降李渊后封邢国公,不久奉命东征,半途称王谋反。被李渊追兵击败。被唐将盛彦师斩于熊耳山。死时三十七岁,瓦岗义军反隋最大势力恢飞烟灭了。



关东侠客


李密跟李渊的成败,首先跟两人的战略选择有关,跟两人的人脉资源也分不开。

虽然李密和李渊都是出身北周贵族,但还是有不小的差别。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bǐng)袭封唐国公,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 。而且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 。所以李渊虽受猜忌,却能化险为夷。

而李密就差了不少,他的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为北周的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李密承袭父亲的蒲山公爵位,成为隋炀帝侍从官。

某天隋炀帝见他相貌不凡,命人问其名字。李密认为炀帝杀心已起,当即逃亡,并没有积累起众多的人脉。

李渊一直在隐藏积蓄实力,在没有足够实力前,他是不会造反的,可李密不同,已经逃亡的他孑然一身,有机会就闯。所以当旧友(逃亡后认识的)杨玄感叛乱时,李密前往投奔,杨玄感失败后李密逃得一命。

后来李密通过王伯当的介绍投奔瓦岗军,经过一次次的献计成功,他在瓦岗军内的声望日增,并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随着瓦岗军的势力越来越壮大,隋朝派兵征讨,结果被李密接连击败。李密的威信越来越高,翟让让位,后被李密所杀,这使得瓦岗军内部震荡,部众离心,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隋炀帝死后,宇文化及率军北上,被李密大破于黎阳。此后李密变得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府库中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打了胜仗李密都不把战利品分给将士们,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

此后王世充进攻李密,大批不满于李密的将领投降,李密损失惨重,投降李渊。

在李密扎根瓦岗山的时候,李渊已经完成了造反的准备工作,北边跟突厥谈好了条件,山西已经基本掌握。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起兵。

起兵后,李渊与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渡黄河。此时李密正跟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所以李渊在同年农历十一月就攻入长安。

厚积薄发,在适当的时机适时出手,这是李渊的高明,而且他选的地盘也极具优势,他没有进攻争夺激烈的洛阳周边,而是进入了兵力薄弱的关中,更是很快就解除了关中其他势力的威胁,这是他制胜天下的基础。

而李密已经腐化,在投降李渊受到善待后又向脱离自立,结果被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