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這個「綠色銀行」

「丰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这个“绿色银行”

「丰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这个“绿色银行”

“你們看,這些是油松,那些是白皮松,它們都是銷路很好的風景樹。”9月19日,在三門峽市湖濱區交口鄉富村,貧困戶趙五來在他的苗木基地一邊修剪枝杈一邊對記者說。

「丰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这个“绿色银行”

趙五來的妻子常年有病,僅靠幾畝旱地的收入難以維持醫藥費和生活。2015年被確定為貧困戶的趙五來,在扶貧工作隊的引導下,嘗試在自家的地裡種植苗木。

“因為文化低,不懂栽種和管理技術,又沒有啟動資金,走了不少的彎路。”趙五來說。後來,包戶幹部多次邀請林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苗木修剪、施藥、防蟲等相關技術,又連續兩年為他爭取貼息貸款13萬餘元。

有了技術,解決了資金難題,趙五來堅持上網學習,瞭解苗木市場規律,尋找“錢”景更為廣闊的苗木。“在市場疲軟的時候,我大量購置了油松、雪松和白皮松,三年的時間發展苗木種植22畝,栽種雪松1500棵,白皮松3500棵,今年開始陸續出售,3米左右高的雪松每棵賣280元,今年賣了100多棵樹,收入2萬多元。”趙五來說。

「丰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这个“绿色银行”

趙五來種植苗木的收益,讓富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紛紛向趙五來討教栽種苗木的經驗。趙五來在幫助他們購苗、栽種的同時,還帶動8個貧困戶挖樹、種樹,每人每年可增加2萬元收入。

如今,富村已經栽種3萬多棵景觀苗木,這一片片鬱鬱蔥蔥的綠色,不但讓富村的貧困戶們脫了貧,還美化了鄉村環境,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在湖濱區,養眼的綠、致富的綠,除了苗木,還有蔬菜和水果。湖濱區綠波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起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120餘座,種植200餘畝黃瓜、辣椒、西紅柿、西葫蘆、豆角等反季節蔬菜,帶動50戶貧困戶入股,每年每戶分紅1200元;帶動28戶貧困戶務工,每月增收2000元,實現了穩定脫貧。

在會興街道馬坡村臻翠苑的自動控溫、控溼葡萄大棚裡,一串串籽大汁甜的紫葡萄墜滿了藤架,貧困戶們正忙著採摘、分揀、包裝、稱重和裝車。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產業帶貧、公司+農戶等多種途徑,這個集葡萄優良品種培育、推廣、種植、採摘、深加工為一體的新型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可帶動50多戶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2000元。

綠色帶來了財富,也帶動了鄉村休閒旅遊業的發展。會興街道東坡村利用瀕臨黃河庫區的優勢,通過果蔬採摘、休閒觀光,打造“東坡宴”農家餐飲文化和“東坡文化書屋”,在滿足遊客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時,實現了東坡村貧困戶項目覆蓋率100%。

「丰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这个“绿色银行”

“湖濱區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生態優勢,持續調結構、抓特色、轉方式、增收入,通過長短結合的果蔬林產業發展和轉移就業開展精準扶貧,進一步發展綠色經濟,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湖濱區委書記亢哲楠說。

(王小萍 王雪紅 張玉)

「丰收」富村不富,直到有了这个“绿色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