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產業倍增計劃

(2018—2021年)



為加快補齊旅遊產業發展短板,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名城和世界旅遊時尚之都,特制定本計劃。

一、發展思路


以加強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優化我市旅遊產品結構,促進“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要素提升,推動“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智慧旅遊建設,加大旅遊營銷力度,實現旅遊產業收入倍增目標。以增加旅遊市場主體和品牌數量為突破口,持續壯大旅遊產業規模,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實現從旅遊大市到旅遊強市的轉變。

二、發展目標


到2021年,西安旅遊產業總收入力爭突破4200億元,2018—2021年旅遊接待人次年均保持13%以上的增長速度,旅遊總收入年均保持26%以上的增長速度,力爭旅遊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左右。5A級景區力爭增加2家,總數達到5家;4A級景區增加6家,總數達到30家;全市高A級景區總數達到35家。高星級酒店、高品質旅行社明顯增加。進一步做大做強西安旅遊產業規模,提升西安旅遊品質,初步建成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

三、主要任務


在鞏固提升旅遊產業“吃、住、行、遊、購、娛”傳統六要素的基礎上,加快旅遊產業“商、養、學、閒、情、奇”新要素突破發展。做亮旅遊片區,做實旅遊項目,做火旅遊活動,做新旅遊營銷,做優旅遊品質。從旅遊服務、旅遊要素、旅遊融合發展等多方面進行開拓創新,彰顯旅遊新形象,做大做強西安旅遊產業。

1、產業提升,培育西安旅遊業發展新動能。

推進旅遊產業傳統六要素提檔升級。

旅遊交通便捷化發展。增加西安至歐美等重要旅遊客源市場國際航線數量,鼓勵發展旅遊包機服務,完善西安至漢中、安康、延安、榆林航空旅遊支線。加快西安鐵路樞紐建設,增開旅遊專列。加快建設大西安城市旅遊環線和以秦嶺北麓、渭河為骨架的重點旅遊線路,完善交通標識和旅遊標識。力爭實現4A級以上景區之間、景區與城市之間、景區與主幹道之間二級以上公路貫通。

旅遊住宿多樣化發展。在曲江新區、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西鹹新區等片區,重點引入國際知名酒店和連鎖品牌,形成高星級商務酒店集群。在臨潼區、鄠邑區、藍田縣,重點引入國際知名度假酒店和連鎖品牌。在古城核心區重點發展文化主題酒店、精品酒店。在遠郊區縣,引導鼓勵發展精品民宿產業。

旅遊餐飲品牌化發展。利用好西安“國際美食之都”品牌,加強對“老字號”餐飲品牌企業的培育,支持餐飲企業爭創名牌,大力扶持清真食品產業,進一步提升“中華老字號”及西安特色小吃品牌效應。推進餐飲與文化元素的融合,引進推廣特色餐飲連鎖品牌,建設特色美食街區,打造鄉村美食品牌。

旅遊購物特色化發展。打造一批國際化服務標準、彰顯西安地域文化、購物環境優美的特色旅遊購物街區,推行便捷購物措施,增設外幣卡刷卡網點和購物點退稅服務,開設網上免稅店,為入境遊客提供便捷購物環境。支持旅遊商品開發,重點發展文博創意產品系列、農特產品系列和關中美食產品系列。健全旅遊商品創意保護制度,規範旅遊商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市場秩序。

旅遊演藝主題化發展。在提升“唐樂宮”“長恨歌”等現有知名旅遊演藝品牌的基礎上,推出華夏文旅“駝鈴傳奇”秀演藝項目,加快建設宋城集團《中華千古情》演藝項目。在鞏固仿唐歌舞、西安鼓樂、秦腔、老腔、皮影等演藝活動基礎上,加強對漢文化主題的挖掘和創意產業開發,打造漢城湖旅遊演藝等漢文化主題演藝產品。鼓勵引入國際品牌的主題休閒娛樂、旅遊演藝項目,提升旅遊娛樂國際化程度。

加快景區創建,提升西安全域旅遊發展基礎。在國家5A級景區評定的框架下,完善提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池和曲江文化景區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高水平、高標準分期分批推進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翠華山—南五臺景區、大明宮景區、朱雀—太平生態文化景區等創建國家5A景區。力爭到2021年,全市新增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6家,全市高A級景區達到35家。鼓勵景區發展多元業態,增強休閒體驗功能,提升旅遊服務軟硬件設施,加強景區內社交主題活動、線上線下活動的策劃。促進景區景觀水平、藝術水平、趣味水平全面提高。

旅遊產業新六要素引領突破。

大力發展夜遊產業。構建西安夜遊經濟“一極兩軸五板塊多節點”的發展格局,以明城牆範圍內的產業整合與提升為重點,打造西安夜遊經濟的增長極;以南北東西四條大街為景觀亮化軸;以曲江、滻灞、高新、臨潼、西鹹等為夜遊經濟集中建設發展板塊;利用主要景區、特色街區、商圈及夜市等,重點培養夜間觀光遊憩、文化休閒、演藝體驗、特色餐飲、購物娛樂五大夜遊經濟產業,形成一批與區域商圈發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帶動輻射功能的特色夜遊消費街區。

積極支持健康養老旅遊產業。大力推動健康養老旅遊產業發展,建設生態休閒養老社區和康體養生旅遊區,鼓勵開發適合健康養老需求的旅遊服務產品。落實老年人景區門票優惠政策,提供便捷服務。

支持研學旅行產業。支持創建國家級研學旅行教育示範基地和營地。重點建設以文化遺產資源為載體的文化旅遊研學旅行示範基地,以自然山水為載體的生態保護研學旅行示範基地,以紅色文化為載體的愛國主義研學旅行示範基地,以鄉村休閒為載體的現代農業研學旅行示範基地,以航天工業為載體的高科技研學旅行示範基地,以祭祀文化為載體的尋根祭祖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加強國際研學旅行交流,規範和引導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旅行活動。重點推出中華文明標識之旅、華夏尋根之旅、絲路文化風情之旅、紅色文化感懷之旅等研學旅行精品線路。

積極培育綠道旅遊產業。充分發揮我市旅遊景點眾多、特色鮮明等優勢,推動我市生態旅遊帶和綠道體系規劃建設,將我市重要景區、公園、國家大遺址等旅遊節點以綠道為紐帶聯接起來。注重綠道整體策劃,突出我市特色,在綠道建設中充分融入文化、體育、科教、生態等西安特色元素,使綠道成為帶動各景區發展的紐帶和新動能,成為我市旅遊發展的新名片。

積極培育科技旅遊產業。充分發揮我市航空航天、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科技優勢,激勵相關企業研發生產觀光輕軌、景區索道、大型遊樂設施等旅遊裝備,開發工業旅遊產品。積極運用數字、網絡等高新技術,創新旅遊生產與傳播方式,研發適應青少年市場的實景模擬、浸入式體驗等高科技虛擬旅遊體驗產品。

做精做優休閒文化旅遊產業。積極推動休閒旅遊與農業融合發展,以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為主線,積極打造生態農莊、休閒農家、農業公園、農業遺產公園、高科技農業觀光園等新農業休閒旅遊新產品。豐富滻灞生態區世園婚慶文旅小鎮、宋城集團《中華千古情》項目和《長恨歌》等情感類演藝產品;創新博物館展示手法,吸引不同類型的遊客到西安感受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加快落實 “帶薪年假”“探親假”制度,積極培育市民“愛國、愛家、愛崗”人文情懷,加快“品質西安”“博物館之城”建設,加快西安向休閒度假城市轉型,重點打造古都歷史文化體驗遊、滻灞城市生態休閒遊、溫泉休閒度假遊、文化西安慢品遊等一批城市休閒體驗產品。

做大做強宗教體驗旅遊產業。加快宗教文化資源整合,提升傳統宗教文化景區,開發佛祖舍利朝拜遊、佛教六大祖庭朝拜遊、樓觀道文化深度體驗遊、伊斯蘭宗教文化之旅等宗教文化體驗感悟旅遊產品,構建宗教文化旅遊產業大格局。

積極拓展秦嶺探奇旅遊產業。依託秦嶺國家中央公園建設契機,積極開發森林博物館、野外探險營地、叢林野戰營地、森林帳篷營地、森林拓展營地等森林旅遊產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人群的探奇、獵奇旅遊需求。

大力發展會展獎勵旅遊產業。依託會展產業優勢和西安旅交會、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大型國際性展會、節慶活動,融入歷史文化、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逐步推出特色節慶遊、精品文化遊等高端定製會獎旅遊產品,打造西安在國際會獎旅遊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加快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旅遊+文化”融合。依託各大博物館、遺址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挖掘文物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加大旅遊紀念品和文創產品的開發推廣力度。支持傳統戲劇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開發世界古都、絲路起點、秦嶺山水等相關專題影視劇、專題片等影視旅遊產品。開發商鞅變法、楚漢爭霸、玄奘西行、張騫出使西域等主題動漫旅遊產品。培育一批涵蓋旅遊投資、旅遊經營、文化創意、文化娛樂、影視製作等功能的綜合性文化旅遊企業集團,發揮曲江文投、曲江文旅、西旅集團、世園集團等大型企業的帶動作用,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

“旅遊+林業”融合。在對生態資源充分保護的前提下,探索森林資源旅遊化開發模式。依託優良的山地森林資源,加快旅遊與林業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康養、健身、休閒等新型森林生態旅遊產品。

“旅遊+農業”融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依託城市、旅遊景區周邊傳統特色農業園區和特色旅遊名鎮名村,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莊園、休閒農業園區和農業博覽園,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就業增收。進行村容村貌、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綜合改造與提升,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加強農民農業技術和旅遊服務技能培訓,提高鄉村旅遊整體服務水平。

“旅遊+水利”融合。保護和利用河流、湖泊等水域、水體及岸地資源,落實“河湖長制”,優化水利旅遊發展環境,推動以旅促水的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編制實施“渭河文化生態旅遊帶旅遊規劃”,創建水旅融合示範點,大力開發水上休閒運動基地、溼地公園、濱水廊道、水利遺址和水利工程等休閒體驗旅遊產品。

“旅遊+體育”融合。鼓勵引進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活動,持續提高西安國際馬拉松賽、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影響力,全面推進運動休閒全民化、體育賽事國際化。依託品牌賽事活動,開發豐富多彩的品牌賽事旅遊產品。加快騎行綠道公園、極限運動基地、低空飛行基地、汽車越野賽場、水上運動基地等建設,加大開發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車、森林探險、戶外露營、攀巖、漂流、皮划艇等山地河湖運動旅遊項目。

“旅遊+商業”融合。以古城為核心,打造一批旅遊商業綜合體,建設一批品牌旅遊商業街、特色美食街。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依託西安旅交會、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大型國際會議,大力發展商務會展旅遊。依託北院門歷史文化、德福巷休閒文化、曲江時尚文化、大唐西市懷古文化、紡織城創意文化、長樂路商貿文化等,培育一批旅遊商貿精品項目。

“旅遊+金融”融合。爭取駐市金融機構加大與我市旅遊業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對重大旅遊項目給予融資授信支持,加大對小微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項目信貸支持力度。發展旅遊投資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推進旅遊項目產權與經營權交易平臺建設,引導預期收益好、信譽度高的旅遊企業,通過相關收費權、經營權抵(質)押等方式融資籌資。實施“龍門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旅遊業,形成多元投資格局。

推動旅遊產業主體培育。

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旅遊企業集團,加強品牌化建設。按照國際化、集團化和品牌化發展思路,引進並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旅遊企業。協調推進華僑城集團、萬達集團、恆大集團、宋城集團等旅遊投資項目建設。引入國際知名娛樂品牌和餐飲品牌,聯合西安優勢企業共同打造西部休閒娛樂基地,豐富西安城市國際餐飲類型與品種。加快推進高品質特色酒店建設,持續引進國際著名酒店管理集團,促進西安高品質酒店發展。

扶持鼓勵民營旅遊企業發展。大力推進民營資本投資旅遊產業,強化旅遊業融資平臺建設。增加政府旅遊發展基金和專項資金總量,提高對市場資本的撬動力,推進民營企業參與旅遊業管理服務。突出資本運作和融資平臺建設,推動旅遊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

支持互聯網旅遊企業發展。推進西安旅遊電子商務建設,鼓勵旅遊企業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開設“品質西安”旅遊商品專賣店,打造西安國際旅遊城市誠信旅遊展示平臺、交易平臺、推廣平臺。推動線上線下宣傳營銷,塑造旅遊產品網絡品牌。

2、夯實基礎,全面打造西安旅遊公共服務新品質。

加快旅遊公共服務基礎建設。堅持主客共享理念,建設一個綜合性、一箇中心性、四個重點區域市民遊客服務中心,提升A級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構建功能完善的市民及遊客服務中心體系。整體規劃佈局旅遊集散中心,建立包括大型交通樞紐、核心旅遊區域、重點景區等在內的三級旅遊集散中心體系,開通景區直通車和旅遊觀光巴士。

推進“自駕車房車露營地”建設。在重點區域建設自駕車房車露營地,完善停車、加油、露營、餐飲、房車宿營、緊急救援、車輛維修等配套服務。到2021年自駕車房車露營地達到10個。

大力實施旅遊“廁所革命”。實施旅遊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鞏固2015—2017年旅遊廁所革命取得的成果,實施旅遊廁所示範區縣(開發區)帶動工程,2018—2020年再新建改建旅遊廁所465座,實現“數量充足、分佈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環保衛生、如廁文明”目標。通過三年不懈努力,力爭我市旅遊廁所革命走在全國前列,形成西安標準和品牌。

加快旅遊標識系統建設。實現旅遊標識標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與交通基礎設施統一規劃設計,與國際接軌,凸顯“西安特色”。2021年實現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旅遊專用道路以及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鄉村旅遊點、商業步行街區等遊客聚集區域旅遊交通引導標識體系全覆蓋。

推進智慧旅遊建設。

全面實施旅遊基礎網絡環境建設,積極推進“無線西安”項目,推動4A級以上景區、四星級以上飯店、旅遊集散中心等遊客集中場所無線寬帶網絡全覆蓋,建立新型智慧旅遊遊客體驗終端,推出旅遊導航系統。至2021年扶持建設300家智慧旅遊企業,通過智慧旅遊實現西安旅遊景點、飯店、賓館、交通、票務等在線便捷諮詢、預訂、交易。

3、塑造品牌,精心鑄造西安旅遊發展新形象。

加強國際合作,做響做亮絲綢之路旅遊品牌。依託西安“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優勢,加強國際合作,深入挖掘絲綢之路經濟帶旅遊資源,策劃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線路,大力拓展絲路沿線旅遊市場。鞏固和提升港澳臺、東南亞等傳統旅遊市場,增強與日本、韓國的旅遊合作,加大與中亞、歐洲的旅遊營銷合作,形成絲綢之路國際旅遊東線和西線。推動絲綢之路歷史博物館城、絲綢之路國際博覽園等項目建設,強力推進“音樂之城”“書香之城”“博物館之城”建設,提升西安國際影響力。

強化區域合作,做實做強大西安旅遊品牌。

重點拓展省外市場,持續加大在蘭新沿線、京津冀、長三角地區、成渝經濟區的西安旅遊形象推廣力度。加強與旅遊客源地主流媒體合作,策劃開展跨省聯合營銷活動。發揮西安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以市場培育和精品線路為帶動,通過北連延安、銅川,西接法門寺、太白山,東接華山、韓城,南拓漢中、安康、商洛,形成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黃土文明交相輝映的大西安旅遊圈和旅遊共同體,培育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積極創新營銷手段。在國際旅遊營銷中凸顯“西安元素”,密切與文化和旅遊部駐外辦事處、國際友城聯繫,創新旅遊營銷方式,委託國內外知名營銷策劃公司承擔相關宣傳營銷工作,培育一批西安旅遊國際宣傳代理商,引入第三方獨立調查機構對宣傳營銷效果進行評估。整合傳統媒體、新媒體、在線旅行社(OTA)電商平臺、自媒體、影視劇傳播、微影視等多種渠道資源,推廣營銷西安旅遊產品和旅遊線路。

加強IP資源梳理,促進節慶品牌開發。系統梳理西安旅遊IP資源,建設大西安旅遊IP庫,引導和規範景區開展IP戰略。運用市場化操作,按照IP開發和成熟程度,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旅遊+”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利用資源稟賦,在頂層策劃上下功夫,加快全域旅遊發展,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旅遊節慶品牌。重視節慶活動文化內涵的挖掘與保持,依託“西安年·最中國”系列節慶活動品牌影響力,全力打造“西安最中國”系列旅遊活動,推出“春、夏、秋、冬”四季旅遊系列活動和產品,促進旅遊品牌建設。

4、產品創新,重點推動西安旅遊提檔升級。

以創建國家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和全域旅遊示範市為契機,重點打造十二大類旅遊產品,形成特色突出的多元旅遊產品體系,實現從旅遊大市到旅遊強市的轉變。

歷史文化類旅遊產品。重點推進兵馬俑秦文化片區綜合提升改造項目、漢長安城文化景區綜合建設項目、華僑城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項目、興慶宮城市文化會客廳綜合項目、小雁塔歷史片區綜合改造項目、北院門城市更新綜合項目、碑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漢文化國際旅遊交流中心項目、絲綢之路博物館城項目、絲綢之路國際博覽園項目等項目建設。

生態休閒類旅遊產品。在優先保護的基礎上,重點推進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整合提升項目、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項目、秦嶺山地生態旅遊建設項目、渼陂湖生態文化項目、渭河水景公園項目、石川河閻良段櫟陽湖風景區項目、涇河城市中心公園項目等項目建設。

都市文化休閒類旅遊產品。重點建設蓮湖區順城巷商業街區、臨潼區鳳凰池景區項目、大華文化商業體驗新地標項目、長樂健康小鎮項目、小寨商圈綜合改造項目、東大街綜合整體改造項目、雁翔文化產業創意谷聚集區項目、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項目、書院門歷史文化街區項目。

鄉村度假類旅遊產品。依託灞橋區白鹿倉景區、藍田縣白鹿原影視城、周至縣沙沙河水街、鄠邑區東韓村、高陵區場畔和源田夢工場田園綜合體等項目,積極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依託葡萄、獼猴桃、石榴、櫻桃、核桃、大杏、桃、草莓、甜瓜等特色農產品,推動生態農園、田園農莊、民宿客棧建設,將秦嶺北麓沿山公路及兩側培育成“中國最美最長鄉村景觀廊道”。

特色小鎮類旅遊產品。加快推進文化旅遊類特色小鎮建設,按照5A級景區標準重點打造大唐西市絲綢之路文旅小鎮、明德門文化藝術創意小鎮、秦匠旅遊商品創意小鎮、太乙·長安道旅遊休閒小鎮、湯峪溫泉小鎮、祖庵文化旅遊小鎮、周至水街生態旅遊小鎮、渼陂湖生態文化度假小鎮、世園婚慶文旅小鎮、茯茶小鎮和詩經裡小鎮等特色小鎮。

康體運動類旅遊產品。依託秦嶺和渭河,開展以登山、探險、徒步穿越、拓展訓練等為代表的戶外運動探險項目,重點建設自駕遊環線旅遊道、秦嶺北麓生態休閒綠道、渭河濱水休閒廊道。

養生度假類旅遊產品。依託驪山溫泉、湯峪溫泉、東大溫泉、樓觀溫泉,開發建設溫泉養生、溫泉水療康體等項目。以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為核心,建設樓觀健康養生城、樓觀健康小鎮等道文化養生度假項目,結合生態休閒景觀廊道、特色農業觀光園、生態度假莊園、主題精品民宿建設,打造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研學旅行類旅遊產品。深入挖掘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重點打造“文化尋根”研學旅遊和漢唐歷史文化基地,促進遺址觀光向文化體驗的換代升級。依託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葛牌鎮蘇維埃政府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區建設紅色研學基地,通過紅軍大講堂、紅色故事會等方式打造適合青少年的紅色旅遊產品。

主題演藝類旅遊產品。提升《南門迎賓入城儀式》《夢迴大唐》《仿唐樂舞》《長恨歌》等大型文化旅遊演藝節目質量,推出華夏文旅“駝鈴傳奇”秀、宋城集團《中華千古情》等特色演藝類旅遊產品。加強秦腔、西安鼓樂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意性開發和產品設計,積極建設大唐不夜城音樂示範街、蓮湖區老城根音樂區等音樂街區,規劃建設音樂產業基地,辦好西安國際音樂節。

科技體驗類旅遊產品。圍繞航空特色產業及航空文化旅遊產業,加快閻良航空旅遊度假區、航空特色科技旅遊小鎮建設,以航空元素展示為主題,航空參與體驗為特色,重點推進航空展示中心、航空主題廣場、航空文化主題樂園、航空大世界、直升機低空遊覽等一批高品質的航空文化科技旅遊項目,發展新型航空主題旅遊區。

(11)商務會展類旅遊產品。推進曲江國際會展產業園、西安絲路國際會議會展中心項目建設,積極承辦和舉辦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等文化盛會,打造絲路主題大型節慶會展旅遊產品,鼓勵高校承辦國際性學術會議。

(12)餐飲購物類旅遊產品。推動鐘樓、小寨等商圈升級轉型,加快時尚咖啡街區建設。打造環城牆時尚餐飲購物帶,推進永興坊二期建設。以北院門為核心,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飲購物一條街,做響做亮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旅遊美食節。依託西安領事館區及周邊免稅店、文化交流中心、涉外商貿街區等,加快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國際購物中心。

四、保障措施


1、加強資金保障。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每年按一定比例逐步增加旅遊營銷經費投入,研究制定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公共服務、智慧景區、旅遊大數據中心和城市旅遊形象宣傳推廣的財政投入。

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出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引導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政府引導性投資帶動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機制,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建立多元化投融資平臺。2021年西安旅遊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達到300億元。制定旅遊產業市場化引導基金實施細則,在大西安產業基金與產業子基金群的框架下,建設多元化投融資平臺。建立旅遊產業資產評估體系,合理利用包括股權、經營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抵質押辦法,拓寬高成長企業和領軍企業的融資渠道。

2、優化旅遊用地政策。

積極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下發的《關於支持旅遊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國土資規〔2015〕10號),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強化旅遊業用地供應和利用監管。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西安旅遊業倍增計劃:未來三年,旅遊總收入突破4200億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長安範兒,法律支持楊華律師,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