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巷,樸實的名字,讓很多不熟悉的人以為它是“安居工程”,不會有什麼悠久歷史。其實不然,它不僅是明清時期留下的老巷,還因為明朝在此設立過鑄造錢幣的寶泉局,而有過很張揚的名字——錢局巷。後來,“錢局”遷走,巷名逐漸雅化為安居巷,被寄予安居樂業的美好寓意。

不過早在唐王朝時,今安居巷一帶既沒有商業,也不是居民區,這裡位於分佈百官衙署的皇城之內,設置於此的是太廟和掌管百工技巧事務的中央機構少府監。唐末,韓建以皇城改築新城後,這裡成為東南城區的一處市井坊巷,距離當時的東城牆(在今開通巷一線)和南城牆(即今南城牆處)很近,住進百姓。

除了居住百姓,在之後的朝代中,這裡也有過一些官府機構。如從《元奉元城圖》中可知,元代時,今安居巷一帶設有雜造提舉司,為國家造過兵器。如果要說對這裡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明代所設的陝西寶泉局。

據《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介紹,明代時,這裡設有錢局,叫做錢局巷。錢局即寶泉局,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前在應天府(今南京)設立了寶源局,掌管鑄錢事宜,鑄造銅幣“大中通寶”。明朝立國後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在各省設寶泉局,鑄造錢幣,在鑄造出的銅幣背面,還有各省局的名稱。而最初陝西寶泉局正是設立在今安居巷內,小巷並因此得名錢局巷。

後來,陝西省寶泉局遷往了今北大街路西的曹家巷附近。由於“錢局”不再,原本聽上去有些張揚的巷名叫上去似乎沒了底氣,到清中期時,便由諧音雅化成了安居巷,寄予著安居樂業的美好寓意。小巷的名稱從張揚到低調,從浮華到平實。

安居巷遠沒有騾馬市、東木頭市的繁華、喧囂,也比不過書院門、三學街濃郁的書墨氣息,就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居民區。然而,就是這樣的看似毫無特色,反倒形成了小巷的味道,一種安寧舒適的生活味道,正如它的名字“安居”,表達著中國人骨子裡所追求的最傳統的美好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安居樂業——安居巷

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