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区之力发展新经济产业 苏州相城召开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举全区之力发展新经济产业 苏州相城召开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9月20日,相城区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举全区之力发展新经济产业 苏州相城召开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在会上发表讲话


举全区之力发展新经济产业 苏州相城召开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大会还举行了相城区2018年第三季度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举全区之力发展新经济产业 苏州相城召开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全区300多家新经济企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齐聚苏州高铁新城阳澄国际电竞馆


秋风起,蟹脚痒。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苏州相城,亦摩拳擦掌、蓄势待发。9月20日,相城区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全区300多家新经济企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齐聚苏州高铁新城阳澄国际电竞馆,凝聚创新发展共识。

会议现场,相城区发布新经济相关企业培育工程实施计划,首批46家拟入库企业亮相。与此同时,为聚拢“最强大脑”,为全区新经济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现场揭牌成立了相城区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和相城区新经济产业联合会。大会还举行了相城区2018年第三季度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有台群机械、意可机电、国机智能等1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6.5亿元。

为激励更多新经济创业者来到相城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投资兴业,紫光集团、苏州易德龙、初速度(苏州)等一批投资相城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企业代表分别上台发言。企业纷纷表示,希望与后来企业一道,在相城实现个人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荣多赢。

走相城特色新经济发展之路

当前,新经济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竞相发展的热点。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全国上下已经来到深度洗牌、全面创新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更是扑面而来。正因为如此,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相城必须树立全球视野,研判趋势、发挥优势、紧抓机遇、主动作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相城特色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顾海东提出,今后一段时期相城区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位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区。

从具体目标来看,到2020年,相城区新经济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全区新经济企业总数超800家。其中,新增税收超亿元企业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通过完善产业格局,加大人才招引力度,2020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力争超1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1万人。

有的放矢,以症下药。此次大会还提出依据相城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重点发展研发和服务经济、数字和智能经济、文化和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相城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分门别类来看,其中——

研发和服务经济领域,3年内,相城目标新增500家以上高技术研发公司;依托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用5到8年时间集聚10万以上高科技研发人才。

数字和智能经济领域,相城要重点发展壮大数字驾驶、数字金融、数字工业、数字康养、数字文化五大产业领域,至2020年培育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文化和健康产业领域,相城将依托47公里阳澄西湖最美岸线及“六湾五嘴”的自然形态,建设“六大生态艺术公园”,打造世界级“生态湾区、艺术之湖”;依托国际医疗健康中心、美国德州医疗中心等高端项目,着力打造国际顶级、服务全国的医疗高峰。

先进制造业领域,相城将深入落实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建成100家以上省市级智能车间。

此外,顾海东还明确指出,下一步,相城要拓展发展新经济的载体依托,产业载体要做高定位、做优布局、做强功能、做大容量,确保形成空间集约高效的合理格局;要强化发展新经济的高端要素,促进高端要素与新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引导各类要素向新经济集聚;要突出发展新经济的企业作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发力建设“东方硅谷”

作为相城区“3+2”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委区政府对数字经济高度重视,着手编制了《苏州市相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前瞻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方向,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会上,这一规划进行了正式对外发布。该项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明显,将有力促进相城区数字经济产业高质、跨越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成为全区新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规划明确,相城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基本思路是“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走产业差异化发展道路”,总体定位是以2035年建成“东方硅谷”为发展愿景,将相城区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在具体发展路径上,相城区数字经济将主打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数字金融、数字康养与数字文化五大主导产业的应用与研发,形成两个千亿级集群、三个五百亿级集群。到2020年,相城要基本形成以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应用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到2025年,整体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相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指出,将以相城区“五大功能片区”为依托,聚焦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全面布局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其中,以高铁新城为核心的阳澄生态新区片区,在现有良好的产业及配套基础上,将重点发展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研发、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文化内容创作等领域。

全区其它四大板块也将因地制宜地布局数字经济产业,虽有交叉,但各有侧重。漕湖国家级经开区片区将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无人机系统、无人驾驶核心元器件技术;黄埭高新区片区将重点发展车联网硬件、数字康养技术;元和高新区片区将重点发展医疗大数据、车联网核心技术、数字文化制作技术;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片区将重点发展数字康养领域辅助诊疗、健康管理技术。

此外,相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在下一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将积极对接全球顶级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共创广泛产业创新生态;引导科技金融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良性交流互动平台;加快部署封闭式无人驾驶试验基地;建设AI超算中心,提升区域算力。通过一系列规划的落地实施,有力推动数字经济科技研发成果发端相城,之后在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内广泛流转,最终实现应用与量产。

金融、科创、人才齐头并进

苏州相城,站在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发展战略T字节点上,地处京沪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的唯一“黄金十字”交汇点。如何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持续效能?相城区认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然成为推动全区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必须抉择。

去年以来,相城区委区政府提出高起点推进“五大功能片区”规划,全区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当前全力培育“3+2”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经济;面向2035,重点发展“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未来产业。按照产业定位,加快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腾笼换鸟,找到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与空间。相城的产业招引培育、城市布局规划,都无一例外地回应了新时代下新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发展新经济产业,相城有基础。去年以来,相城全区主导产业集聚明显,税收亿元和数千万元企业成长迅速,新经济企业培育步伐加快,新落户研发项目贡献份额逐步显现,科技创新平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去年以来,淘汰“散乱污”企业7500多家,全区产业结构不断调高调优。新松机器人、京东智谷、紫光云引擎、福耀玻璃等一批体量大、质量优的产业项目纷纷引进落户,“一核三副”重点区域和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等建设有力推进,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科技金融、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加速发展壮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去年至今,全区累计引进项目总投资232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1个,引进产业基金超1000亿元。

随着相城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经济发展生态日益优化,数字经济、科技研发、科技金融、文化创意四大行业成为全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全区共有已注册新经济企业439家,涌现出初速度、智加等一批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俨然成为相城新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相城全区已有超过500个高科技研发项目,90多支科技金融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此外,通过各类高端载体,集聚同济金融科技、阿尔山金融科技等20多个区块链项目,78个院士级、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团队,28个大院大所创新平台。

相城夯实可靠的扶持政策、极其便捷的区位交通、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优质美丽的宜居环境、扎实稳健的科研基础,正对全球的数字经济企业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9月份以来,各板块手持200个新经济项目在谈,相城的新经济发展始终开足马力、奋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