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那烏衣巷,不姓王,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烏衣巷圖畫

在所有普通人眼中,所謂的富貴人家,不過是五十年興亡罷了,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場浮華。最終都會如夢幻泡影般消散,只留下一地殘痕。就好像很多人解讀劉禹錫的《烏衣巷》一樣,覺得劉禹錫是在感嘆世事滄桑,盛衰無常。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烏衣巷》全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劉禹錫畫像

這首《烏衣巷》,是劉禹錫路過金陵時寫的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組《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我讀這詩的感受,卻以為這詩明著在寫朱雀橋和烏衣巷荒廢后的頹廢之情景,感懷過去的繁榮風流,實際上也是劉禹錫自己對王謝風流的嚮往、懷念和敬意。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名門的氣質底蘊都非我們常人可及

說起東晉的謝家和王家,即便是小編向來不喜歡這些所謂的封建時代權貴,但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兩家的名門底蘊。都說兩家興起,靠的是提前南渡,謝安和王導二人為東晉立國以及穩定立下大功,如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戰。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淝水之戰

但最讓我佩服的原因,卻不是他們兩家的政治和軍事成就,而是這兩家人的文化造詣,這才是名門的底蘊所在,詩書傳家,才情卓越。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謝安得到淝水大勝的消息時,還在下棋

謝家最出名的當然是主導了淝水之戰的謝安,謝玄二人,但他們兩人之外,謝家的才子佳人何其之多,詠柳絮的謝道韞,在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她不緊不慢的回道“未若柳絮因風起。”何其美妙的回答,而且還是出自哪個時代不被人看重的女子之口,詠絮之才的名聲別說是當時了,就是現在,也讓人神往痴迷。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我心中的詠絮之才

還有謝靈運,謝朓,被稱為大小謝,他們的詩文我讀的少,但也確實能讀到一份極致的浪漫。別的不說,單說謝朓此人,他可是李白的偶像,李白的詩文多是模仿和學習的他,從他的詩文中汲取營養,獲得靈感,是李白崇拜了一生的人,你說有多強大。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謝朓是李白一生的偶像

至於王家,拿出一人,足以讓歷史記住王家。王家出了王羲之!但想想也就明白了,王羲之的字之所以能練的那麼好,琅琊王家,給予了多少物質上的幫助,給予了多少練字的周邊幫扶,甚至給予王羲之的家門薰陶,又哪裡會是普通人家可以比的呢。說起來,謝家的詠絮才女謝道韞還是他的兒媳婦。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王羲之畫像

這樣的名門,才是我心目中的名門,不僅僅是在政治或是軍隊上掌握權力,族中子弟更是人才輩出,才情卓越者輩出,只有這樣的名門底蘊,才稱得上“風流”二字吧,詩詞,書法,政治,軍事,各方面的能人一應俱全,只有名門的底蘊,才能出現這樣的家族吧。只可惜在王謝風流之後,這樣的家族,便再也沒有出現了。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詠絮之才謝道韞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是後世沒有名書法家,沒有天之驕子般的才子佳人,只是沒有了集中於某個家族的集體湧現,即便是我們後世津津樂道的蘇軾一家,在我看來,也不過是是蘇軾他爹是個優秀的教育家,調教出來了兩個偉大的文豪兒子,但蘇家也就他們這一門榮譽,榮譽那一世而已,而非像王謝風流那般,整個家族人才輩出。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三蘇的雕像

在回想如今被鍵盤俠們調侃,稱為土大款,稱為暴發戶的富豪,其實很多人早就注意到了這點了。多少富二代不再是人們記憶中那種敗家子的形象了,可能他們比普通人更上進,更辛苦,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揹負的東西更多,自己的責任更重。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還要拼搏,或許就是這個社會的現狀,或許,也就是所謂的名門底蘊。

品讀《烏衣巷》,憶王謝風流,名門底蘊豈是俗人可以體會的

貴族學校比普通學校其實更加嚴格,更加

名門的底蘊,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是一場接力賽,需要數代人的艱苦努力。有時候,樓塌了,是為了修更高的樓,只會在旁邊看笑話的人,永遠也住不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