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寶寶去也是第一次去上幼兒園,看著他揹著小書包蹦蹦跳跳的身影,家長是開心還是擔心呢?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送完孩子回到家,這一天,媽媽的狀態是這樣的: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9:00

寶貝還在哭嗎?

他會不會想我?

老師會不會安慰她?

10:00

她在幹什麼呢?

找到朋友了嗎?

會自己和老師說要上廁所嗎?

11:00

午飯了,

不知道她吃得好不好?

有沒有哭?老師會喂她嗎?

12:00

第一次在學校午睡,

能睡著嗎?會不會尿床?

13:00

我好想寶貝啊!

我要打電話給老師問情況!

14:00

我好想寶貝啊!

我要打電話給老師問情況!!

15:00

快了快了,

馬上就要放學了!

哎呀,不對!

今天給她穿了新褲子,她自己不會脫,

16:00

寶貝!

媽媽來了!

快到我懷裡來!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接到寶貝後,媽媽非常想把一天內的種種擔心的問題一個個問老師,恨不得讓老師像攝像機一樣回放每一個細節。

然而,老師可能只是匆匆說句話,把孩子交給家長就走了。

於是,緊接著就會有一片失落、質疑的心聲:這老師是不是不重視我家寶貝,是不是今天沒怎麼關心他啊。

如果家長們真這麼想,那幼師真是太冤枉了。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今天的幼師是這樣過來的: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8:00

陸續接待來園的寶貝和爸爸媽媽,把孩子接過來。真實情況可能是這樣的:腿上坐一個,懷裡抱一個,肩頭還一個趴著哭的,哭鬧聲此起彼伏。

10:00

到了十點,哭聲依然沒有停下來,老師想方設法吸引娃的注意力,穩定情緒開展活動。同時觀察娃們存在的各種需求,(求抱、擦鼻涕、擦眼淚、大小便、找玩具……)。

11:00

吃飯時間到了!老師想盡一切辦法讓娃們吃完飯,期間極可能出現:吃到一半要喂的,吃到一半哭的,吃到一半哭到吐的,吃到一半尿褲子的……所以自己經常忙到不吃飯、忘記了肚子餓!

12:00

給弄髒衣服的娃們換上乾淨衣服、安撫情緒,然後組織午睡。運氣不好的話,會遇到“集體大合唱”的情況,忍住奔潰的情緒,施展十八般武藝,哄睡。

13:00

終於平靜下來,老師們匆匆吃幾口飯,整理娃們第一天的照片,和班組成員討論娃的情況,和部分爸爸媽媽溝通娃的情況。同時留意娃們的午睡情況。如果有個別娃情緒波動大,考慮帶到室外散個步,避免影響午睡的娃。

14:00

安撫陪伴個別睡醒的娃,準備起床後的活動,給尿床的娃換衣服。

15:00

幫娃穿衣服、起床後,喂娃吃點心,重複上午10點的狀態。

16:00

放學前,最後一次確認娃們情緒狀態穩定、身體狀態舒適、健康狀態良好,安安全全地把娃交給爸爸媽媽。同時,心裡盤算著:等下要和xx媽媽說娃睡覺的事兒、要和xx媽媽說尿溼褲子的事兒、要和……

終於,幼兒園第一天的生活結束了。

此時,老師們的狀態只有一個——我想靜靜。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所以說,這一天已經把所有的力氣都花在了哄娃、抱娃、照顧娃上,老師這一天對爸爸媽媽說的每一個字,都是濃縮的精華啊!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明白了幼師的不容易,對於家長來說:第一天,如果沒有好消息也沒有壞消息,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至少是該吃吃該睡睡,一切正常了。

如果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沒有從老師那裡得到孩子一天的情況,請不要生氣,因為老師還有很多工作,還要回去補充體力,迎接第二天的“狂風暴雨”。

如果遇到了回家後還能和你聯繫的老師,記得一定要謝謝老師!因為她們真的真的度過了非常艱難的一天,是在忍著一身的腰痠背痛,用遊走在體內的最後一絲真氣和你溝通啊!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提醒家長如何把握與老師溝通的最佳時機:

1.提前預約,讓老師選擇一個能安心交流的時間,並且對你希望瞭解的部分,能有所準備。

2.遇到突發情況不得不立馬說時,說重點,不要滔滔不絕。

3.尊重老師的私人時間,只有休息好了,第二天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總之一句話:體諒老師,會讓老師更願意和你交流。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這其實是適用於任何溝通的準則,在和老師的溝通中,更加重要。

初次和老師見面時,坦誠地表達自己寶貝的特點,包括生長環境、優勢和不足、個性、需求等等。

同時也可以通過簡單的交談了解一下這個老師的性格特點,是開朗外向還是內向保守?

在此基礎上,可以有的放矢地準備接下來的溝通安排。至於談話的時間,可短可長,但一定要真誠。

清晰表達自己對寶貝的教育期冀和想法,這點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早期就能夠和老師達成一致,可以有效減少互相觀察和了解的時間,受益方都是孩子。

開學啦!第一天的幼兒園生活

簡而言之:溝通建立在坦誠之上。

每一位老師都是愛孩子的,家長應當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達到家園共育的最佳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