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中秋节快乐

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吃月饼是千家万户的“重头戏”。现在我们吃的月饼尺寸通常在直径5厘米至7厘米之间,重量在50克至100克之间。吃月饼的方式基本上是一人一整块那么吃。但你们知道在距今几百年前的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吃的是多大个的月饼?吓死你,据史料记载的清朝皇室专享的巨型月饼直径约二尺多,按照清朝的尺寸计算,月饼直径在0.6米至0.7米之间,比洗脸盆还要大很多。每个月饼的重量足足有二十斤。

1

明朝时已有巨型月饼 但并不常见

说起巨型月饼的来历,要从明朝说起,明朝末年居京文人刘侗、于奕正合著了一本书叫《帝京景物略》,这本书反了映明代北京城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在《帝京景物略》卷二里,首次提到了巨型月饼。原文是这样的:“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里面主要记载的是当时明朝人拜月的习俗,但却首次提到了巨型月饼,“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古代的径就是圆的直径,明代的二尺也基本在0.6米至0.7米之间。但这时候这种巨型月饼民间有时候会使用,用做中秋节同一家族的亲属之间的相互馈赠。专门突出“饼有径二尺者”这句话,说明这巨型月饼不是很常见,偶尔会有。

2

清朝巨型月饼用于拜祭 然后分而食之

这巨型月饼在明朝灭亡后,被清朝给继承了过来。与明朝相比,清朝的巨型月饼可不是谁都能吃得着的了。清朝的巨型月饼主要是供皇室享用,是由御膳房的御厨亲自监工制作。而宫里的小月饼则很多都是由宫外的点心铺负责给宫里提供。相比之下,足见这种巨型月饼是如何受清朝皇室的重视。如果说小月饼是中秋节的点心,那么巨型月饼就是正餐了。清朝皇室把巨型月饼主要用于中秋拜祭月亮。这源于满族的风俗,满族人与汉族人一样,中秋节要吃团圆饭,无论多远,都会赶回家中。在吃团圆饭之前,要准备供月的礼仪。在院子内摆一个木屏风,上面插着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等植物,意思是给月兔吃。屏风前要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块大月饼。清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月全由女人进行。祭祀结束后,把月饼切开,分给家里人吃。后到了清朝建立后,皇帝的皇子皇孙众多,这种月饼也是越做越大,这样才能够大家分的。最后成为了巨型的月饼。每年的中秋,清朝皇帝带领着三宫六院拜祭完月亮后,重头戏就是大家分食月饼。按人头来,每人都会分得一块,象征性地尝一口,叫“吃团圆饼”,代表一家团圆。

3

溥仪一高兴 曾赏赐大臣巨型月饼

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图为绍英

当然,在清朝,也有的大臣们被赏赐过这种巨型月饼。末代皇帝溥仪的总管内务大臣绍英就得到了溥仪赏赐的巨型月饼。先说说这绍英,绍英的官职是总管内务大臣,就是宫里的事儿什么都管,与和坤是一个官儿。绍英这个人溥仪评价就是胆小怕事,但对清朝是绝对的忠诚,他是一直陪着溥仪走到了清朝的灭亡。由于工作兢兢业业,溥仪中秋赏给了他一个宫里制作的巨型月饼,直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这个月饼个头不小,大小是当时民间月饼的十倍多。月饼的图案也非常精美,与民间的月饼有着天壤之别。月饼的最外层为花叶状,紧挨着是土壤形状,在最中间,有广寒宫字样,并有广寒宫的建筑,玉兔等等“标配”。从这块巨型月饼可以看出,当时清朝皇室的月饼是何等的考究,我们现在吃的月饼都弱爆了。

4

收藏巨型月饼模具 见证历史习俗

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巨型月饼模具

清朝距离当今时间并不久远,历史的冲刷,并没有带走一切,一些清朝宫廷制作巨型月饼模具得以留存,印证了那段历史。西安的一位收藏月饼模子的人叫薛勇,他收藏了从清代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式月饼模子300多块。其中大的月饼直径达1.5至2尺,这也证实了清皇室吃巨型月饼的习俗。而这种巨型月饼的模子留传到现在的,并非少数。足以见清朝皇室吃月饼的“高大上”,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色彩缤纷、包罗万象的历史。

微信号: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