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的奇门遁甲之术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第一大秘术,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奇人异士。我们今天为大家讲几个非常精彩的奇门遁甲的小故事。

黄帝与奇门遁甲的故事

传说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的上古时期,黄帝的部落(以黄河流域为主)跟蚩尤的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双方打了一年多,不分胜负。黄帝苦闷填心,忧心如焚。一天夜里,忽然梦到了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对他说:你要战胜蚩尤,必须找到九星运转时倒映于地上的奇点和吉门。用背孤击虚之法,可大获全胜。

九天玄女娘娘在教给他一些秘诀后,便飘然离去。黄帝醒来,马上将这些秘诀整理成书,就是《奇门遁甲》,又选了一个吉日良辰,修了一个很大的高台,于台上致祭,正式启用“奇门遁甲”。祭祀完后,黄帝就用“奇门遁甲”之方法,对蚩尤进行全面反攻。交战中蚩尤作法兴起了漫天大雾,企图利用大雾的帮助来消灭黄帝。而黄帝在“奇门遁甲”的指导下,马上辨清了方向,又用背孤击虚之法,从生门打向死门一举战胜蚩尤。

揭秘中国的奇门遁甲之术


此后黄帝把“奇门遁甲”视为至宝,为了长久保存,便命风后把它刻到甲骨上。这风后也是知天文,晓地理,通算术,明阴阳的行家。他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的启发下,将黄帝的一时一局改为了四时一局。他用四个时辰来象征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把四千三百二十局,删成了一千零八十局。一千零八十局中,又分为阳遁五百四十局和阴遁五百四十局。这就是“奇门遁甲”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姜子牙救武吉

《封神演义》中记载,武吉为姜子牙的弟子,后追随子牙为周朝建立做出了一定贡献。当初武吉本是樵夫。姜子牙钓于磻溪。二人相遇认识了在渭水旁钓鱼的姜尚(子牙)。见子牙用直钩钓鱼大笑。子牙看武吉气息断曰:今日入城打死人。武吉怒别。担柴入城。误触王相致死。文王画地为牢。武吉后被暂释。照顾老母至秋后正法。老母令其找姜子牙求救。太公收其为徒。授兵法。又令其挖坑施咒破解先天数。秋后不见武吉伏刑。文王演先天数。以为武吉已畏罪自杀。后文王碰见武吉。武吉引文王见姜太公。受封武德将军。师徒二人后为文王效力,讨伐纣王。

揭秘中国的奇门遁甲之术


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子牙是如何帮助武吉逃生活命的:子牙运用《奇门遁甲》之术,让武吉回家后床前挖一个四尺深的大坑,睡在里面,然后在头前和脚前各点一盏灯,再在身上撒些乱草和大米。三更天,子牙披发仗剑,踏罡布斗,掐决结印作法。之后因人来报文王,武吉一直未归,然后文王拿三个铜钱起卦,卦象显示,武吉已经畏罪跳崖自尽,尸体在杂草中都生了蛆虫。至此,姜尚大功告成。

那么,姜尚究竟是如何躲过文王的后天八卦的推算呢?很简单,武吉置身坑中,意同深渊和坟墓,乱草和大米意同杂草和生蛆,说明此人必死无疑了。事实上,文王的后天八卦的确没有算错,只不过是姜尚人为干预所致。可见奇门遁甲之术真正蕴含了强大的能量。

张良得奇书

到了秦朝末年,一个叫张良的青年人,有一次经过下邳的圯上,遇一老者坐于其上,而鞋子却掉到桥下去了,老者很不礼貌的对张良说:“小子,快给我把鞋子捡起来!”张良待要发怒,见是一老者,只得把怒气忍了下去,怏怏地走到桥下帮老人捡起了鞋。老者又傲慢地对他说:“穿上!”张良再一次强忍着不平之气为其穿上。老者起身扬长而去,但去不数步,却又折转身来对张良说:“后五日平明在此等我。”

揭秘中国的奇门遁甲之术


五日后的平明张良赶到约会地点,老者已先到了。老者见张良晚于他,非常生气地说:“与老人约会,为什么滞后?五日后再会。”五日后鸡尚未鸣,张良便来到了约会地点,可老者又先到了。老者再次生气地说:“这一次又晚于我,为什么?后五日再会!”这次还没到半夜,张良就赶到了约会地点。老者也随之赶到,并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来送给张良说:“读了此书,可以作帝王之师;可以帮助有帝王气慨的人建立新的朝代……”这本书就是“奇门遁甲”。

张良凭着自己的刻苦精神和聪明才智,很快就把“奇门遁甲”的原理弄通了。他感到“奇门遁甲”局数虽多,却跳不出洛书九宫之数,因此也对“奇门遁甲”进行了一次删改。他把姜子牙的七十二局减到了十八局,在十八局中再分阴九局和阳九局,使“奇门遁甲”的布局更为精当,这就是“奇门遁甲”历史上的第三次改革。张良后来在帮助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平定诸候、战胜项羽的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天遁、地遁和三奇并进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