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臉盆還要大的月餅你見過嗎?

中秋節快樂

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又是一年中秋節,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裡,吃月餅是千家萬戶的“重頭戲”。現在我們吃的月餅尺寸通常在直徑5釐米至7釐米之間,重量在50克至100克之間。吃月餅的方式基本上是一人一整塊那麼吃。但你們知道在距今幾百年前的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吃的是多大個的月餅?嚇死你,據史料記載的清朝皇室專享的巨型月餅直徑約二尺多,按照清朝的尺寸計算,月餅直徑在0.6米至0.7米之間,比洗臉盆還要大很多。每個月餅的重量足足有二十斤。

1

明朝時已有巨型月餅 但並不常見

說起巨型月餅的來歷,要從明朝說起,明朝末年居京文人劉侗、於奕正合著了一本書叫《帝京景物略》,這本書反了映明代北京城的風景名勝、風俗民情。在《帝京景物略》卷二里,首次提到了巨型月餅。原文是這樣的:“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華。紙肆市月光紙,繢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這裡面主要記載的是當時明朝人拜月的習俗,但卻首次提到了巨型月餅,“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古代的徑就是圓的直徑,明代的二尺也基本在0.6米至0.7米之間。但這時候這種巨型月餅民間有時候會使用,用做中秋節同一家族的親屬之間的相互饋贈。專門突出“餅有徑二尺者”這句話,說明這巨型月餅不是很常見,偶爾會有。

2

清朝巨型月餅用於拜祭 然後分而食之

這巨型月餅在明朝滅亡後,被清朝給繼承了過來。與明朝相比,清朝的巨型月餅可不是誰都能吃得著的了。清朝的巨型月餅主要是供皇室享用,是由御膳房的御廚親自監工製作。而宮裡的小月餅則很多都是由宮外的點心鋪負責給宮裡提供。相比之下,足見這種巨型月餅是如何受清朝皇室的重視。如果說小月餅是中秋節的點心,那麼巨型月餅就是正餐了。清朝皇室把巨型月餅主要用於中秋拜祭月亮。這源於滿族的風俗,滿族人與漢族人一樣,中秋節要吃團圓飯,無論多遠,都會趕回家中。在吃團圓飯之前,要準備供月的禮儀。在院子內擺一個木屏風,上面插著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等植物,意思是給月兔吃。屏風前要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塊大月餅。清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拜月全由女人進行。祭祀結束後,把月餅切開,分給家裡人吃。後到了清朝建立後,皇帝的皇子皇孫眾多,這種月餅也是越做越大,這樣才能夠大家分的。最後成為了巨型的月餅。每年的中秋,清朝皇帝帶領著三宮六院拜祭完月亮後,重頭戲就是大家分食月餅。按人頭來,每人都會分得一塊,象徵性地嘗一口,叫“吃團圓餅”,代表一家團圓。

3

溥儀一高興 曾賞賜大臣巨型月餅

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圖為紹英

當然,在清朝,也有的大臣們被賞賜過這種巨型月餅。末代皇帝溥儀的總管內務大臣紹英就得到了溥儀賞賜的巨型月餅。先說說這紹英,紹英的官職是總管內務大臣,就是宮裡的事兒什麼都管,與和坤是一個官兒。紹英這個人溥儀評價就是膽小怕事,但對清朝是絕對的忠誠,他是一直陪著溥儀走到了清朝的滅亡。由於工作兢兢業業,溥儀中秋賞給了他一個宮裡製作的巨型月餅,直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這個月餅個頭不小,大小是當時民間月餅的十倍多。月餅的圖案也非常精美,與民間的月餅有著天壤之別。月餅的最外層為花葉狀,緊挨著是土壤形狀,在最中間,有廣寒宮字樣,並有廣寒宮的建築,玉兔等等“標配”。從這塊巨型月餅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皇室的月餅是何等的考究,我們現在吃的月餅都弱爆了。

4

收藏巨型月餅模具 見證歷史習俗

比脸盆还要大的月饼你见过吗?

巨型月餅模具

清朝距離當今時間並不久遠,歷史的沖刷,並沒有帶走一切,一些清朝宮廷製作巨型月餅模具得以留存,印證了那段歷史。西安的一位收藏月餅模子的人叫薛勇,他收藏了從清代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各式月餅模子300多塊。其中大的月餅直徑達1.5至2尺,這也證實了清皇室吃巨型月餅的習俗。而這種巨型月餅的模子留傳到現在的,並非少數。足以見清朝皇室吃月餅的“高大上”,也見證了中華民族色彩繽紛、包羅萬象的歷史。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