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是哪里来的?

佛灯1


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是哪里来的?

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是解放军四大野战军之一,也是人数最多武器装备最好的野战军。那么四野百万大军的武器装备到底是哪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时间,其占领下的东北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国民党正规军还远在千里之外。党中央高瞻远瞩,派遣以曾克林和李运昌为首的冀热辽部队,在原来东北军余部的配合下,开进东北。这个时候的东北,日本人在撤退,国民党还没到,所以曾、李两部迅速接管了很多重要的工厂和仓库,收获颇丰。9月16日,党中央在《我东北现状通报》中,其中第四点就是说的这件事:“(四)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资材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看到,曾克林已看守沈阳谷仓,重要工厂及仓库,据说有枪数十万支,大炮数千门,弹药布匹粮食无数,武器资材落于民间者甚多。”

曾克林、李运昌部队,从出关时的1.3万人,一下子扩充到10.2万人,可想而知,这批装备的数量有多少。曾克林将军后来回忆说:每个连队都可以扛上好几挺机枪,这个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1945年9月下旬以前,出关部队得到过多少武器,又是哪里来的呢?

第一个来源——接收自日本和苏联

仅据曾克林回忆,当该部被苏军迎入沈阳后,苏军就已将沈阳兵工厂,沈阳、抚顺、辽阳、本溪等地的军火库、军需被服仓库等交给了该部,甚至把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也交给了该部。曾李两部运出步枪2万支,轻重机枪1000挺和156门各种炮,不仅装备了出关部队,“还将一部武器支援了后续部队和原抗日联军以及关内其他解放区部队”。此后,该部仍陆续利用没有交回的仓库取运武器,“发给三五九旅和山东鲁中部队、胶东部队和延安来的教一旅等部队”和“用船向山东龙口送去一批武器、弹药,其中有500万发子弹、炮弹”(据《曾克林将军自述》,第101、126页)。

该部甚至还完整接收了一个日本航空大队。据彭真9月21日电,该部接收到27架双引擎日本飞机和单引擎完整的战斗机70架。不过,曾克林所说的这一日本航空训练飞行大队,装备有重型轰炸机、九九高级教练机共40多架,似非彭真电所之指。此后彭真并有专电报告中央称,他们已经接收了一个航空大队(《曾克林将军自述》,第126—132页)。

除了曾克林、李运昌部,从苏联回国的周保中将军也收获不少。他接收了长春的日本军火库,运出步枪5万余支,轻机枪2000多挺,重机枪800余挺,掷弹筒500余个,迫击炮20余门,山炮5门,弹药1200余万发。锦州的周家美部,也得到锦州军火库,得火炮近80门,轻重机枪690余挺,步枪13200余支,手枪350余支,炮弹100余箱,子弹1000多万发(见周家美:《关于我军进兵东北接管辽西的回忆》,《锦州党史资料》第1辑,第44页)。

以上列举的,就是我军刚进军东北初期,在苏联的支持下,从日伪手中接管的军火库里得到的武器装备。

日本关东军投降以前,曾把不少重武器就近深埋在镜泊湖、穆棱、孙吴、黑河等地。朱瑞将军知道以后,决定趁当时作战空闲之际,掀起搜集武器运动。炮三、炮四团全部及炮一、炮二团各一个营,被派往当年日军防线的各深山荒野中去寻访挖“宝”,果然大有收获。比如,炮校警卫连副连长周天才一人就搜集到20多门炮,被命名为“搜炮英雄”。就这样,朱瑞带领部队大“捡洋落”大“发洋财”,迅速壮大了东野炮兵部队。1946至1947年两年内,搜集各种火炮798门(其中加农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约300门、高射机关炮、飞机用机关炮共137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65辆,子弹63万发,以及其它一些器材,并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运至后方基地。这个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捡洋落”。

1947年10月,何长工得知苏军在中苏边境的满洲里仓库里存放着一大批日本武器,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便去与管仓库的苏军上校卡瓦洛夫谈判,开始谈不通。何长工便强硬地说:“你们不能拉走。我们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卡瓦洛夫还是不答应。何长工便对他吼道:“你是个保守分子,没有一点国际主义。你如果不答应,我只好来抢,我推着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苏军开枪,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拼命,我给斯大林打电话,告你的状,告你没有国际主义。”卡瓦洛夫态度软下来,经请示,终于同意移交这批武器,包括步枪数万支和少量火炮。1947年12月28日,林彪给斯大林的信件对此说道:“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然后,林彪再次请求斯大林给予更多装备。于是,苏联通过朝鲜方面向东北解放区提供了2000车皮装运的武器。后来,中方一再表示感谢朝鲜同志,其实当时北朝鲜是在苏军管制之下,缴获日本朝鲜军的武器也由苏方看管,没有斯大林的指示是不可能转交的。

综合上述几项统计大致可估算出,东北解放战争中苏联转交的武器大约有枪40万到50万支,各种炮约2,000门(有些统计中将日制掷弹筒列入是不对的)。

第三个来源——缴获自国民党军

1946年以后,随着国共战事扩大,四野缴获国军的武器装备也成了武器来源的一部分。从1946以后的3年,四野共计缴获榴弹炮192门,野战炮122门,山炮354门,步兵炮61门,战防炮307门,平射炮109门,迫击炮1137门,机关炮129门,高射炮69门,高射机关炮20门,火箭筒670具,60迫击炮5707门,掷弹筒2296具,枪榴弹发射器677具,各种枪械856276支。

第三个来源——自己制造

四野最后一个武器来源应该是自身造血的能力,也就是自力更生,由自己的兵工厂制造。这一部分主要是炮弹和子弹的生产,至于具体数字,笔者还没有查到相关的真实数据,不敢乱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武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不仅仅是东北的四野,连远在华东的三野,其炮弹来源也是大连兵工厂提供的。

以上三项,大概就是四野大致的武器来源——接收、缴获和制造。

1.曾克林 :《曾克林将军自述》

2.周家美:《关于我军进兵东北接管辽西的回忆》

3.徐焰 :《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林彪元帅一生只会打战,不会结交朋友,所以我们印象里的他向来都是独来独往的,而且对于部下,林彪向来都是有点威严的,所以长时间林彪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东北的时候,四野人才,怪才居多,各个人才在开会之前总要寒暄一番,但是林彪一来就鸦雀无声,林彪给各个将军们讲述战术的精义。将军们对于林彪的信任和尊敬是与日俱增。

在四野,有两个人能和林彪谈得来,一个是罗荣桓,一个是刘亚楼。今天讲讲罗荣桓。

罗荣桓是毛主席一手培养出来的军事政治参谋天才,井冈山时期,罗荣桓就是后勤保障和政治工作的好手,毛主席在前线指挥大战,罗荣桓发展兵力和粮食。政治工作。

长征时期,林彪作为军团长,军事一把手,先后和好几任的政委闹情绪,毛主席把罗荣桓调任到红一军团,这才好转,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和罗荣桓都是配合无间的。林彪向来性子高傲,但是对于这个罗政委林彪是打心里佩服。

东北作战期间,林彪初期失败而北归,率领着7万大军,但是过了三个月,7万大军变为30万精锐,这就是罗荣桓的功劳,在48年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到了100万军队,罗荣桓功不可没,而且百万大军南下打锦州,多么大的后勤补给呢,罗荣桓一个人负了全责任。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毛主席让罗荣桓担任军委参谋长,林彪还老大不情愿呢。

罗荣桓从战争期间身体就不好,患有很严重的肾病,辽沈战役之后,罗荣桓几乎师累虚脱了,但是他只休息了几天就继续工作了。建国后,罗荣桓继续工作在63年左右逝世,林彪打破自己不出门的原则亲自为罗荣桓主持葬礼。这在林彪的一生中师绝无仅有的。

四野在东北初期是接受了苏联缴获的日本武器,之后自己办学校,办工厂,发展军工。


历史大家


1947年夏的四平街攻坚战,林彪民主联军在以三个纵队十万余人上百门火炮,在纵队司令李天佑和政委万毅的指挥下在猛攻四平,守军为国民党第71军军长陈明仁,攻了半个多月始终没突破陈明仁阵地,由于伤亡惨重民主联军被迫撤退阵地。攻城时林彪才发现我军火力不足、严重缺少武器特别是弹药。

四平攻坚战时,由于攻城部队缺少武器弹药特别是炮弹,战后林彪亲自以个人的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请求苏联给以我军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战利品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不久后,斯大林批准了将苏军缴获的日本武器部分交给了林彪,用这批装备,东野装备了三十个团,两个山炮营。这是东野首次批量获得苏联武器援助。


1947年10月,林彪以东野的名义再次给斯大林写信,以寻求帮助解决三十万人的二线兵团武器装备,包括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高射炮、山野炮等和各种通信器材以及各种弹药的补充,并希望除了日军缴获的还能得到部分德国装备,但迟迟未得到斯大林的答复。

再根据曾任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上将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苏军当时没给四野留下多少武器弹药,大部分是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等换得了一些武器,由于斯大林当时顾及到美国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关系,在三大战役爆发前并没有得到苏联太大的援助。


抗战胜利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大举增兵东北,企图独占东三省,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延安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从各大解放区抽调部分兵力不惜代价挺进东北,十几万人部队轻装上阵组成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联军总司令、罗荣桓任第二政委,本想依靠苏联提供日式武器装备,但援助有限。


直到1948年7月初辽沈战役前,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万人的大规模,拥有不少重炮、轻重机枪、轻装坦克等,火力十分强大。东北民主联军发展的如此迅速,武器装备除了上文提到的苏联援助部分,主要来源于缴获国军、伪军部队等、收缴苏军、日本遗留和来不及运走的以及白手起家、创建自己军工业。

1946年驻四平的苏军撤出东北后,蒋介石任命刘翰东为辽宁政府主席接管四平后而爆发的四平解放战争。东北民主联军在万毅等人是指挥下解放了四平,并活捉了刘翰东、保安司令和匪首等人,缴获了不少重机械、火炮、枪支弹药等大批军需物资,这是东北联军缴获的首批武器装备。

民主联军挺进东北后,根据延安的指示抽调一批技术人员,利用日本留下的军工厂和收集到的机械设备,在隐蔽性较好的中苏朝交界处的小城珲春建立了首个东北军工基地。由于缺乏高级军工技术人员,聘用了一些日本遗留下来的技术人员,为此建立的军工厂已经初具规模,由联军政委罗荣桓亲自抓生产工作,直到1947年下半年已经完成了延安要求的生产任务,为1948年三大战役武器炮弹的稳定供应奠定了基础。

所以,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除了苏联缴获日军援助的部分和联军缴获的,大部分都来源于东北联军建立起的珲春军工基地的自给自足。


赛门军略


四爷的装备都是苏联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后来给了四爷,具体给了多少,没有公开资料,但是纵横认为,有多少关东军就有多少武器。

解放军率先开入东北,苏联迟迟不撤军,都是为了解放军的快速发展

根据雅尔塔协议,苏联必须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参加对日关东军的作战,当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后,苏联在1945年8月8日开始对日宣战,并且开始打击东北境内的关东军。

在钢铁洪流面前,关东军不堪一击,苏联占领东北,但是此后尽管蒋介石多次要求苏联撤军,但是斯大林都不为所动,相反,我军十万从各个战场抽调十万多人开赴东北,配合苏联红军打击关东军,并且发展队伍,接收兵工厂。

苏联撤军之后,国军随即从水路和陆路到达东北,失了先机,但是在美式装备下,杜聿明领着这些国军精锐将四爷撵过牡丹江。但是四爷的人数是急剧膨胀的,想要加入部队的人太多,到辽沈战役的时候,我军已经拥有百万之重。

这么多人,装备从何而来?相比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内容,下面纵横就来分析一下。

不是苏联援助的,而是苏联移交的,日军的武器是战利品,并不属于苏联援助

在苏联对关东军作战胜利后,日军损失67.7万人,其中8.3万被击毙,59.4万人被俘虏。

随着日本投降,日本的这些武器怎么处理成为了难题,在我们看来,这武器比我们的是先进多了,但是在美苏的眼里就像垃圾一样,美式武器比日式的甩了几条街,在二战结束后,美军率先对日军装备进行拆分,到1945年11月美军就将日军的80万吨弹药和武器倾倒进海里,到次年四月,美军共拆解并销毁日军步枪165万支,飞机八千架,要是让李云龙知道这个消息,估计都得疯。

苏联对在东北地区缴获的关东军装备也不知如何处理,日本在东北工厂的机器设备肯定是要拿走的,问题是这些破枪,苏联是真看不上,当年曾想用火车运获取,回炉重造成铁,后来想想运费太贵,有那功夫不如多拉点机器设备回去了。

这些武器基本都留在了东北,被放在一些仓库里面,后来移交给我军了,这样解释应该挺合理的,不能说是苏联援助,因为当时美苏达成协议,苏联不能对我军进行军事援助,日军也不能向我军投降、缴械。

根据苏联的一些资料显示,我军获得原东北军的武器,步枪在七十万支,轻重机枪1.2万-1.4万挺,火炮约四千们,坦克装甲车辆600辆,飞机800架,汽车2000辆。当然,这个数据不一定是真的,可能存在偏差,反正肯定是不少就是了。

除此之外,四爷也从土匪窝里面弄了不少武器装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乱世出英豪,实际上是乱世出土匪才是,在当时的东北,更是充斥着大量的土匪,很多原来的伪军,摇身一变也成了土匪,为了维持治安,四爷当然要进行剿匪,在剿匪当中获得枪支五万,轻重机枪一千四百多挺。

再次强调,注意措辞,不是苏联援助,而是移交。

很多人将国军的失败认定为解放军获得了大量苏联援助,实际上这根本就是狡辩,在整个对日军的受降中,国民党接收的武器远比解放军要多得多,国民党受降的日军达128万人之众,其中还有大量美援,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早就看不上日本的装备了。

虽然,在辽沈战场四爷以多胜少取得胜利,但是淮海战役的时候,中野和华野也就六十万人,国军八十万,不还是照样被我军打败。

所以说,武器装备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之所在,胜负之关键在民心,有再多的武器弹药,没有民心也是白扯。


史论纵横


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元帅麾下的第四野战军,也就是四野,是解放军序列里人数最多,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人数高达百万的四野大军自然也需要数量极为惊人的武器来装备。那么,如此庞大数量的武器装备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一,捡洋捞,也就是拾取日寇所以留下来的武器。在日军仓库和民间搜集日寇所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从我军进入东北开始就一直在进行。

由于日寇统治东北长达14年,而日本关东军及其附属的汉奸部队数量也超过百万,再加上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时日军败得极为迅速,因此,除了被苏联缴获的日军武器,日寇遗留在东北的武器数量也极为庞大。这些武器最终都成为了四野的装备。


第二,苏联移交给四野的武器。关于前苏联将缴获的日寇武器移交给四野的事情,不同的资料提供的数据差距极大,虽然数量上有很大争议,但是,包括采用有偿和无偿两种方式,苏联曾将缴获日寇的武器提供给四野,则确有其事。

我军进入东北后,苏联从本身利益出发,对我军的部队态度时好时坏,对于日寇在东北所建立庞大的工业基地和机器设备,也基本拆除运至苏联,宁愿在苏联搁置报废,也不愿意增加中国的工业实力,可见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也因此,苏联虽然移交给四野武器,但是鉴于苏联的反复无常,这种方式不可能成为四野的主要武器来源。


第三,自己组织生产制造武器。得益于张作霖和日寇的建设,东北是当时中国工业种类最为齐全,交通最为便利,工人数量最多,工厂最为完善的地区。依靠这些有利条件,四野对兵工厂进行大量建设和恢复生产。

当时武器制造主要有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就是大连,中国兵工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就是当时大连炮弹厂的领导。大连生产的炮弹,也从海路大量支援山东解放军。第二个地方就是中国、苏联、朝鲜三国交界处,这个地方也是南满、北满主要的军火生产基地。而第三个地方则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带。


第四,这要归功于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了。东北当时集结了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几十万大军,这些大军自然也是最精锐的美械装备。但是在林彪的指挥下,四野节节胜利,国民党大军不断被歼灭。国民党军队的美械装备自然也就成为了四野的武器。国民党先后被四野歼灭上百万大军,这些大军的武器自然也成成为了四野的装备。

蒋介石的国民党大军不但为四野输送武器,而且还“附赠”兵员。被俘的国民党士兵在经过教育后不断的加入四野,这些训练有素的原国民党士兵,也成为四野最主要的兵源之一。


鸢飞九天2018


苏联在击败德国之后,为了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了清算日本与苏联之间的恩怨,苏联出兵一百五十万进攻当时盘据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关东军号称日军精锐部队,但是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日美战争爆发,日本大本营不得不抽调关东军骨干力量与美作战。

苏联一百五十万大军进攻关东军,仅仅经过了一个礼拜的战斗,便消灭八万日军,日军被打得找不着北。还有六十万日军被俘虏,这些日军被送往苏联进行体力劳动,这些日军有一半都被冻死饿死。



苏联在战胜关东军之后,仅仅只将俘虏带回了苏联,而日军的武器装备他们根本看不上。苏联在战胜德国之后,缴获的武器装备不计其数,许多武器都被破铜烂铁处理。而日军的武器装备相对于德军装备就差很远了,因此苏联人都不屑一看。


而我军当时武器装备稀缺,许多人还拿着汉阳造那些老式武器,弹药也充足。因此这批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对于我军来说尤为重要。经过交涉,苏联最终同意将缴获的武器装备送与我军,这就是四野在东北武器装备的来源。


麦地传奇


四野的武器来源有四个,一个是苏联移交,一个是自己收集,一个是生产,一个是缴获。我们先说第一个来源,苏联资料称从1945-1948年移交步枪70万支,机枪1.2万挺,火炮掷弹筒4000门。

另外朱理治在报告当中也写道:“融合总部及南满来的同志**获得和购买的作战物资,先后从**获得了2000多车皮武器弹药。”这就是四野两大移交武器来源。但是,这不是准确数字,特别是苏联移交的仓库里面的数字,都是大概计算,并不严谨。

当时记载东北军工部在1947年7月开始每天2列火车进入东北,最后到年底一共运进来2800多车皮物资,到1948年,一共接收30.9万吨各种物资,当然这不仅仅是武器,也有其他物资。

并且苏联所说的600多辆坦克,800多架飞机也有问题,首先是,这所谓的600多辆坦克里有很多都是铁道专门巡逻车,还有很多是装甲车,真正的坦克只有160辆。而那800多架飞机,其实大部分都是教练机,剩余的作战飞机,也严重缺乏零配件。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无法使用的。

第2个收集,当时,在牡丹江收集了几百门火炮,甚至还有150毫米重型加农炮,使用牛车和骡子将这些武器从山里运到平原地区。在这个基础上,组建了四野炮兵纵队。不仅仅是收集,所有人还每天加班修理这些武器,让其达到可作战程度。



移交物资里面其实就包括了机械厂,弹药厂等等工厂物资,所有,就有了第3部分生产。到1948年,东北大连的军工厂还承包了淮海战役的炮弹供应,极大的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来源就是缴获,从1946年一直到1948年年底,四野在东北打垮和全歼了20个美械师和半美械师在内的大量敌人,缴获到海量武器装备。根据统计具体包括,日式,美式105-155毫米榴弹炮192门。 78毫米野战炮122门,75毫米日式和美式山炮354门,92式步兵炮61门,美国37毫米反坦克炮307门,日本一式平射炮109门,美式和国产迫击炮1137门,美式60毫米迫击炮5707门。



机关炮129门,日式高射炮69门,日式高射机关炮20门,美国造火箭筒670具,掷弹筒2296具,枪榴弹发射器677具,步枪,机枪,冲锋枪和手枪85.6万支。这些武器武装一支百万雄师是完全够用的了。


烽火观察


1945年本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关内解放区大批部队受调开赴东北,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第1、第2、第3、第5、第6、第7师,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加之各级配套人员及党政干部,合计10余万人,浩浩荡荡开赴东北。

这么多人看似威风,实则筚路蓝缕,远没有电视电影上看到的那么风光。缺枪少粮,缺衣少药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但时不我待,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和大粮仓,一旦占据东北,就抓住了解放全国的主动权。为了快速抵达东北,所有部队轻装前进,重火器辎重等不是炸毁就是掩埋,但这也为后来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为了解决装备问题,到达东北的部队第一件事就是枪支弹药,其时日本人遗留下来大量装备,东北的军火库、兵工厂也都在苏联人手里,一场好戏开始了。

(1)苏联援助

苏联究竟援助了四爷多少装备,官方资料很难完整呈现,南京**和苏联当局有协议,不得向八路军提供武器装备,所有的交接工作都是秘密完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1945年底,进入东北部队总量为107959人,拥有步枪总数39000余枝,轻机枪一千多挺,重机枪105挺,迫击炮64门,到了1946败退到北满的时候,人员达到32万多人,长枪超过16万枝,轻机枪过4000挺,重机枪700多挺,各种炮超过五百门,半年多时间,在军事上节节败退的前提下,军事装备能如此大幅上涨,没有外援是万万做不到的,1945年底,陈云高岗在给**的信中写道:苏联的援助是秘密的、有限的、枪十万,炮三百。


这些援助既包括苏联缴获的日本装备,也包含日本遗留在东北的大量库存,最早进入东北的曾克林部一次就从苏家屯军火库运出两万多支步枪,一千余挺轻重机枪;周保中接收长春的日本军火库,更是得到了步枪五万多支,强机枪两千多挺,重机枪七百余挺,子弹一千多万发。。。也正因为这些援助的到位,在经历了初期的军事失败以后,四爷一次次卷土重来,犹如圣斗士五小强一般,越打人越多,越打战斗力越强,辽沈战役前,四爷总兵力超过一百万,枪支38万,轻重机枪两万挺,各种炮超过三千门。打锦州那会,四爷五百门大炮狂轰滥炸,打的范汉杰东躲西藏。武器就是战斗力啊!!

(2)自身收缴

进入东北后,四爷和东北局全线动员,寻找苏军没有收缴到位或者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武器,其时东北经过多年军事斗争,有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散落在民间,既包括一些地方武装,也包括各种土匪胡子,他们单个数量有限,但总量却不少,什么“地下军”、“先遣军”、“保安军”、“忠义救国军”,名字称号一大堆,最猖狂时达到25万人左右。这些山贼土匪有枪有炮,对东北的解放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总司令兼军政大学副校长的朱瑞非常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不但要收集散落民间百姓手里的装备,还要把装备从土匪胡子手里夺回来。到1946年5月,共收集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其余枪支弹药更是非常可观,有力的支持了四爷军事装备的扩充。

(3)自身造血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日本人苦心经营多年,留下了众多的产业。1945年奔赴东北的部队中就包括大量懂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地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以珲春为基地,先后建立了炼铁厂、子弹厂、手榴弹厂、装药厂、木材厂、机器厂等,到1947年已经初具规模,先是由罗荣桓元帅亲自主管,后又改为黄克诚主管,1947年底,东北的兵工厂已经可以月生产子弹500万发,手榴弹五万颗。辽沈战役后,四爷又接管了沈阳的兵工厂和机器厂,加之后来在大连建立的军工厂,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除此以外,彪哥还从苏军那里要来大量懂技术的日军俘虏做教官,培训自身人员,为后来炮兵等技术兵种的快速扩张奠定基础。

(4)缴获国军

蒋介石号称“运输大队长”,虽然有讽刺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类似作用,尤其是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大量的装备被缴获,直接促进了我军装备势力的提升。但实事求是的说,在东北战役早期,缴获国军装备影响有限,等辽沈战役打完,四爷早已兵强马壮,连坦克都有了,早已不再是那个“小米加步枪”的土包子了。



日慕乡关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首先说的是四野根本没有从苏联获得援助。开国大典的时候才满打满算17架好的飞机、几十辆坦克装甲车,要是有苏联的援助,哪还会这么寒酸?

那么四野那么多的武器从哪来的呢?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苏联手中接收了大量日军的装备。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山东、苏北一带的八路军部队迅速出关接收关东军的装备。据悉当时出关的部队,大部分都是空着手走的。而当时在东北的苏联军队看不上这些武器,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移交给当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电影《曾克林出关》之中,就有相关的描述。

再有就是到达东北的部队,依靠各种收集,获得了不少有用的装备。例如解放军第一所航校——东北航校里面使用的飞机等零部件都是依靠收集积攒起来的。另外还有一些坦克、装甲车、火炮等,也都是依靠收集积攒起来的。

最后就是在战斗中,缴获国民党部队的。当时为了抢占东北,国民党派出了大量的部队。而在东北的四野,跟敌人进行了无数次作战,缴获了大量的美械装备。当时国民党号称精锐的新一军、新六军都是被四野一口口吃掉的。


迷彩派军事


有网友问四野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四野的武器主要有三大来源,缴获,收集和生产等三个来源。我们先说收集,杨奎松引用苏联资料曾经说过,苏联一共移交了关东军武器步枪70万支,机枪12000挺,火炮掷弹筒4000门,还有879座军火弹药库。

但是整个移交过程,是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初,并不是一次就全部交付的。另外,还有自己到处搜集的武器,比如,在抚顺收集了20余门高射炮,在沈阳抢出几辆坦克,在抚顺、通化等地收集了几十辆汽车。

到牡丹江以后更派人四处搜山,先后收集了上百门山、野、榴弹炮及各种零件近万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3个榴弹炮团,并由南满炮兵旅拨来一个炮兵团、一个高射炮大队、一个战车大队。”

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下的炮兵共收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门。其中,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300余门。

在1945年秋季进军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抽调了一批搞后勤和军工生产的干部奔赴东北,想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支援前线需要。当时主要生产山炮炮弹,迫击炮炮弹和子弹。

最后就是缴获,从1946以后的3年,缴获榴弹炮192门,野战炮122门,山炮354门,步兵炮61门,战防炮307门,平射炮109门,迫击炮1137门,机关炮129门,高射炮69门,高射机关炮20门,火箭筒670具,60迫击炮5707门,掷弹筒2296具,枪榴弹发射器677具。各种枪械856276支。

四野一个师基本能保证1万余人,非常重视师长的运用,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这样四野的战斗力一直很巩固,不仅老部队的1、2、6、3、4纵非常出色,后来陆续编进来的主力纵队7、8、9、10纵乃至5、11、12纵都有上乘表现。

到了大决战的前期,四野12个纵队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均衡,这是其他野战军所做不到的。四野大军入关后,每个纵队近6万人,装备精良,几乎顶得上某些野战军的一个小兵团。

四野歼灭的对方精锐部队也比较多,包括了新1军,新6军,新5军,新7军,第71军等等都是精锐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