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白㾦治驗

醫案:白㾦治驗

汪某,男,40歲,2006年7月18日初診。胸、肩、背、脅、肋部出現散發性丘疹,有的密集,有的稀疏,丘疹高出皮膚,基底部較硬,似豆粒著於皮膚之上,頂部無水皰,剌之有少量漿液流出。日夜色搔癢無度,伴口渴神煩,舌質稍紅,苔薄略黃,脈緩。曾經鎮、縣兩級醫院皮膚科診療過,未能控制症狀。

患者述,由於去年加工葛根時,於頸前左側出現幾粒瘡疹,未曾介意,遂蔓延至頸項,鎖骨兩側、前胸部、後背及兩脅肋部。經抗過敏、抗感染治療均無效驗。餘以內外並治法。

內服方:杏仁15g,白蔻15g,苡仁15g,厚朴5g,法半夏10g,木通10g,通草5g,滑石15g,淡竹葉5g,蟬蛻10g,黃連10g,黃芩10g,甘草5g。5劑。

外用方:苦參50g,蛇床子20g,黃連20g,黃芩30g,花椒20g,紅花15g,蟬蛻15g,穿心蓮20g,雄黃5g,硫黃5g。3劑。水浸數小時後外洗患處,水盡後,再添水浸漬後,第二次備用。一劑可連續洗4~5次。內外兼治2日後,瘡勢遏止,疹腳變軟,瘡頭漸焦,滋水漸少,瘙癢減輕,已有向愈之勢。至藥盡劑時,病減大半,半月內痊癒。

體會:本病即屬於溫病中白㾦之類。系溼熱鬱蒸肌腠而發生。患者夏日加工葛根,汗出孔疏,敏毒(葛根蘊蒸之氣)乘虛而入於玄府(汗孔),熱蒸溼結,搏汗成瘡,多因溼熱之邪鬱於肌表,不能透洩而發為白㾦疹。溼非化無以除,而疹難消;熱非清無以散,而瘡不斂;故以三仁湯加味清熱化溼,方中杏仁輕宣肺氣;白蔻仁、厚朴、半夏芳化燥溼;苡仁、通草、滑石淡滲利溼;淡竹葉輕清宣透鬱熱;黃連、黃柏清熱燥溼;蟬蛻消風止癢;甘草調和諸藥。外治以苦參、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燥溼;穿心蓮清解毒;紅花活血化瘀;蟬蛻息風止癢;雄黃、硫黃、花椒燥溼斂瘡。內外合治,以竟全功。

(注:文中所載藥方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