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與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開創“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間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定大小和卓、滅準噶爾汗國,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整飭吏治、重視農業、興修水利、發展漢學,始置伊犁將軍,完善治理新疆等。但在位後期,閉關鎖國政策達到了最高,文字獄更加嚴酷。1799年,弘曆於養心殿逝世,終年八十九歲,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於裕陵。

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禪位

乾隆皇帝能將祖宗的基業發揚光大,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確為一代“有為之君”。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諭:至六十年內禪。他說: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這道諭旨的意思是說,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如果能在位60年,就當傳位給太子。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歲的乾隆皇帝,御圓明園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舉行內禪大禮,授璽。顒琰即皇帝位,尊弘曆為太上皇帝,訓政。由禮部鴻臚寺官詣天安門城樓上,恭宣嘉慶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乾隆內禪皇位後,又訓政三年零三天。後人多譏評乾隆名為退位,實禪而不退。

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乾隆在位既長,享年又高。在中國歷史上,享年80歲以上高齡的皇帝只有五人。除乾隆而外的四位皇帝是:

(1)梁武帝蕭衍,享年86歲,在位48年。但他局處一隅,三次捨身入寺,長於文學,精通音律;侯景之亂後,飢病而慘死。

(2)武周女皇武則天,享年82歲,在位15年。是中國唯一女皇帝。

(3)宋高宗趙構,享年81歲,在位36年,半壁山河。

(4)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歲,在位35年。

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歷史評價

正面評價

弘曆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

弘曆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其三,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順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統治,已經給弘曆打下了良好的統治基礎。

弘曆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與孝賢皇后伉儷情深,可謂舉案齊眉,恩愛無比。

弘曆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也有說是三萬九千多首或者是十萬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

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負面評價

弘曆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給以後的發展製造了巨大障礙。他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

弘曆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製造者之一,弘曆固步自封,錯過了瞭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歐洲這時建造出新式戰艦,在各個方面迅猛變革、發展之時,也正是在弘曆自我陶醉之際,與清帝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弘曆浪費奢侈。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經過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在弘曆的揮霍下國庫卻變得囊中羞澀。六下江南還對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災難。晚年的弘曆更是變本加厲,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極快的轉向了“道鹹衰世”之後一蹶不振走向滅亡的種子。

乾隆皇帝時期的“康乾盛世” 是不是言過其實呢?

神人哲君點評

乾隆帝給人的印象是長壽、愛好廣泛,甚至有點自戀。歷史上的乾隆帝,其政治手腕其實是很高明的,其才學與能力並不在前任皇帝雍正帝之下。

乾隆一生大權獨攬,君主專制為達到中國歷史的頂峰。他可以為百姓免糧治水,賑濟災情不惜一切代價;也可以不留情面地鎮壓各種反對他的勢力,他當政期間,殘酷血腥的文字獄比比皆是,動輒百十條人命,連殺封疆大吏的事情也不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