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我的年华,你的美

班硕言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班硕言参加单位组织的“朗读者——情系方志”演讲活动

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衍生息,农夫下地播种。中国古人把“历史”叫做“春秋”。庄稼春生秋熟,春来秋去循环的就是时间,而时间循环的就是历史。一个城市的历史,有成长的荣耀,也有经历的艰辛。在我们营口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使命就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记录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是一个自豪的方志人。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参加单位的“道德讲堂”活动

初次接触地方志工作,是我离开“象牙塔”的第二年,学生的稚嫩和青涩尚未褪去。我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各位新同事见面,每走进一间办公室,迎接我的都是领导和同事的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这笑脸,化解了我内心的陌生与惶恐,我第一时间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友善和温暖。这一年我26岁。从此,轮转朝夕,寒暑四季,与史书相依相伴,以笔墨记录春秋,从这里读历史、看远方……

初识方志,发现春华秋实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今年是我从事地方志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八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留给我的是难得的经历和成长。这与扎根地方志事业的前辈来说,我的资历太微不足道。如今细想起来,单位从事地方志工作最长的已逾三十载,他们把风华正茂的大好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崇高的地方志事业,单单是这份坚守和执着就值得我深深地敬仰和学习。八年来,我先在业务科室工作了五年,天天与历史资料为伴,朝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标努力,身上逐渐有了书香、书卷气,积累了一定的业务知识。同时我也看到了同事们身上方志人的精气神儿,发现了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图名利的人格魅力。风雪严寒,他们奔波于搜集资料的路上;酷暑三伏,他们汗流浃背地埋头在办公室的角落。第一轮志书编写完成,第二轮志书又开始编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把身心都投入到修志编纂的平凡工作之中,他们从不怕麻烦,不做减法,不怕重复,永远以真实的历史史料为尊。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参加市史志办在营口市西市区开展的“史志书籍进社区”活动

记得我们科有一位返聘的老前辈,曾是《辽宁日报》驻营口记者站站长,我们习惯叫他修书记。这位老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我还是时常想起他。他个子不高,微胖,脸上的表情总是微笑、谦和。初到科里时,我与修书记是“同桌”,左右挨着。当时因为初来乍到,年龄与修书记孙女相仿,修书记像爷爷一样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也会带给修书记一些新鲜的元素,比如网络,他想查找的资料,我利用网络很快就能找到。修书记总是笑谈:“我俩是同学,要互相学习”。其实我深知我的收获远远多于他,他总是把他几十年来积累的工作心得与我分享。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修书记不能再继续上班了,但他也会经常跟我打电话沟通,“最近整理了几篇小稿,你来取走,看看有没有用。”“小班,咱们《营口春秋》期刊出没出版?出版了记得给我送来。”“我看报纸今年《营口年鉴》出版发行了,你抽空给我送一本!”开始我也费解,老人家都已经不上班了,怎么还这么痴迷地研究方志。久而久之,我逐渐理解了修书记的心情,体会到他对方志事业的眷恋。一唠起修志工作,80多岁的修书记立刻神采奕奕、滔滔不绝,这就是方志人的精气神儿,耳濡目染多年的自己也不自觉地深陷其中。今年,修书记病故了,在他百日的那天,我专程到他的墓前敬献了鲜花。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班硕言与市史志办同事到抚顺市赫图阿拉城学习考察

2017年,省地方志举办“李成斌同志从事方志工作30年座谈会”,很荣幸省地方志安排我作为年轻同志代表在会上发言,这次会议让我对地方志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全省地方志同仁对待工作的执着与奉献让我感动和敬佩,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这是方志人薪火相传的坚守,守护着一方水土的精神家园。“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细推史志午加子,留得佳作苦上乐”,这些大家相互勉励的口头禅、座右铭,也成了我明德修身、“志海泛舟”的灯塔。它指引着我,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素养,专心做好地方志的编研和撰写工作,编写出全面、翔实、准确的“志书”。

服务方志,感受集体温情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参加单位机关讲堂活动

三年前,组织上安排我调入秘书科工作,新的岗位赋予我新的使命。秘书科工作以服务于修志工作为主,这项工作对我来说很陌生,全新的部门、全新的挑战。我曾犹豫过好多次,放弃吧,压力太大了,这项工作我承担不了。我也曾有过失误,受过批评;也曾受过委屈,哭过鼻子,甚至怀疑起人生来。但是,心里总有一个小小的信念一直在支撑,要坚持,如果连秘书科工作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好未来的工作呢?在我心里,从事地方志工作就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幸运的是,办里的同志们平日里都很支持我,大家都理解我年轻,家里孩子还小,操持秘书科工作不容易,这种宽容坚定了我做好秘书科工作的信心。这几年,为了回报组织和同志们,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努力为每一位同志做好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以让他们在编史修志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因为工作繁忙琐碎,加班工作对我来说早已是常态。每天上幼儿园的女儿出门前都会叮嘱我“早点回家”,这是她小小的心愿,她也曾抱怨,别人家的小朋友都是妈妈去接送,为什么我的妈妈不能接送我?为什么你工作那么忙?甚至周末,我也会经常把孩子带着去单位加班,有几回她自己在办公室沙发上玩着玩着就睡着了。看着她熟睡的模样,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这是为人母的亏欠。但是我不后悔,努力工作是我的追求,单位里好多同事都是我的榜样,我只是单位里一个默默奉献的方志人小小的缩影而已。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2018年5月,班硕言同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到市史志办对口帮扶贫困村——盖州市杨运镇山嘴前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6月,中共营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富到杨运镇调研工作,班硕言书记在座谈会上向各位市领导同志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我很庆幸,我是一名方志人,更感恩于遇到了这些好领导和好同事,他们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心灵升华。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八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科员,成长为一名负责科室工作的中层干部。在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下,我连续四年满票当选办里唯一的“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年被评为办“先进工作者”;我所在的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我感谢组织给我的荣誉,更感恩这个集体团结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

传播方志,奉献社会发展

这几年,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方志事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除了日常的编修志书、期刊外,同志们组织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原本沉闷古板的地方志工作逐渐活跃起来。下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辽河老街旧影展览和摄影大赛,举办“雷锋在营口”收藏展和摄影大赛,接受电视媒体采访,走进电台直播间讲述历史,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制作的电视专题片《义勇军在营口》,参加营口市直属机关首届职工健身休闲运动会。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的传统历史资料走出了书斋,推动了读志用志,服务了群众的社会生活,也活跃了我们工作氛围,让我们方志人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为现实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从事秘书科工作的我,更是得到了锻炼。

2016年,我单位邀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委冷宽中将到营口,围绕“雷锋在营口”这一主题开展考察。时任市长赵长富会见了冷宽将军。冷宽将军是雷锋生前的战友,此次来营口对我们在研究“雷锋在营口”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雷锋精神光芒以及他对我们大力宣传雷锋精神提出的表扬,让我和同事们激动不已。这几年,在我们单位的努力下,研究成果“雷锋在营口”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营口一张靓丽的名片。

工作中开展活动和接待,从前期筹备,到后期组织协调,我全部参与其中,会因活动的效果理想而欢心雀跃,也会为其中的不周全而遗憾懊恼。但是,无论效果怎样,参与每一次活动筹划,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技能的提升。提高了我与人交往的沟通协调能力,磨炼了我心性和意志,让我心思更加缜密,处事更加周全,我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记录方志,留下人间正气

从事方志工作,除了培养了我的诗书气质,提高了工作能力外,方志工作带给我的还有心灵上的洗礼和感动,这是与世间其他工作无法比较的。

今年2月17日是“对越自卫反击战”39周年纪念日。1988年3月15日,营口盖州市籍烈士、一等功臣陈学民为维护祖国尊严,牺牲在云南省马关县前线。2月24日,在陈学民烈士牺牲30周年前夕,我和同事来到盖州市烈士陵园,祭扫了陈学民烈士墓,我们带去他生前最喜欢吃的饺子,斟满了家乡的望儿山酒,带去了方志人对烈士的尊敬和缅怀。在了解陈学民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年轻的生命,为了祖国安宁,毅然舍下了妻儿、老父,与敌人一起跳下山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活在我们记忆里,我们活在烈士的事业中。因此,作为方志人,礼敬英雄,书写好烈士的青春颂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我们特殊的历史使命。

去年春天,机缘巧合认识了两位参加过1984年国庆阅兵水兵方队的老兵。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特意找机会采访了他们。他们是海军中的佼佼者,大浪淘沙,经过努力成功地参加了国庆阅兵。人生的故事从此被改写,读军校,当军官,最后双双当上了海军潜艇的艇长。两位老兵发出一个心声,我听后十分震撼:“如果有一天祖国需要我重回战场,我随时听候祖国召唤!”这是老兵的军魂,言辞朴实却透露了爱国之心。我把他们的经历写成了文章,《营口春秋》发表后,《营口日报》也进行了转载,正能量的人和事需要大家共同分享。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和同事们努力把生活中值得发扬的民族精神挖掘出来,认真进行宣传,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我们努力让社会发现方志工作的美,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可见史志工作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编史修志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文化事业,一代又一代的方志人努力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当代、垂鉴后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方志的工作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衡量方志人的汗水与努力的尺度是时间的沉淀,岁月愈是逝去,方志的魅力会愈发显现。历史等待方志人的不止是惊喜与满足,回报方志人的也不止是鲜花与掌声,而是永远的铭记!从事经历地方志工作,让我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人生,让我逐渐了解并喜欢方志工作的美好,我将把从事方志工作当成自己的终身职业,做好新时代的“史官”,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向社会展示方志工作的独特魅力。

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因为知道“秋实”的不易,所以更珍惜“春华”的过程。在春华秋实栉风沐雨中,我愿做一名甘于奉献的方志人,秉笔直书,笔耕不辍,以方志为荣,以修志为幸,执着追求人类文明中温暖的光芒。

班硕言,女,汉族,1984年7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大学。2009年考入营口市史志办公室,先后任党史科科员、秘书科副科长、科长。连续四年获优秀公务员,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一次。

情系方志|我的年华,你的美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