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高纪凡:国内储能需要更具投资吸引力的政策!

光伏“5.31”新政发布以来,行业的前景和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就成为焦点话题,转型升级成了不少光伏企业的发展关键词。

为此,@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采访了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请他谈谈对行业下一阶段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天合光能未来转型的方向。

天合光能高纪凡:国内储能需要更具投资吸引力的政策!

单晶产品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凸显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5·31”之后,大家都很关心下一阶段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生存环境会不会变得比较困难?

高纪凡:产业优胜劣汰的进程是无法避免的。制造端的优势产能会开始挤压缺乏优势的产能,今年开始会看到明显的调整。在这过程中,单晶由于其高效率,以及其新产能基本都集中在云南、新疆等低电价地区,今年单晶产品的竞争力优势会进一步凸显,这会对多晶产品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天合光能在单晶技术研究方面有比较好的积累,实验室里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纪录大部分是属于单晶产品的。去年,我们和隆基合作了单晶长晶6GW的工厂,目前单晶产能占到总产能一半左右。多晶方面,我们早期就建立了铸锭和硅片产能。基本上,天合光能在电池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两种技术投入和产出。

天合光能高纪凡:国内储能需要更具投资吸引力的政策!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您如何评价领跑者计划这几年来取得的成果?

高纪凡:领跑者计划这三年来对中国光伏电站的整体提升有着正面、积极的意义。领跑者项目的系统效率比一般项目要高,此前,一般的系统从直流到交流转换效率大概是78%,领跑者计划项目一般能达到82%左右。同时,领跑者计划一般来说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其前期规划、接入等工作都能较为顺利地进行,非技术成本大幅下降。这就是领跑者项目电价显著下降的原因,某些项目3毛多一度的电价对中国光伏价格下降是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储能市场还不具有投资吸引力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天合光能在储能领域部署得较早,您认为当前国内的储能政策机制建设如何?

高纪凡:储能应用方面,国外市场明显走得比国内快。由于欧美国家电力市场化,他们的电价波动性较大,储能系统的市场价值更高。天合光能的储能业务在海外发展得比国内市场要好,在英、德、日、澳等国,不管家用、商用还是兆瓦级项目我们都有一定规模的布局。一些海岛,如马尔代夫,我们也有智能微电网项目。

中国储能市场没有如同光伏的支持政策,因此对很多储能企业来说,投资回报率不具吸引力。所以过去几年,中国储能市场看起来期望值很高,但落地的很少。我认为政府还是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不一定是要像光伏这样的补贴支持政策,但市场驱动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参考电动汽车,这些年来补贴了多少钱才推动起来。现阶段,不管是日韩还是欧美等国家,储能市场都成长得很快。我们要是错过来这个机遇,未来发展能源互联网就只能一条腿走路。

天合光能高纪凡:国内储能需要更具投资吸引力的政策!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您认为哪种商业模式是最有前景的?

高纪凡:储能有两个核心市场,一个是调频市场,一个是峰谷差市场。调频市场目前来看已经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电网公司对储能已经有很大需求。天合光能已经在积极参与调频市场的储能项目。在调峰市场方面,大家关注的主要还是工商业项目,因为这块电价较高,已经有示范价值,可以积极地去参与。随着未来成本的持续下降,储能在工商业领域的应用会呈现一个到了拐点以后的快速增长,这是可以看到的趋势。

单纯的组件生意已无法带来兴奋感

新浪南方能源频道:天合光能成为中国光伏领军企业多年,在当前这个新的转折点,您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什么新的看法?

高纪凡:

2014年,天合光能成为全球光伏组件发货量第一的公司,成为了第一后,管理层开始考虑未来向什么方向走。继续做组件发货量第一?还是说要往新的领域去探索?我常跟管理层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当年组件销售量占全球9%,我说我们再努力十年,把公司做到占全球市场份额30%,怎么样?但没有什么回应,我感觉大家对此没有兴奋感。继续做第一,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能挑动团队的兴奋点,这是个问题。

我们干了十多年组件生意,发现光伏组件全球销售额在300亿美金上下波动,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我认为天合光能的未来应该是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我们预计这个领域有150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这个领域直接面对总段用户,不但要抓产品质量,还要把服务做好。

天合光能高纪凡:国内储能需要更具投资吸引力的政策!

新的能源物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构建一个以新能源发电、储能、智慧配电和智慧用能管理为一体的系统,这是我们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动力。天合光能要从一个光伏产品公司走向一个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给客户提供的就不能只是高质量、低成本产品,必须还有更有价值的方案和服务。

记者:何诺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