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这个词是梁山好汉的标签,如今却无人再敢用

麻子说水浒,越说越有谱。若对你口味,记得加关注。三克油。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与文绉难懂的古文相比,民间的口头语言更易理解、更易流传。在《水浒传》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白话词汇,在中国语言进化过程中,逐渐消亡、淘汰。麻子今天要说的这个词,曾经是梁山好汉的标签,现在却很少还有人知道它的真实含义。

水浒中,这个词是梁山好汉的标签,如今却无人再敢用

这个词就是“剪径”,在水浒中经常出现,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在《水浒传》的章节标题中,剪径就曾多次出现。如第六回标题是《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四十三回标题是《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而水浒字里行间,剪径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那么,这个“剪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现在却没人再用了呢?

水浒中,这个词是梁山好汉的标签,如今却无人再敢用

剪径,也做剪径,字面理解是用剪刀剪断马路,在当时的语言中,说白了,就是拦路抢劫的意思。

在水浒第四十三回中,李逵回家探母,朱贵就劝李逵不要走小路,“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在这里,朱贵把剪径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就是拦路抢劫。

水浒中,这个词是梁山好汉的标签,如今却无人再敢用

纵观水浒全书,剪径简直就是梁山好汉们的特殊标签和集体属性。史进曾在赤松林剪径鲁智深,是剪径劫财;燕顺、王英剪径了宋江,是剪径劫命;王英抢了刘高老婆,意在剪径劫色。而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更是把剪径演绎到了极致。梁山大聚义后,剪径更是成了好汉们的主要工作。

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的进步,剪径所代表的落后时代,早已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如今的剪径,只能静静地躺在词语的博物馆里了。

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再无剪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