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十一)

涌吐排异法

有人吃了有毒的饮食会引起呕吐,这在生活中是很多人见过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生命的自主排异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我们发现有人服了毒药,医生立即用涌吐法,把胃里的毒物排出来,用的就是因势利导法。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十一)

当感冒或流感治疗不当,病情发生变化时,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的“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僵,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再一种情况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的“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第三种情况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的“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十一)

上述三种情况,前两者宜用瓜蒂散,第三种则不可用。

瓜蒂散方: 瓜蒂1份(妙黄),赤小豆1份。以上二味分别捣筛为散,合制之,取2克以淡豆豉20毫升,同热汤煮作稀麋,去渣,取汁合散,温顿服之。对不吐者,可少少加,使其快吐乃止。

以上三条,是自主排异本能系统涌吐的排异反应。三条合成一条看,排异趋势是很明白的。“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这不是要吐的表现吗?这些都是胃的排异本能想把病理物吐出来,而又吐不出来。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十一)

根据这个趋势,用涌吐法把胃中的病理物排出来。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胸中,实指胃中。为什么张仲景说“胸中痞硬”“邪结在胸中”“病在胸中”,连用三个“胸”字而不涉及一个“胃”字呢?这里须诠释一下:张仲景所指胸中,是病理物质在身体的胸部。胸在上部器官组织中的病理物可以由胃排出。胃怎样排出胸中组织的东西呢?大家知道,胃腺分泌胃液于胃中,胃腺分泌的胃液是从上部的循环血液中泌出来的,上部组织中的异物从胃腺分泌进入胃中,通过涌吐再排出体外。张仲景说胸中是有深层道理的,说胃中怎么能使我们想到这些深层意思呢?事实正是如此。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十一)

吐法,自从张仲景《伤寒论》问世以来,1800余年在中医广泛应用,手到病除,效果甚佳。如中医治疗癫痫有用吐法,以排出痰液的;有宿食在胃中痞硬胀满、吞酸疼痛,用吐法而愈的。因势利导排异方法,妙用在心,不必一一记载。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