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有這麼一臺車,外觀時尚、內飾精緻,空間寬敞、配置豐富,價格也合適,可就是有一點,它的發動機是三缸。這種情況下,你會買嗎?

率先試水三缸機的車企們,都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採用了各種措施來彌補三缸機的天然劣勢,平順性與動力都遠非早期的三缸自吸發動機可比,別克也是其中一家,但如果沒有親身體會的話,消費者的刻板觀念很難被扭轉。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於是,一項對比測試被醞釀了出來。我們把中級家轎市場的老對手——大眾朗逸和別克英朗請到了一起,前者搭載一臺1.4T渦輪增壓四缸機,後者則為換裝1.3T渦輪增壓三缸機的2018款新英朗,兩個老對手放在一起,三缸的英朗能不能消除質疑,就看它跟朗逸的對比結果如何了。

對比的內容,自然是針對大家對三缸機有所擔心的地方。當前正值酷暑,一輛車的空調製冷能力,直接影響了開車用車的幸福指數,所以首先需要對比兩款車的空調性能;其次則是油耗,在夏天開著空調,發動機負擔加重,動力和油耗都會收到影響,此時兩款車各自表現如何?

現在就從第一項:【空調製冷性能】對比開始吧。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對比方法:將朗逸與英朗兩臺車於午後停放在空曠的室外,進行一到兩個小時的暴曬之後,使兩臺車內部溫度達到基本一致,然後分別將兩臺車的空調開至最大狀態(溫度最低、風量最大),兩分鐘測一次溫度,每臺車測兩次,看看溫度下降效果如何。

這個試驗比較難的地方,是很難在瞬間測出車內空氣的溫度,因為傳統溫度計都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誤差太大,所以我們選擇了可以瞬間測出某表面溫度的紅外測溫計,在兩臺車上尋找相同的部位,來完成這次空調對比。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暴曬之後,我們測得英朗駕駛員座位的溫度為56.3度,而朗逸的駕駛位溫度高達70.7度,這是因為前排座椅都會被陽光曬到,表明溫度很高,而朗逸的黑色座椅明顯比英朗的淺色座椅要更吸熱,所以選擇駕駛員座位來進行對比是不合適的。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來到駕駛位後面的後排座椅,測出的溫度就十分接近了,英朗與朗逸的初始溫度分別為42.0度和42.6度,可以基本視為一致。以這個位置為溫度參考點,就可以開始空調測試了。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英朗第一次2分鐘降溫測試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英朗第二次2分鐘降溫測試

英朗的第一次降溫,持續兩分鐘之後,後排座椅測得的溫度降至39.0度,緊接著進行第二次降溫,同樣持續兩分鐘,溫度降低到了36.5度。雖然座椅表面的溫度依然較高,實際上這時車內的空氣溫度已經比較涼爽了。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朗逸第一次2分鐘降溫測試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朗逸第二次2分鐘降溫測試

再看朗逸。同樣將空調調製最大風量和最低溫度,兩分鐘之後,測溫參考點的溫度降低到了37.9度,再次啟動兩分鐘之後,溫度降低到了36.3度。

對比英朗,在第一次兩分鐘的降溫中,朗逸從42.6度降到了37.9度,降低了4.7度,英朗降低了3.0度;而第二次兩分鐘的降溫中,英朗逆襲,從39度降至36.5度,降幅為2.5度,而朗逸的第二次降溫降低了1.6度。

測溫本身是一個需要嚴格環境的試驗,雖然我們力求嚴謹,但因為沒有在實驗室,在兩款車表現差別不大的時候,很難得出誰略勝一籌。

後來我們繼續讓空調全力降溫,看看它們需要多長時間能讓後排座椅的溫度降低至30度,結果測出的時間都在5分鐘左右,這也再次說明,三缸的英朗和四缸的朗逸在夏天製冷效果是非常接近的,可以說打了個平手。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那麼第二項,【油耗測試】呢?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油耗測試就簡單了,兩臺車在一個加油站都加滿油至跳槍,然後一前一後行駛相同的路段和路程,返程後再加滿油至跳槍,看看各自加的油量就能測出真實油耗。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我們選擇的路線,是從上海安亭出發,前往蘇州的誠品書店,之後原路返回,總里程為93公里,包含了高速、暢通市區道路以及擁堵路況,因為這段京滬高速車流量大,我們的時速一直保持在100公里/時上下,這對兩款車的油耗成績應該也是有幫助的。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英朗加油量(92號油)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通過加油機的實拍圖可以看到,英朗一共加了5.53升油,換算下來油耗成績為5.94升;朗逸返程後添加油量5.67升油,相當於百公里油耗6.09升。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我們以100公里/時的速度,並且兩車全部開著空調,無論是三缸的英朗還是四缸的朗逸,兩臺車的動力水平與不開空調的狀態下幾乎沒有區別,且油耗表現都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最後說兩句

排量越來越小、缸數越來越少,已經是汽車行業不可逆轉的大勢了,就像多年前豪華車逐漸減少八缸、六缸發動機,逐漸普及四缸機一樣,如今車企們大力推行三缸機也遇到了市場的質疑。這點也無可厚非,畢竟老司機們對奧拓、夏利這些老三缸機的陰影太深刻了。

寶馬X1的三缸機開了個壞頭,讓原本就對三缸持懷疑態度的人更加抵制,但依然擋不住三缸普及的大潮流。例如領克02主打版本全都為1.5T三缸機,吉利全新旗艦博瑞GE也全系採用了三缸機。

英朗 VS 朗逸 這次我站英朗

越來越多的車企將三缸機普及到了自己的核心車型上,反映出廠家對三缸的信心,否則他們也不會冒這個險。此次我們拿英朗與朗逸做的對比測試,各項結果都證明英朗的三缸絲毫不遜於市場上的一流四缸機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七號國際名車城,瞭解全宇宙最低車輛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