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豐收節」里話豐收

9月23日,秋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走在大田的鄉間小路上,金黃的稻穗,火紅的辣椒……各色果實相互映襯,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家小院、田間地頭,村民們將收穫的稻穀、紅辣椒、生薑、蘿蔔、玉米和黃花菜等農作物,晾曬在房前屋後和田間地頭,奏響了一曲豐收之歌。

“曬秋”是大田農村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大田地勢複雜,村莊平地少,生活在山區的村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一種傳統的“曬秋”景觀。

春曬筍,夏曬蔬,秋曬穀,冬曬脯……一年四季延綿有序,代代大田農民曬的不單單是收穫,更是傳承、喜悅和鄉愁,飽含著濃濃的“鄉土情”。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沿著梓溪河岸旁的光伏長廊向前徐行,秋天金色的陽光映襯著兩岸金黃的田野,200畝的富硒紅米豐收在望,姑娘果、獼猴桃等時令水果,供遊人觀賞採摘;桃源鎮藍玉溪流兩岸農業大棚裡瓜果飄香,該村還在河裡投放錦鯉,修建水上樂園、水岸休閒民宿,增收致富,其樂融融……一河清水,兩岸豐收。

走進“中國高山茶之鄉”核心區屏山,層層茶園令人賞心悅目,茶園樹影婆娑,茶蓬蒼翠欲滴。大田縣極力做好茶鄉旅遊文章,以茶促旅,以旅興茶,推動茶旅融合發展,成功創建4A級旅遊景區,並先後榮獲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茶葉優勢百強縣、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全國綠色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等榮譽,國家質檢總局把大田列入福建烏龍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列入福建省茶業新區開發科研基地。大田現有生態茶園近10萬畝,年產值近10億元,涉茶人員近10萬人,茶產業正逐漸成為大田縣撬動鄉村振興的新支點。

大田被稱為“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高山硒谷”,是典型山區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適於發展農、林和畜牧業。大田槐豬是福建省優良地方品種,養殖歷史悠久,品種資源彌足珍貴,榮獲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大田肉兔”是老百姓辦酒席時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大田雪山蘿蔔”“金陽生薑”先後被授予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說不完的豐收故事,道不盡的豐收喜悅。近年來,大田縣在全省率先進行“河長制”實踐,全力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著力打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美麗群山村落,聚焦“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始終把農業農村發展擺在優先位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產業新提升,農村面貌發生新變化,農民生活得到新改善,提升了農民的獲得感和歸屬感。(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吳聯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