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史上最大反腐之後

阿里史上最大反腐之后

全文字數3377,閱讀時間約7分鐘。

阿里史上最大反腐之后

9月10日,既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也是互聯網大佬馬雲的生日。2018年的教師節,54歲的馬雲選擇重新做老師。當天,馬雲對外宣佈,將在一年之後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未來將專注公益、教育,助力中小企業、年輕人和女性發展。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大概是馬老師始終念念不忘之事。因此他在自己企業裡將“願景使命價值觀”抬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幾乎每日必講,並被外界稱為阿里戰略的三板斧。願景、使命與價值觀,正是一種道!

阿里價值觀裡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向企業腐敗宣戰。過去數年來,這家企業的自我反腐從未停歇,並屢屢引發外界關注。廉政瞭望記者奔赴阿里總部,探尋箇中秘密。

連馬雲也可以查

近期,一條微信刷爆朋友圈——阿里啟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反腐稽查,涉及規劃、產品、招商、內容、淘搶購等多個部門。離職的小二都被抓回來了。餘杭派出所都快不夠用了。

身為中國互聯網經濟領軍企業,阿里巴巴的一舉一動自然吸引著外界目光。“史上最大反腐”消息一出,立刻掀起軒然大波,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近日,在杭州的阿里巴巴總部,阿里巴巴集團廉正合規部負責人高登雲向廉政瞭望記者介紹,那條朋友圈傳播很廣,但內容並不確切。阿里近期沒搞什麼“史上最大反腐”,而且依照阿里的企業文化,反腐應當是一以貫之的事情,不會搞成疾風暴雨式的運動。

談到阿里的企業反腐,有一個人與一個部門是繞不開的。2010年,阿里巴巴集團成立廉正合規部,著力於內部腐敗調查,清除不正當的利益輸送問題。2011年底,阿里巴巴合夥人之一蔣芳被任命為該部門的最高負責人。

蔣芳在阿里被人稱為“姐姐”,是公司的創業元老。1999年2月20日,年初五,在杭州一個叫湖畔花園的小區,包括馬雲在內的十八個年輕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動員會,東拼西湊50萬成立了阿里巴巴。日後的故事早已為外界熟知——企業一飛沖天,十八人成為名震江湖的阿里十八羅漢。蔣芳正是十八羅漢之一,在阿里的工號是13號。此外,蔣芳畢業於杭州電子工學院,馬雲正是她的大學老師。

廉正合規部成立,馬雲選將時想到了蔣芳,但蔣芳的態度卻不明朗。直到一次會議上,馬雲慷慨激昂地講了一大通,並再次希望蔣芳挑起重擔。他拿出了尚方寶劍:“阿里從上到下,除了我之外,蔣芳都可以查。”然而,蔣芳依舊沒吭聲。精明的馬老師大概明白了學生的心思,停頓一會兒,他說道:“阿里所有人,廉正合規部都可以查。連我也可以查。”終於,蔣芳答應上任。

阿里集團的廉正合規部如今位於阿里總部西溪園區內,總共十多個人,共用一間大辦公室。很長一段時間內,蔣芳也在這間大辦公室內工作,與同事們隔桌相望,中午一起吃盒飯。直到她兼任阿里集團首席人才官後,才搬去其它辦公室。被稱為“阿里紀委”的廉正合規部,並沒有外界想象中的神秘色彩,甚至其它部門的員工也會經常來串門。

在阿里內部履行監督反腐職能的,除了廉正合規部裡的十多人,還有分散在各家子公司的大約十多名人員,總共不到40人。但他們的監督對象卻是企業所有人全覆蓋。

馬雲也兌現了當初“連我也可以查”的承諾,他的許多私人投資都會提前報廉正合規部,經過批准後才執行。馬雲曾與企業家朋友一同成立雲鋒基金,主要投資新興產業。因為這屬於個人行為,馬雲提前打了報告,請示廉正合規部。廉正合規部最初是持保留意見的,因為雲鋒基金的投資可能會與阿里業務衝突。但由於馬雲明確表示自己在雲鋒基金的收益將全部捐做公益,不存在任何圖利行為,廉正合規部最終通過。

一筆生意,兩種算法

採訪過程中,高登雲多次提到兩份文件:阿里巴巴商業行為準則與員工紀律制度。“這就是阿里有且僅有的兩條紅線。”高登雲表示,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無時無刻不在鼓勵員工創新,所以內部不能設太多條條框框。阿里就這兩條紅線,明確規定了哪些事不能幹。

對於踩紅線的員工,阿里是不會手軟的。當年的“淘寶小二事件”沸沸揚揚,此後的“聚划算事件”,也在互聯網圈內投下一枚震撼彈。時至今日,依然有人認為馬雲是在賠本反腐,甚至正是當年的“愚蠢決定”,才造就瞭如今的商戰對手。

“聚划算事件”的主角是時任聚划算公司總經理的閻利珉。彼時,互聯網團購業務正處於急速膨脹期,聚划算做到了近50%的行業市佔率。聚划算有阿里系的強大資源,又佔據近半市佔率,將所有對手遠遠甩在身後。所有人都預測,團購將會成為阿里的下一座金礦。然而也正是在那時,腐敗的陰雲籠罩在聚划算頭頂。對於眾多商家來說,能夠進入聚划算的大盤並獲得網頁關鍵位置推薦,便意味著巨大的流量與銷售額。一些商家挖空心思與聚划算的工作人員拉關係,甚至進行大額賄賂。

接到舉報後,廉正合規部介入調查。真相浮出水面的同時,難題隨之出現——聚划算業務實在太成功。有人認為,比起該業務對企業的貢獻,工作人員的貪腐只是疥癬之疾。況且在當年背景下,聚划算幾乎遭遇“塌方式腐敗”,真要查下去,整個部門將遭遇重創。

馬雲在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即便不要這個業務,也要守住阿里的價值觀。” 最終,查處違規員工28人,移送司法機關的員工7人,閻利珉觸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

馬雲最終一語成讖。嚴厲反腐之後,聚划算業務出現滑坡,再不復當年之勇。美團等企業後來居上,將聚划算超越。有人覺得,嚴查聚划算腐敗是馬雲為數不多的賠本買賣。假如聚划算能夠守住團購市場頭把交椅,如今估值起碼以千億人民幣起跳。查處受賄幾十萬的閻利珉,讓一家可能估值上千億的公司一蹶不振,實在虧大了。但換一種算法,如果對腐敗姑息縱容,又何來今日的萬億級阿里!

“雲反腐”

如今的阿里系員工近8萬人,廉正合規部的工作人員十餘人,加上各子公司從事廉正合規工作的人員,總共30餘人。靠這30多人,如何監督8萬員工?高登雲介紹說,一靠制度,二靠科技。

根據阿里的內部制度,廉正合規部是獨立運作的,能夠監督任何一名員工。有多名高管被查,都是移送公安或司法機關同時再通報公司領導層,甚至馬雲也是看到通報才得知相關情況。

而作為一家科技企業,阿里在科技反腐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據介紹,在阿里生態的各個領域中,如今均嵌入了風控環節,比如聚划算裡的風控羅盤系統,天貓商城中的彩虹系統……這些系統都需要雲計算,而阿里近年來投巨資研發的阿里雲恰好能提供技術支撐。因為是內部使用,還未詳細計算過成本。“假如把系統賣給其它企業,絕對是天價。”高登雲說。

嵌入風控環節,動因正是來自於當年的“淘寶小二事件”。淘寶小二,是阿里巴巴內部及淘寶商家對淘寶系工作人員的統稱。隨著淘寶系交易量的逐年攀升,淘寶小二們手中的權力也被逐步放大,這些平均年齡只有27歲左右的年輕人,掌握著上千萬商家從開店到提高業務量的生殺大權。一些小二的來錢路子讓人看得觸目驚心,除了勾結商家刪除差評之外,還涉嫌直接收受商家利益,或者代理公司合夥分成、自己參股公司、從批發市場買假貨放在網上賣。

曾有媒體報道,週末晚上的杭州高檔娛樂場所,一度成了淘寶小二的天下,對於他們來說,一場飯局三五萬是太平常不過的事情,用淘寶系商家的話說,“他們想怎麼消費就怎麼消費,對我們來說,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神。”往往在一場場推杯換盞、燈紅酒綠間,下個星期各平臺活動位置的推薦商家就已確定,後面的生意自然水到渠成。而那些沒有門道或出不起錢的商家們,在排幾個月隊後,仍然在苦苦等候上活動、上首頁的機會。

“淘寶小二事件”之後,阿里痛定思痛,開始研發科技反腐的殺手鐧。尤其在大數據技術助力之下,各種風控系統被廣泛運用。比如哪些商家或商品能夠上首頁推薦,基於大數據分析由電腦做出,小二的權力被壓縮。在風控系統中,刪除、修改差評被列為高危行為,一旦有工作人員操作,系統立刻發出警報。

當然,相信技術並不意味著盡信技術,而是實現人與技術的統一。據介紹,對於電腦分析計算出的結果,工作人員也能進行相應修改,但必須提出充分理由,而且留檔存案。

比如某次促銷活動,過去可能由工作人員決定哪些商家上首頁,裡面存在灰色地帶。如今由電腦自動分析,根據銷量、評價篩選出一百個商家,擬放上首頁。假如工作人員認為大數據分析存在瑕疵,可以提出來,某個商家不夠資格應當剔除,空出的名額由誰替補。這些意見必須是書面提出,而且上會討論,只要論據充分,能夠說服眾人,便能作出修改。這樣一來,既最大限度消除了灰色地帶,又彌補了技術短板。

I 排版:袁嘉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