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这是海淀·故事第753篇文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北下关街道位于海淀区东南部,明代成村,1951年1月成立北下关街道人民政府,1954年并入大钟寺乡,1956年归属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1967年改名北下关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复称北下关人民政府。

该地因位于西直门(原称和义门)西关厢的北关而得名。东起京张铁路,西至中关村南大街,南隔南长河,北至北三环西路,辖区面积6.04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在学院南路47号,居民委员会31个,有蒙、满、回等少数民族22个。

北下关地区是海淀区“三山五园”最东南的一部分,一片朝霞辉耀京西。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属于北下关街道的精彩名片。历史悠久的佛教胜地、有迹可循的庙宇、争做改革排头兵的科研院所、桃李天下的知识殿堂……一个个重量级“单位”汇聚于此,让这个地区散发出多重魅力。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大慧寺:落叶归根,大智大慧

大慧寺是佛教寺院,因寺内有大佛,俗称大佛寺。1957年,大慧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大慧寺的大悲宝殿。

大慧寺的大悲殿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建筑,即有两层屋檐四面坡的屋坡,面阔5间,进深3间,是明代建筑法式的实物。大悲殿内原供18米高的大铜佛,被侵华日军毁坏。现有的木胎彩塑释迦牟尼佛、弟子及胁侍菩萨像是20世纪40年被塑的。而环列于大殿三壁的塑像和壁画则是明代原作。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大慧寺的雕塑主要以一尊高大的千手观音立像及两尊胁侍菩萨为主体,环衬二十八部众,组合成一组完整的宗教人物群体。

千手观音立像,原是一尊高5丈的铜佛,日本侵华时期被毁。同时期又补塑了尊木胎沥粉描绘的千手观音泥塑像,及两尊胁侍菩萨。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这些塑像制作工艺较为粗糙,但其形象尚显庄严端正,高大挺拔,也是北京地区现存较完整的一组木胎泥塑。

而环列于大殿东、北、西三面墙体前的28尊彩色妆玺泥塑造像,在众多的史籍中,却难以查找到对其有详细确切的记述。50年代文物普查时,确定其为明代原作。更值得庆幸的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三次重修,只对塑像彩绘有局部修补,未“重塑金身”而遮敷去明代原有的精彩妆玺,从而更使其珍贵。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大慧寺的28尊彩绘塑像,气势雄伟,绘塑精美,造型奇伟罕见。有些与其他寺庙或壁画的造像特征相同,但大部分则让人感觉陌生,特别是28尊彩塑的组合。所采用的写实想象和象征为一体的创作手法,塑造出的物像,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真实的生命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塑像色彩浓重的妆玺,以朱砂、黄丹、石青、石绿、赭石等天然矿石原料为主,并大量采用赤金、白银,从而形成富丽辉煌、金彩璀璨、富有装饰美的艺术效果。因此,大慧寺的彩塑是明代雕塑的上乘之作,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皂君庙:

“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皂君庙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北七里,为明代古刹,皂君庙原义灶君庙,为什么要改名呢?一是灶神被炊烟熏黑,所以俗称“皂君”;二是“灶”的繁体字难写,民国初年在进行街巷村里寺庙登记时,就登记为“皂君庙”了,一直沿用至今。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说起北下关的灶君庙,不可小觑,它可是北京第二大灶王庙。建于明代,清雍正五年一月重修,乾隆十九年、乾隆二十九年和乾隆四十七年三次重修,道光十四年和道光二十三年二次重修,不断添置地产,广植树木,扩大规模,足见清朝对灶君庙的重视程度。因清朝历次重修的组织者和资金来源主要是皇宫御膳房,因而御膳房对庙产拥有很大的支配权。细检现存碑文,发现清御膳房总管、御膳房首领和御膳房太监共30位死后都葬于这块风水宝地。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过去无论是在城镇或农村,每家的灶台上都供奉着这个世上唯一是夫妻同坐的神像。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灶王夫妇俩都要回天国去作述职报告,汇报各家夫妻生活的现状。

所以腊月二十三日人们都买些“糖瓜粘”供在灶前。为的是粘住这灶王夫妇俩的嘴,让他俩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虽然也有如碑文所述“醉司命” 而吃醉枣的习俗。但无论男孩女孩尤以吃 糖瓜为乐事。 腊月吃 “糖瓜粘”的民俗流传至今。

这民间的传统风俗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所以当时灶君庙的香火极盛。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皂君庙一带形成村落,便以庙而称。现在,皂君庙遗址被圈在皂君庙路东侧大钟寺派出所内,整体建筑已经消失,尚存西房三间及残碑五面半,其中四面半封砌在派出所内一面墙上,另一面存于五塔寺石刻博物馆。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强国,博学笃行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在接管原有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华东和华南7个大区一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还设立了一批中央一级的农业专业研究机构。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1954年8月14日,中央农业部党组向中央农村工作部核转中央提出“关于筹建农业科学研究院向中央的报告”。

1954年9月16日,中央农村工作部批复中央农业部党组并告中央林业部和水利部党组,“为统一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建立这样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确属需要……同意农业部党组先行成立筹备小组的意见……在大区机构撤销后,各大区现有的研究所可直接隶属中央农业部……”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1956年5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筹备小组办公室”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组”。

1957年3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成立,任务是组织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力量,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这标志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事业走上统一部署、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近十年来,农科儿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扣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以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为我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中央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中的黄埔军校

传言,在北京金融街的某家餐厅,人们经常看见一群来头不小的人相聚在一起,他们是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王总,摩根大通银行的David,证监会的刘律师,某基金公司的高管,各大金领汇聚一堂。他们谈论着股市的起起伏伏,金融和资本的潮涨潮落,贸易市场的来来回回,虽然身在不同岗位,但他们都曾在同一所大学留下回忆。

他们来自同一所高校,这所高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由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高等财经院校,号称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北京金融街校(大)友(佬)资源全国第一。这便是被誉为“财经黄埔”的中央财经大学。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受到国家“211工程”计划支持,入选“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央财,英文简称CUFE,本校师生会戏称为“种菜”,自称Cufer或者菜农。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中央财经大学前身为于1949年11月6日创立的华北税务学校,1950年2月在其基础上成立中央税务学校,在此之后,中央财政学院于1951年9月成立,1952年6月中央财务学校并入中央财政学院。1952年8月中央财政学院又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可谓是强强联手。

1953年,中央财政学院更名为更具时代特色的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招收了中国第一批国家预算、金融等专业的研究生。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1958年,中央财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在经历了数次更名和并后,最终于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凭借着在财经领域内深厚的造诣和优秀人才的输出,中财成为了许多学子的梦想之地。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掀开历史辉煌的篇章,有多少不朽故事闪亮在记忆深处,有多少豪言状语回荡在耳畔。回望溯昔,让我们将历史的时钟回拨。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北下关”这个名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匆匆一瞥,然而,时光终究惊艳了历史,名胜古迹在这里安家,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创新,用青春的热血上下求索,用激昂的斗志缔造奇迹,用无私的奉献践行使命,在峥嵘岁月中实现着强国梦,谱写出一曲波澜壮阔的华美乐章。

审校 / 冯焕丽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更多海淀方志故事

「方志」北下关街道:古时关厢之北 今日京西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