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秦朝的主力軍是項羽,攻破咸陽的卻是劉邦,那麼劉邦是否是「摘桃子」?

似水年華141311481


不能這麼說。

劉邦西進奪取關中,項羽北上解圍鉅鹿,是楚懷王政權的既定戰略。無論是當時的各路諸侯,還是後世史家,多數都把滅秦的第一功歸於項羽,並不存在劉邦“摘桃子”之說。而從事實看,滅秦後,項羽為西楚霸王,實際上地位在諸侯之上,因而更不能說劉邦是竊摘勝利的果實。

當秦將章邯以四十萬大軍圍困鉅鹿時,秦的軍事部署,露出一個大大的破綻。秦軍重兵集團都集中到了鉅鹿前線,大後方兵力空虛。對於楚政權來說,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趁秦軍主力在北,派一支奇兵西進,直搗咸陽,倘若一舉拿下,推翻秦二世,就可以逆轉戰局,甚至顛覆秦國。

這個思路不錯。不過,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首先,秦之大後方雖空虛,楚的兵力也有限;其次,函谷關以西多險關要隘,易守難攻,對秦的防守是有利的;其三,只要章邯攻破鉅鹿,便可大舉回援,到時楚之西征軍就被包餃子。

楚政權的兩難之處在於,既要趁秦軍主力在北的時機,組建一支軍隊西征,同時,仍要派軍隊援救鉅鹿。援救鉅鹿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趙國不斷派人前來求援,另一方面,西征也必須牽制章邯的秦軍。如此一來,可用於西征的兵力更少,風險更大。

可以說,西征乃是九死一生之舉。當初陳勝部將周文以數十萬之眾,尚且戰敗身亡,何況區區一兩萬的部眾呢?誰也不敢去,只有兩個人願意前往。誰呢?劉邦與項羽!

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

楚懷王知道西征兇險,故而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只要掃平關中,便可稱關中王。要不要冒險西征,這是考驗人的志向與勇氣。別人不願意去冒這個險,但劉邦有志向,就要去試,機會可一不可再。

項羽願意西征,是想為爺爺項燕、叔父項梁報仇雪恨。

不過,許多人反對派項羽西征。為什麼呢?因為項羽這個人太殘暴了。以前項羽曾攻陷襄城,大舉屠城,城內幾無活口。大家想想,為什麼陳勝起義後,天下響應,就是因為秦國太殘暴。項羽的暴行,是給義軍臉上抹黑,大家提著腦袋革命,是為反抗暴政,現在你也搞暴行,如何讓民眾擁護呢?再說了,關中乃是秦的大本營,以暴制暴,只能使關中百姓牴觸義軍,對政治、軍事都是不利的。於是眾人進言楚懷王:“不可派遣項羽西征,沛公劉邦一向寬大仁厚,他可以去。”

楚懷王同意了,最終確定由劉邦領軍西征,項羽則北上救援鉅鹿。

所謂的“西征軍”,力量實在太單薄了,只有幾千人,楚政權撥不出更多的部隊給劉邦,只是讓他“西收陳王、項梁散卒”。非但軍隊有限,糧草也得自己籌集。有利的條件是,秦軍主力都北上攻鉅鹿,各城池要塞的守軍數量比較少。

劉邦抓住機會,連續攻破城陽、槓裡、成武等城,取得一些小勝利。兵力太少始終是困擾劉邦的最大問題,不過他運氣不錯,他遇到了一個重要的人。

此人就是酈食其,他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勸降了陳留郡守。不僅如此,他的弟弟酈商也率四千人前來歸附。這樣,劉邦既有了兵,又有了糧草。

到了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大破章邯,秦軍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劉邦乘機進攻開封城,未能攻下,轉而攻略白馬,大破秦將楊熊。楊熊逃到滎陽後,被秦二世問罪處斬。


當時想入關的義軍大有人在,剛從危機中解脫出來的趙王趙歇派部將司馬卬領兵,打算渡黃河入關。劉邦不願把入關的機會讓給別人,他北攻平陰,把黃河渡口占了,阻止趙兵入關。

劉邦採取招降納叛的手段,只要秦之官吏投降,原封不動保留各郡守、縣令的官職。投降還能保住官帽,何樂不為呢?於是乎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各郡縣改旗易幟,紛紛投誠。投降的秦軍被編入西征軍,劉邦的兵力已經有數萬人之多。

西征軍挺進關中後,秦帝國高層政變迭出,先是趙高弒殺秦二世,後來秦王子嬰又殺掉趙高。然而,此時秦軍由於主力被項羽消滅於東方,子嬰已經阻止劉邦軍隊深入。

公元前206年初,劉邦大軍挺進到霸上,直逼咸陽。此時,帝國首都早已人心渙散,兵力凋零,根本無法組織起像樣的保衛戰了。秦王子嬰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獻城投降。他素車白馬,自己用繩子綁住脖子,出城向劉邦投降,連同皇帝的玉璽、符節一併上交。

劉邦攻破咸陽,是實現當初既定的戰略目標,不能說是摘桃子。


君山話史


項羽並沒有消滅秦朝的主力軍,秦末秦軍30萬北50萬在南,由於蒙恬部北拒匈奴,任囂、趙佗部在南越,章邯所率的這支40萬秦軍實則是由驪山囚徒臨時拼湊而成,並非秦軍真正意義上的主力軍。至於劉邦攻破咸陽並不準確,其實是劉邦勸降了守軍才進入了咸陽城。與其說劉邦“摘桃子”,不如說是劉邦在收拾秦末封建反動勢力割據的“爛攤子”。



秦末因秦二世寵信閹人趙高大肆誅殺大臣及公子扶蘇引發當時的社會動亂,以至六國遺貴趁陳勝吳廣以公子扶蘇被害為由揭竿起事,紛紛起事響應,一時間,大秦王朝土崩瓦解。劉邦、項羽等28路諸候進入咸陽後,便開始將統一起來的中華大地再度按東周以前的形式分割為28位擁有割據勢力的諸候王。分封的餘音未盡,諸候因封地不公問題再度引起相互戰爭,劉邦也趁勢出陳倉、取關中與以項羽為首的諸候王開始新一輪的角逐。


從劉邦沛縣起事到他去世這短短十一年的歷史來看,劉邦這“桃子”摘得可謂驚心動魄。可分為起事階段、楚漢相爭階段和剿滅異姓諸候王階段,十一年的時間,劉邦經歷了鴻門宴、紀信誑楚、鴻溝中箭、白登之圍,四次死裡逃生。十一年的時間裡幾乎是每三年面臨一次“生死大考驗",稍有一次運氣不好都會小命不保,這些死裡逃生的事都是發生劉邦進入咸陽以後的。



所以,進入咸陽城並非劉邦“摘桃子”,相反,是劉邦帝業生涯驚心動魄鬥爭的剛剛開始。您們認為呢?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確實是有摘桃子的意思。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第一點項羽消滅的是當時秦國在中原地區的主力部隊,這兩支部隊分別是由20萬章邯率領的關中子弟組成,以及30萬駐守在北方長城的蒙恬兵團組成。

歷史上面記載,當章邯率領20萬大軍進入趙國,打算剿滅趙國的叛軍的時候,這個時候北方30萬由王離率領的秦國長城兵團南下支援章邯,並且將趙國的殘餘叛軍圍困在了鉅鹿城,此時此刻,項羽率領大軍前來,並且擊敗了長城兵團,降服了章邯關中集團,除此以外,項羽還把剩下來十幾只諸侯的力量全部集結在了自己麾下!

等於項羽做了兩件事情。首先把秦國最高的兩支武裝集團給剿滅了,第二欄住了所有要跟他搶功勞的諸侯聯軍,把他們摁在了趙國國境打算跟著他一起到咸陽城去。

如果說項羽沒有攔住一隻諸侯的軍隊,這個時候進咸陽城的就不是劉邦了,降雨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以後,跑到函谷關下,結果發現函谷關有兵駐守了,一打聽劉邦阻止他入關,一怒之下,他命令英布率領軍隊直接破了函谷關。一路殺到了咸陽城,說明什麼?秦國殘餘的餘孽再加上劉邦所有的軍隊加在一起都擋不住項羽進入函谷關去奪取咸陽城,有人說秦國在這個地方有很多高大的險關,而且有很多軍隊能擋得住項羽嗎?項羽對於咸陽城,那是志在必得了,並且她也確實是付出了最大的犧牲,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並且做出了最多的事情結果打了半天,好嘛!劉邦過去把桃子給摘了。

劉邦撿了個現成的,就連一向好脾氣的項羽這個時候也被弄得怒火攻心啊!讀過歷史書的人都知道,項羽是一個什麼脾氣,軟泥一般的脾氣,只要不跟他扯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他不會跟你著急,要不然劉邦能在鴻門宴底下走出去!還不是劉邦在項羽面前哭可憐,拉戰友情,然後項羽直接就心軟了。

所以說,這一回劉邦確實做的不地道,但也沒有辦法,為了生存,為了發展,肯定是要把關中地區給拿下的,否則劉邦怎麼才能夠成長成為開國皇帝呢?


漩渦鳴人yy


消滅秦朝的主力軍是項羽,攻破咸陽的確是劉邦,那麼劉邦是否是摘桃子?

1.首先,我們先對比劉邦和項羽各自的實力如何,在秦朝末年農民起義再到楚漢之爭這一段歷史上很多網友理解的是劉邦弱項羽強,劉邦能得天下是因為項羽犯了兩個錯誤:

(1)在鴻門宴上沒有把劉邦殺了。

(2)項羽不該在烏江自刎,只要項羽不死劉邦就當不了皇帝。

對於以上2點,雖然以前感覺沒毛病,但是去真正翻開《史記》,看看《漢書》上面的記載時,突然發現真實的歷史並不是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劉邦的天下並不是耍無賴得到的,再滅秦朝的戰鬥中也是靠摘桃子贏得天下的。

鴻門宴-劉邦的一場豪賭

劉邦大軍進入關中,並沒有殺死子 嬰,在張良和樊噲的勸說下,封閉了咸陽城的財務和庫房,本來劉邦的威望在關中稱王,前途無限,可是因為項羽的異變讓一切變得不同,如果沒有劉邦,項羽帶領諸侯大軍打入關中也只是時間問題。劉邦為阻止項羽入關,一面派人防守函谷關,一面加緊在關中徵兵。


再來看劉邦和項羽的出身,劉邦農民出身,項羽貴族出身,但是在起兵造反這件事上,劉邦並沒有輸給項羽。

網上有很多觀點說劉邦帶兵打仗老是輸,是靠運氣活下來的,但是實際上劉邦的軍隊是一支常勝軍隊,對秦朝有著巨大的威懾力,有劉邦在的地方,秦朝軍隊就不會輕舉妄動。

兩人在滅秦朝戰鬥中作出的貢獻:

在公元207年的時候,按照楚懷王的戰術策略劉邦和項羽分別踏上了滅秦之路,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劉邦打的勝仗並不比項羽的少,在出徵沒多久就連續攻下了好幾座城池,而此時的項羽還沒有出發,或者正在出徵的途中,後來項羽打敗章邯和王離。贏得了鉅鹿之戰,在此之後劉邦又攻破武關,下嶢,藍田,於此同時項羽動態不詳。

公元206年10月,秦朝皇帝子嬰投降,劉邦完成了滅秦壯舉,等項羽回過神來發現和劉邦的約定和競爭已經輸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鴻門宴,

最終楚漢戰爭才爆發。

鴻門宴-劉邦的一場豪賭

劉邦大軍進入關中,並沒有殺死子 嬰,在張良和樊噲的勸說下,封閉了咸陽城的財務和庫房,本來劉邦的威望在關中稱王,前途無限,可是因為項羽的異變讓一切變得不同,如果沒有劉邦,項羽帶領諸侯大軍打入關中也只是時間問題。劉邦為阻止項羽入關,一面派人防守函谷關,一面加緊在關中徵兵。



劉邦運氣好。

楚懷王偏心,忌憚項羽的才華,想借刀殺人。讓自己的勢力擴張。派宋義為元帥,而非項羽,這一點就暴露了楚懷王的"賊心”。

須知,秦兵破楚後,正旺盛。三大主力都在。只是南方軍不及迂迴。剩下長城,酈山兩軍團。勢力尚旺。讓宋義這書生引兵,無異羊入虎口,成不了事。項羽殺宋義,奮勇前進,滅王離軍三十餘萬,降章邯二十餘萬。徹底蕩平秦兵在中原的勢力。

而劉邦,一路順風而西,觸敵瓦解,竟然率先進咸陽,子嬰投降,秦滅亡。傳國玉璽到了劉邦之手。

說起來,項羽實在窩火,他不窩火才怪。楚懷王排擠他,勝利成果讓劉邦摘了。如果項羽不剛暴,怕是什麼也得不到。





劉一千五


一、秦朝的滅亡分兩個階段,沒有陳勝的鴻鵠之志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為天下唱就沒有項氏家族的復楚滅秦之絕唱,在“楚雖三戶,滅秦必楚”的感號下楚人在項氏家族項梁、項羽的前仆後繼中鼎力完成了楚人的血仇大恨,除暴秦而復興楚人之業,一舉滅秦,報了其項燕的一箭之仇,這是項羽的本領,也是他的偉略功業,史曰:近古以來未尚有也!分封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這樣的驚世功績納入太史公的法眼,而後項王位序本記。

二、劉邦的起家立業他首先應該感謝項氏項梁,是項梁或曰項梁公在兵力及滅秦的策略上給了劉邦更多的幫助與策應,使劉邦的義軍可以說順風順水,當時的情況秦軍主力在鉅鹿,有所向披靡的秦軍主帥章邯率領,義軍中項羽與劉邦在當時看來只有項羽能夠頂起抗秦時重任,劉邦是絕對不行,他只有西去攻取咸陽,咸陽是秦朝都城,非同一般,一路走來劉邦更多的是用計,竟而先入關中為王,這一過程如果說劉邦在滅秦的道理上有摘桃子的嫌疑講不過去,兩支義軍都是在懷王的旨意下行軍除暴,攻取咸陽與鉅鹿之戰兩支義軍都是捷報飛傳,只是項羽的重任是有巨大的影響,給了秦帝國致命的一擊,使其瞬間滅亡,劉邦可以說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命運始終眷顧這個草莽英雄劉季啊。


楊柳青青春之聲


我想這不是摘桃子。一個成事的人知道怎樣做是對自己有利而且能夠更好的保全自己,以劉邦的實力要是與秦國軍隊正面對抗,劉邦還能活的下去嗎?活都活不了,其他全是扯淡。有避實就虛的方法既能保證自己又能達到最終的目的,為何不用喲。劉邦能夠攻取咸陽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一是他的戰略目標對了,二是他具備勝利的實力,因為他身邊有很多能人,幫他出謀劃策,也有一群能打仗的軍人。他攻取咸陽不是撿來的是自己爭取來的。摘桃子是說自己沒出力而拿了別人做好了的。劉邦並沒有拿本該屬於項羽的果實。只不過在項羽前面把這個誰都可以摘的果實摘了,難道在自己眼前的成果還不要不成。只不過是借了項羽的

一點力。難道到項羽沒有想借他劉邦的力嗎。只是沒借到,因為劉邦的力太小了,對方看不上而已。


起起落落快樂


說劉邦摘桃子,我覺得應該算不上。

讓劉邦西進,項羽東進,那是楚懷王等人的意思,他們不想項羽坐大,更不想項羽先入咸陽稱王,所以就需要劉邦來制衡項羽,就讓項羽東進牽制絕大多數的秦軍,順便消耗項羽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