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行測試題作答要懂得取捨


2019國考行測試題作答要懂得取捨


公職類考試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一直是一大難點,最難的地方其實在於在有限時間內儘量多得答對更多的題,所以行測的取捨十分關鍵。

行測考試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拋開常識不說,剩下的這四大知識點,在取捨上一定要仔細思考,好好把握,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數,中公教育專家今天就來說說在行測中的取捨以及原則。

一、數量關係

數量關係的最大特點是:難。

數量關係可以說是行測考試裡最難的一個部分了,對於很多考生來講,數量關係可能就直接放棄掉了,這種想法還是要慎重,好好考慮下的,其實對於數量關係部分來講,還是能做一些的。

對於數量關係的難度來講,跨度較大,一定要把握好難度,一般可以分成三種難度:好做,難做,好難做。好做的題好好做,難做的題選著做,好難做的題就需要想一下,在有限時間內多做出幾道就好,那我們看下好做的題:

某電器工作功耗為370瓦,待機狀態下功耗為37瓦。該電器週一從9:30到17:00處於工作狀態,其餘時間斷電。週二從9:00到24:00處於待機狀態,其餘時間斷電。問其週一的耗電量是週二的多少倍?( )

A.10 B.6 C.8 D.5

此題僅為一道簡單計算的題目,仔細算出週一和週二用電量即可,十分簡單。

我們再看道可能不怎麼好做的題:

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從A地出發勻速騎車前往B地,7:00時到達兩地正中間的C地。到達B地後,小周立即勻速騎車返回,在10:00時又途經C地。此後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礎上增加1米/秒,最後在11:30回到A地。問A、B兩地間的距離在以下哪個範圍內?

A.40~50公里 B.大於50公里 C.小於30公里 D. 30~40公里

此題為一道行程問題,行程問題一定要需要看個人情況,掌握好的抓緊做,如果真的掌握一般,可以直接放棄。

數量關係,還是要做的,但也要注意不能先做,也不能全做,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個人擅長的完成即可。

二、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最大的特點是:易上手,好拿分

資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部分不要被表象迷惑,其實不難,知識點體系很清晰,把握重點考點即可,一定要掌握的知識點:增長,比重,平均數。每個部分的考點掌握熟悉,快速解題即可。

資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資料分析往往都是在整套試卷的最後面,但一定不能最後做,一定要好好做。

三、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這個部分是提分效果非常明顯的一個版塊,對於判斷推理這個部分來講,注重解題方法,多加鞏固,就一定能有所提升。

判斷推理總共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圖形推理,在這四個部分當中,邏輯判斷算是這四個部分中比較難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技巧性比較高的一個部分了,大家關鍵是找到題目的切入點,結合一些特定的解題技巧,那麼答案就能很快地做出來了。

例.某珠寶店被盜賊竊走價值5000美元的鑽石。經調查,作案者肯定是M、N、O、P四人中的一個。於是讓這四人作為重大嫌疑對象接受審訊。這四個人的供詞分別是:

M:不是我作的案; N:P就是罪犯;

O:N是盜竊鑽石的罪犯; P:N是有意誣陷我;

現在假定四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那麼請問罪犯是誰?

A. P B. N C. O D. M

這道題是一道真假話問題,通過找到N和P是矛盾,知道這兩句話必有一真一假,從而推知M和O說的是假話,進而得到罪犯是M。

判斷推理的題目規律性都非常強,大家只要多去記憶,多去總結就肯定能提升。在正常的考試當中一定不能放棄,每道題都必須認真做,爭取判斷推理這個部分取得高分。

四、言語理解

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部分要分為幾種題型,比較常規的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其中片段閱讀這個部分是同學們必須得分的題目,也是技巧性比較強的項目,而且在考試當中不要放在最後來作答,因為這樣的話緊張情緒會影響作答的正確率。另外一個題型邏輯填空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一個部分,整體正確率不是很高,大家平時在複習當中要多加註重對詞語的積累,在考試當中適當地可以提升一下做題速度,這樣才能在言語這個部分中取得成功。

總之,對於行測考試來講,注重時間分配,懂得取捨非常關鍵,各位考生在作答套卷的過程中要懂得運用做題技巧,不斷練習,使行測成績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