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羣老師……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大涼山,中國西部山脈,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內。在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內,是大雪山的支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個別高峰近4,000米。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幅員面積6萬餘平方公里的大涼山,總人口473.04萬人,境內有漢、彝、藏、蒙古、納西等10多個世居民族 。目前,大涼山還有1618個貧困村,52.83萬貧困人口。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中間戴眼鏡的小夥子,叫甲巴拉責,目前是西南民族大學一名大三學生,也是這個村裡到目前為止走出去的唯一的大學生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村子裡,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像這樣簡陋的土房。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像這樣的村子,在大涼山還有很多,交通不便,生活困難,家庭年收入2000元都不到,更多的家庭靠種植玉米,畜牧勉強維持生計。無數的孩子因為貧困而輟學。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這裡,就是距離浦口2000多公里外,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覺縣,而拉責生活的村子,距離昭覺縣還有40公里。而他們村並不是離縣城最遠的村,也並不是最貧困的一個村。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這一次,浦口區新媒體聯盟代表,和香巴拉公益組織一起,走進大涼山,送支教老師進山。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關於香巴拉


香巴拉公益服務中心是一個純民間公益團體,成立於2014年,總部南京, 目前為止,香巴拉通過“山區支教+網絡遠程支教”模式,已經累計幫助了5000名左右山區孩子重新走進課堂,每學期支教課時7000課時左右。 截至目前共派遣了21名山區支教老師和50名遠程支教老師,為雲南8所山區學校和大涼山2所山區學校、20個班級提供了師資力量支持。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當城市孩子苦惱上哪種素質課外班能讓自己更優秀時,山那邊有一群孩子連畫筆都沒拿過、連音符都不知道長什麼樣子,因為除了語文、數學,他們什麼副科都沒有,有時甚至連語數課的講臺都是空的。

假期來臨,當城市孩子驚喜著又要和爸爸媽媽去哪裡旅行時,山那邊有一群孩子卻在地裡汗流浹背,他們的父母在很遠的地方打工,可能幾年未曾見過一面。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還好,每年都有這樣一群人,為了這群孩子,暫時放棄城市,遠赴深山。

站上講臺,他們是老師,給孩子帶去知識與希望。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走出教室,他們是父母,給予孩子關愛與陪伴。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還有一群人,他們雖然沒有時間親自去到山裡,卻長年堅持利用自己的工作之餘,通過網絡視頻每週給孩子們上課:勵志故事、科技普及、認識世界、普法教育......用精心準備的一系列課程,為這群山娃塑造著健全的人生觀、世界觀,也編織起了他們不曾有過的夢想。

支教志願者大部分都是大學生或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在壓力如此之大的社會環境下,他們不求任何回報,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獻給了大山。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他們每週要講23~36節課,經常因為嗓子啞“不敢”接父母電話;

鄉鎮很遠,假期他們通常獨自守在學校裡,白天大山為伴,晚上繁星為伴;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他們在城市裡都是家人的寶貝,在山裡他們打水燒飯,隨時準備著停水停電,還有蝨子蟲蟻,他們過著最艱苦的生活方式,吃著是簡單的飯菜......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但不管如何艱苦,他們都堅持著,只是為了這些孩子。

動動手指,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加油”~

距離浦口2000公里的這個地方,有這樣一群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