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危機與生機

醫藥股再一次崩盤,罪魁禍首就是帶量採購。當然了,熊市之中人人自危,醫藥股也難以避免。但我始終覺得,市場對帶量採購新政問題存在一定的誤讀。這是一次行業危機,但危機中也有生機尚存!

醫藥板塊:危機與生機

1. 醫藥是剛需,需求強勁而供給端盈利能力下降,這完全說不過去

如果論剛需,醫藥將是最大的剛需,尤其是是未來二三十年,老人太多了,而且手裡或多或少都有點買命錢,凡是剛需的商品,其毛利都還不錯,醫藥不太可能破除這個規律。

行政干預對醫保清單內的藥物影響很大,帶量採購和過沒過一致性評價本質上不是直接的關係。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醫藥的毛利率會降到比大多數消費品低的情況,還有人做醫藥嗎?或者更直接的說,如果行政干預使藥企無錢可賺,誰還願意從事這個較高風險的行業?

醫保為什麼限價?還不是因為醫保費不夠用了,為什麼不夠用了?因為需求太強勁了,需求太強勁會導致供給端盈利能力下降?這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醫藥結束亂戰時代,渾水摸魚的只能退出市場,很大一部分沒有創新能力的企業都得歇菜,怎麼看都像這個行業越來越好了,而不是越來越差了。

暴漲的時候大家都會展望未來,現在卻忘得九霄雲外。中國醫藥業供給端(中醫藥除外)處在行業週期的青少年時期,需求端處在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階段,另外世界那麼大,中國製藥企業就真不想出去看看?

目前一系列政策,加速了行業分化,行業創新優質企業會贏家通吃,對於好公司來說,機會永遠比困難多。

2. 毛利率下降,不等於淨利率下降

正如市場上大多數人認為的,帶量採購會讓製藥企業陷入囚徒困境,通過殺價來獲得生存,但是,我們忽視了一點:毛利率不等同於淨利率。藥品價格下降的同時,銷售費用也會被擠掉。要知道,目前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高達40%以上,如果這一部分砍掉了,淨利率還是會恢復正常。當然了,淨利率恢復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銷售團隊並不是說看點就能砍掉的。所以,對於自建營銷團隊的藥企來說,這部分就是個負擔。反之,對於經銷模式的企業,就可以不用考慮這一點。

綜合政策以及專業人士對政策的解讀,我能夠預見的是:仿製藥企業收入增速會下降(因為降價),毛利率會降低,淨利率暫時降低,但最終會回到正常水平。

3. 部分細分領域明顯是錯殺

這個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說到過,出來仿製藥之外的一些領域,明顯是被錯殺。殺下來就是撿便宜的好機會。

比如,對於像美年健康、愛爾眼科、通策醫療這類的醫療服務板塊,感就是錯殺;

再比如,對於像智飛生物、康泰生物、華蘭生物這一類的疫苗企業,也是錯殺;

再比如,對於像片仔癀這一類的醫藥消費,也是錯殺。當然了,片仔癀目前估值依然過高,殺一殺挺好的。

4. 醫藥股企穩的指向標:恆瑞醫藥

這段時間,恆瑞經歷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回撤。很多人調侃道:“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還有人評論:抱團取暖就此瓦解。

我不置可否。看一看貴州茅臺,看一看愛爾眼科,看一看中國國旅,即使是牛市,他們仍然是最抗跌的。然而,市場對他們太苛刻了,跌了4%就開始罵人。

漲的時候嫌他們估值太貴,跌的時候又嫌他們“白馬已死”。咋不上天呢?

對於這些大牛股,熊市中最抗跌的是他們,熊市過後漲的最好的也是他們。你還要怎樣?

回到恆瑞。此次帶量採購對恆瑞的仿製藥業務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是,恆瑞並不是靠仿製藥坐上醫藥一哥的寶座的,他的很多創新藥已經上市,或者在上市的路上,股民們沒有看到嗎?

總體而言,我國醫藥行業進入了一個更健康的時代,醫藥投資沒有輸家,投機才有輸家,患者和藥企的總福利註定會被提高。從華人在醫學界的表現來看,中國註定會在正確的醫藥政策導向下,成為世界醫藥強國。

當然了,以上是從公司基本面的角度來談的,從市場角度來說,目前大部分人對醫藥股失去了信心,醫藥板塊整體估值還是有不小的下殺空間,信心的修復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優質股下跌的機會,就是撿便宜的好機會。此時,我們更應該提高警惕。

很多人說:錯過了上車的最佳時機。該上車的時候,你幹嘛去了。

這一次,醫藥行業的大洗牌,上車的好時機,你還想再錯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