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合肥

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芜湖

又名鸠兹,说的是一种生于芦苇丛中的绿色的精灵——鸠兹鸟衍变而形成,精灵鸠兹下绿色的蛋,孵化成雏鸟,因有鸠占鹊巢一说,故衍射芜湖人:鸠笨拙不会搭窝,就强占鹊窝来住,比喻强占别人的居所和劳动成果,鸠兹的叫声悦耳动听。

又一说因芜湖靠长江,又有叫鸠江,但不多用此名,其中鸠江区是全市五个区中最大的一个区,芜湖是从有记载起约 200余年历史的商业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因为城市中有山有水,也被评为全国十大明珠城市。芜湖的中山步行街在全国名列前茅。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蚌埠

蚌埠,最早见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凤阳县志》,记载:“长淮卫至蚌埠二十公里内,土人取蚌得珠”。蚌埠“古称采珠之地”,又有“真珠滩之说”。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淮南

“淮南”之名最早出现在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夏商时期,淮南属“淮夷”之地,又在淮水(也就是淮河)上游之南,故高祖大封群臣时得名“淮南”。之后淮南的名称历经反复。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马鞍山

原属当涂县地,《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涂县:“以涂山为邑,故以名焉。”1906年起,南山、向山等地相继发现铁矿,矿石集中在马鞍山江岸装船外运。1954年置马鞍山镇,属当涂县。1956年由马鞍山矿区和采石镇设马鞍山市。因西侧沿江有马鞍山,故名。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淮北

淮北,1971年更为现名,以前称作“濉溪”。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1950年析宿县西境置濉溪县,县城设在濉溪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828《凤阳府山川考》:濉溪口“汴水入睢之口”。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铜陵

《明一统志》中记载:铜官山“在铜陵县南一十里,又名利国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旧尝于此置铜官场。”铜陵因铜官山而得名。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1958年,撤销县建制,并入铜官山市,改名铜陵市;1972年,恢复铜陵市建制至今。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安庆

东晋诗人郭璞曾登临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唐朝以前,此地被称为“宜城渡”,又因安庆的江边有一座盛唐山,又称为盛唐湾。天宝元年( 742年)改称为同安郡,至德二年( 757年)改称为盛唐郡,乾元二年(759年)复改名舒州。北宋初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年)设舒州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设舒州安庆军。由此始得名“安庆”,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筑安庆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因安庆境内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皖国,安徽简称“皖”即出于此,因此,人们常说安庆为安徽之源。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黄山

“徽州”一名始于宋。《宋书.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歙州改名“徽州”,是宋朝廷平定方腊后所为。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歙籍桶匠方腊在歙州毗邻的睦州建德军青溪村起兵。“徽”字,据许慎《说文》解,“纠绳也”。徽绳,同徽索,指捆绑囚犯的绳索。因此,平定方腊后,改歙为徽,有对这个“屡反之地”实行束缚、管制之意。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阜阳

阜阳在周代称为胡子国。公元前221年,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更名阜阳。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宿州

公元前683年,宋国借故把宿国“迁于畿内以为附庸”。从此这里便有了“宿”这个地名。唐宪宗元和4年(公元809年),置宿州以守,宿州的建制和名称一直使用到清朝。在1911年开始的中华民国时期至1999年间使用宿县的建制和名称。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滁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滁州”之名正式出现。此后一千多年基本保持建置。滁州得名,很可能与其境内的母亲河——滁河有关。滁州城古名“涂中”,而滁河古名为“涂水”。继隋朝“南谯州”更名“滁州”后,涂水也在唐朝更名为“滁河”,沿用迄今。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六安

上古时,六安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故六安又称“皋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宣城

宣州春秋时名爰陵,秦初正式置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晋太康二年(281)析丹阳郡置宣城郡。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池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于秋浦地始设池州,州治石城。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唐元和年间(806—820),改池州为池阳郡。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亳州

安徽省阜阳地区辖布,烟叶和白芍重点产区,素称“芍药之乡”。位于省境西北部。面积2226平方公里,人口124.57万。市境为汤都南毫故地。1912年设县。1948年设毫州市,1949年废市复县,1986年又撤县设市。历史上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之际,毫州商业兴盛,舟车络绎,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为中国四大药市之一。市境位于皖北平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为大宗,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首位。又为毫芍、毫菊、毫桐、核桃和山羊板皮著名产区。白芍种植史已有2000多年,年产量占全省80%以上。并为中国泡桐出口重点县之一和全国平原地区最大核桃产区。1949年以来已建立食品、建材、机械等地方工业,产品有古井贡酒、阿胶等,并产纱灯、羊毛毡、筛绢、铜器等传统手工艺品。交通便利,公路通皖豫两省,新建的商(丘)阜(阳)铁路纵贯市境。毫州是老子、曹操、华佗的故乡。名胜古迹有花戏楼、薛阁塔、华祖庵、曹操宗族墓群等。

安徽这16市地名前后成因,有的从诗经中来,有的是神话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