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还有几十万部队,为什么不坚守北京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抓住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把吴襄送到监狱里拷打一番,逼迫他交出银子,吴三桂知道后大怒,联合清军,在山海关和李自成大战于一片石,最终将李自成打败,李自成带着三万精锐逃到北京,草草搞了一个登基仪式,圆了自己的皇帝梦,然后带兵撤回老家陕西,兵败如山倒,再也没有打过胜战。

朱坤明: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还有几十万部队,为什么不坚守北京

李自成有几十万部队,号称百万大军,和吴三桂作战的只是主力部队,退守北京后,依靠北京高大的城墙,还是可以坚守的,他为什么主动撤出北京呢?

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国号"大顺",就是因为自己作战打得比较顺利,从山西一直到北京也是如此,除了在宁武关遭到周遇吉的顽强抵抗外,一路都是官军主动投降。占领北京后,他把太子封为“宋王”,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原因是李自成在北京追赃助饷"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魏藻德、陈演等明朝官员都领教过刘宗敏的夹棍。最致命的是,李自成的部队对待京城的百姓也是如此,大失民心,这与农民军进城时讲的“迎闯王,不纳粮”,完全不同。

第三,李自成的部队在战败后,军心不稳,对吴三桂和清军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敢再战,最后决定撤出北京。

朱坤明: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还有几十万部队,为什么不坚守北京

朱坤明: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还有几十万部队,为什么不坚守北京

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后,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迅速将北京的秩序稳定下来,搞得京城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人人自危,吴三桂的叛变也是他的处理不当造成的。

朱坤明: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还有几十万部队,为什么不坚守北京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

自强不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