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可:一位汽车改革家的遗产


贾可:一位汽车改革家的遗产

他在整个汽车业面对汽车四化带来的新一轮竞争时,刚开始心态有些保守,但后来还是与时俱进。



2014年,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历史性地拿到了3130万欧元的薪酬。


与全球其他车企高管相比,这属于极高水平,当年只有“打工皇帝”福特CEO穆拉利才能达到。


这其中除基本年薪、分红奖励外,还包括了董事会对他成功推进菲亚特与克莱斯勒成功合并而支付的一次性奖励,金额高达2470万欧元。


以此来算,其他年份,这位FCA(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EO和法拉利CEO兼董事长的年薪大概660万欧元左右。


不算先前他在前几家企业(不是车企)成功表现而获得的薪水,自2004年6月他出任菲亚特CEO后到2018年7月不得不因病宣布退休,对于一个靠薪水生活的人来说,马尔乔内已经积累了不小的个人财富。


固然他喜欢收藏制作精良的瑞士手表,也拥有几辆法拉利跑车,但他的生活总是简单,抽的香烟总是美国的万宝路或意大利的Murattis两个牌子,总是蓬乱的夹杂白发的黑发梳向一边,格子衬衣配黑色毛衣即使在与美国总统会面的场合也是标配,以至于有人问他,是不是只有这一件毛衣?


作为全球汽车业一个个性鲜明管理者,在今年5月也就是他退休前不久回答自己多久会开着自己的法拉利回家时,他说:“每月一次吧。可能听起来有些刺耳,但菲亚特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尽快处理。其实,我更喜欢简单的生活,和卡车司机在比萨店里共进普通的晚餐。”

很大程度上,高薪对于马尔乔内而言不过是FCA对其工作认可的象征。


他刚接手菲亚特的时候,拿他自己的话讲,“菲亚特就是一个笑柄,甚至被所有人看作是一个垂垂将死的品牌”,但他冲进已成“废墟”的昔日大型公司,扑灭各处残留的“火焰”,并将公司重建得比以前更好,不仅意大利的菲亚特起死回生,美国的克莱斯勒也起死回生。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宣布退休不过4天时间,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没有繁重工作的简单生活,66岁,就意外辞世。


这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感伤。


戴姆勒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Dieter Zetsche)称 “汽车行业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巨人”。

马尔乔内可能是积劳成疾。他曾说:“工作让我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事情。”当员工们给马尔乔内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后,他总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做出决断。


这并不夸张,他的神经恐怕始终是紧绷的,他必须要在意大利的都灵和密歇根州的奥本山之间来回穿梭。


四、五十岁的下属们都在抱怨这位CEO事无巨细的行程表,但没有人对这样做的结果感到不满。

他认为企业领导者需要每天都为自己赢得这个领导的权力,他希望他的热情和努力能够感召大家。


他说:“领导者的真正能力是他领导的人的能力。因此我希望的是,能够在我身后有一个真正强大的组织,这个组织,毫无疑问,是可以挽救我的。”


为此,他说:“能领导别人但不能带来改变,其实也没什么作用。”

马尔乔内早年学理论物理,然后是哲学,接着是商业,随后是法律,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商业家。


退休之后,我想,这位“很像某所小人文学院的文科教师”的他,大概会系统地将他商业领导人的成功经历写下来,然后还会时不时发表对汽车业的惊人之语,留给我们咀嚼或者争论。


但是这种财富,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再享受了。

对财务知识精通的他将汽车业视作夕阳产业,认为它已经“残忍而系统地”消耗、浪费了无数金钱,因此坚持与其他车企合并联盟来分担新兴科技研发成本,但他严厉斥责“并购放纵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使汽车制造商们“流连于在底矮的平房上一间又一间地增加房间,而没有合理的整体建筑规划”。


对于吉利今年谋求收购FCA股份一事,他的回答又透着精明:“如果中国人或任何其他投资者购买FCA股份,我不会反对。但如果他们想损害菲亚特,那么我会生气!”

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说:“他是一位在市场深刻变化特殊时期,具有超凡领导力的领导人。面对困难和矛盾,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立场和战略,捍卫自己的想法。他在制造体系、金融战略、资本运作、劳工关系等方面都书写了意大利工业史上重要的一页。”

他在整个汽车业面对汽车四化带来的新一轮竞争时,刚开始心态有些保守,但后来还是与时俱进,不得不说只有伟人才会勇于改变自己。

2015年初,对于谷歌和苹果要造车的传闻,他说:“加州巨人的到来是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如今的汽车行业正需要一个破坏者进入,而苹果绝对有实力成为这个破坏者。苹果的进入会为整个行业带来一些大的改变。”


但第二年初,他却又表示,“如果他们急于造车,我建议他们躺下来,直到这种感觉消失”,对苹果而言,与其闭门单干倒不如与车企合作更明智。


他还说,电动车并非救世主。在无法确保电力来源的清洁之前,会对全球环境构成威胁。

2018年初,马尔乔内的态度变了。


他说,电动化、无人驾驶软件和共享出行等技术的开发,将在六七年内改变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汽车行业将出现分化,高档品牌会设法维持声望,普通汽车商将很难抵挡特斯拉、谷歌这些搅局者的冲击,“汽车制造商还有不到10年时间来重塑自己”。

此时,我尤其喜欢他在2010年初在北美车展上演讲时说的这段话:“古语说得好,潮水会升起所有的船。但如果只是暂时地看,上升的潮水也会升起正在下沉的船。要是这种迹象欺骗了船长,使得他认为自己的船还适合远航,那么上升的潮水其实比大风暴还危险。”

这一期杂志,我们推出了第四季《中国造车新势力靠谱排行榜》。每半年一次的评价这次迟到了一个月,为的还是力求准确。


现在可能已经到了潮水开始退却的时候了,但如今的现实显示我们最初的评价还是比较靠谱。我希望得星较少者不要怪罪于我。只要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就会坚持。


就如同马尔乔内的改革,得罪了很多人,也让他不得不随时保镖傍身,但他确实成功地将菲亚特带出了死亡之谷。

我在2017年1月的“贾可致读者”文章《当下哪些巨头可以取代这四位汽车领袖》中提到马尔乔内是取代卡尔·本茨、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斯隆和丰田喜一郎成为我们杂志经典广告设计人物的候选人,但迟迟未能有结果,现在斯人已去,我们谨以此封面故事《别了,马尔乔内》献给这位汽车界的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