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路在何方?

近日,滴滴顺风车再次发生一起司机奸杀女乘客事件,一时间舆论如暴风骤雨,滴滴公司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继续整改。

顺风车,路在何方?

滴滴宣布顺风车业务将无限期下线

作为一名顺风车的忠实乘客,我感到很惋惜,也很无奈。

惋惜的是,顺风车是个好业务,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解决了异地上班族回家难、探亲难的问题,这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如今下线,不得不感到惋惜。无奈的是,滴滴手握这么一个好业务,却硬生生把牌打烂,只是借道顺风车这个外壳,却罔顾了司乘双方的真实需求,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司机、乘客都怨声载道。而更无奈的是,除了滴滴,我们别无选择,滴滴顺风车下线,这部分固有的出行需求却没有其他应用承接,只能再次回到靠打电话、路边拦或者经过客运站多次中转这类原始办法了。

对于滴滴,我们乘客是又爱又恨,可当下的现状是,没有滴滴,我们的生活不会更美好,一定程度上讲,滴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国民企业,也确实应该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做好整改,让大家出行更加美好,以下,我尝试为滴滴的整改方案提供一点思路。

要明白法律法规是不可戏弄的底线,从严审核人和车

网约车快速发展这几年,国家部委、各地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定,提出了很多明确的要求,暂且不论合理不合理,滴滴首先应该做的都是遵守,特别是在人、车审核方面,更要从严,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政策和各地的明确规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运营,这永远是对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顺风车业务。

交通运输部曾明确表示,顺风车和网约车是不同性质的出行,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乘双方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件:一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二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而且驾驶员提供合乘服务每车每日不超过2次。

顺风车,路在何方?

交通运输部曾明确要求

在之前的顺风车业务中,实际上混杂了大量借合乘之名,行线路车之实的现象,因为顺风车不是营运车,不需要将车辆转为营运车辆,而且省去了四处或蹲点寻找乘客的麻烦,很大程度上也规避了被客管部门查处的风险,一部分专门跑某一条线路的黑车司机纷纷转入了顺风车之中。

在搭乘这些车时,本人曾多次遇到司机让取消滴滴业务改为微信付费的情况(后被滴滴整治,已几乎绝迹),也遇到过在中途热情邀请乘客加入微信群的情况,群中基本都是司机和往返乘客,下次再用车时,就可以直接在微信群内呼唤,然后司机进行接单。

顺风车,路在何方?

某黑车群

而滴滴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这些专职顺风车司机,如果严格执行每人每车不超过2次的规定,想必大部分司机都会入不敷出。

滴滴监管不严,被舆论和公众谴责,完全没有任何可以辩解之地,滴滴只有痛改前非,履行好监督责任,为社会提供放心车,才是整改的重中之重。

呼应乘客需求,将顺风车细分为通勤车和中长途拼车

既然市场存在,那么一定是有需求,在生活中,都是哪些人在使用顺风车呢?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2类:

1.上班族

上班族,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这类群体对通勤的需求比较强烈,使用顺风车的时间、地点比较固定。

这类群体之前在国外比较常见,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出现,最夸张的是曾有媒体报道北京-天津之间也出现了利用京津城际通勤的上班族。因为两地巨大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成本差异,让这种跨地通勤变得越来越普遍。

顺风车,路在何方?

这名男子在京津通勤,一个月交通费2600元,他说比租房划算

在滴滴出现之前,这类群体一般使用QQ群、本地BBS论坛寻找车友,但是因为人情往来、下班时间不固定等原因,往往不尽如人意。滴滴出现后,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个难题。

2.跨地区往来者

这类群体一般在两个地区间往来,但与上班族不同,他们的这类需求是随时的

,比如,我今天想到附近的城市去玩,那就产生了这种需求。

在我曾经工作过的某A口岸,有这样一种班车,全车队都是小轿车,只运营往来附近B市的线路,挂靠某一客运公司,由其负责管理和教育,并对司机进行排班,有固定的电话接受乘客预约,并根据预约情况对车辆进行调度。

乘客如果想去B市,或者想回A市,只需要给客运公司打电话,告知具体地点,稍后会有司机回电,确认地点,在预约乘客数量满1车(4个座位)后,司机开始到各个地点接乘客,并发车。

这个业务实际非常方便,当然价格要比固定班车高一些,但也依旧深受大家欢迎。乘客免去了到客运站安检、买票、候车的过程,而且车体相对舒适。

为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我想说明,滴滴顺风车的业务确实需要重新评估,因为他没有根据乘客的真实意愿去细分市场。

其实,滴滴完全可以将现在的顺风车分为通勤车和线路拼车。还顺风车以通勤的本意,将其他需求纳入营运车辆中,这样

既不会误伤真正有通勤需求的人,也不会妨碍跑线路车的司机赚钱,把乘客和司机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管理得让人无处指摘。

采取非常之道,加大对女性司机和乘客的保护

当下舆论都很关注女乘客的安全,却忽略了女司机的安全,人渣不会再额头上刻字,大灰狼也不会在人群中摘下披在身上的羊皮。

现实的状况是女性在社会中还处于相对弱势,如何保护好她们,应该是滴滴安全部门关注的一个重点。

对此我有以下4个建议:

1.增加一键报警功能

在司机和乘客端均增加一键报警按钮,增加威慑力,震慑不法分子,同时当危害来临时,可以及时联系警方,便于迅速定位和出警,减少损失。

2.强制进行同性匹配

在目前发生的2起恶性事件中,司机都是男性,而受害人都是妙龄女性,一男一女在相对封闭的车内,女性怎么看都是处于弱势的,然而在滴滴司机中,女司机也为数不少,为什么不能进行性别匹配呢?让女司机接女乘客的单,这样对双方而言都是安全的。

3.优化逻辑,强制合乘

同时考虑到有时候并不能匹配到女司机,或者女司机不能匹配到女乘客,那么如何解决呢?

我们建议滴滴优化接单逻辑,此时强制匹配合乘,众所周知,滴滴目前的逻辑是司机选择乘客,所以会造成司机只选择一个乘客的情况,增加危险降临的概率。这是必须强制要求合乘(由滴滴系统自动指派),否则不能触发业务,通过增加人实现保护的效果。

4.女性乘/驾车强制录音

当车上有女性时,强制录音,监控,并实时上传,滴滴后台监听,一旦出现异常,可以直接给女性打电话确认,然后直接定位并报警。当然这涉及到一个权限问题,建议每次乘车单独授权。

顺风车,路在何方?

从2012年滴滴横空出世,到现在一家独大,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改变我们出现方式的APP,我是爱滴滴的,真心希望滴滴可以越来越好,当然我也欢迎有其他平台一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良性竞争,让我们出行更加便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期待滴滴的改变,祝福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