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前,這四個原則一定要知道!

買保險前,這四個原則一定要知道!

有術君最近接觸了幾個某安的客戶,都打算要退保。原因就不在此贅述了,大多是當時投保沒仔細看或者看了也不懂,現在後悔了。

也聽說過一些理賠案例,理賠時客戶不僅不感謝代理人反而去埋怨代理人的情況,理由是代理人當時沒有堅持要客戶多買一些保額,現在理賠的太少了。

如何防止自己在投保了以後的某個時間點又後悔了的情形出現呢?

以下四個原則,在投保之前你需要了解並去遵循。

買保險前,這四個原則一定要知道!


1 先大人,後孩子

有術君特別理解每個父母給孩子配置保險時的那種愛,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熟不知,大人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所以,家庭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後小孩。更確切地說,是給家裡的經濟支柱最優先配置保險,並且保額要足夠大,而不是把大量的保費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比如教育金什麼的,自身卻在“裸奔”,一點保障都沒有,或者保障太少,達不到抵禦風險的目的。

大人的保險購買到位後,有餘力再考慮孩子的保險。

要相信,只要有大人在,孩子的一切都會有。


2 先規劃,後產品

買保險之前,你先做的不應該是著急忙慌地去看保險產品,而是應該先理清自己的保險缺口。比如買重疾險,保額需要買多少,醫療險,保額需要買多少,家庭的房貸車貸這些債務如何轉移,等等。

買保險是一個精打細算的過程,在買保險時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坐下來認真地規劃,根據個人或者家庭基本情況,進行多方權衡,制定完整的保險購買計劃,之後,還要根據自己的人生進度不斷進行調整。

不同的生命階段,不同的家庭結構,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支出和消費習慣,不同的資產負債情況,方案規劃也不一樣。一個人單身,跟結婚後的二人世界,三口之家,需要配置的保險計劃肯定不同。

3 先保障,後理財

我每年交這麼多保費,要是最後沒用到,那我豈不是很吃虧?要是能用著的時候,有賠償,用不著的時候,還有收益就好了。

很多人買保險都有過上面的想法,市場上又有這樣的保障兼理財的保險產品,於是就算保費多交點,也要買這樣的保險,能掙錢啊,至少也能回本。

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但一味的這樣想的話,就忽視了保險的本質。

買保險是要通過高保額來抵禦不可預知的風險,以防萬一,也就是買保障,而不是買理財。要做理財的話,可以專門去買投資理財產品。

4 先保額,再保費

我買個保險要花多少錢?我就想花5000塊錢來買保險都有什麼?

有術君特別理解大多數人的這種想法,但並不認同。因為保額才是我們買保險首先應去關注的重點。

在計算保額時,一定要考慮周到,把該考慮的支出都考慮進去。像重疾險,一般建議將保額做到年收入的3-5倍,好應付治療時期家庭的支出。買保險要達到足夠的保額,這是保險規劃的重中之中,保額不足的保險,保障意義也不強。

在保額確定的情況下,保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比如,25歲的人,想買保額50萬的重疾險,以其經濟情況,終身型不太合適,但如果是消費型,30萬保額,一年也只需幾百塊。等工資漲了,預算充足了,再來補充長期或終身型重疾險,並調高保額至50萬,也不遲。

所以,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確定保額。因為先確定保費的話,保費太少,保額不夠,保障無法抵禦風險,保費太高,又會影響其他方面的支出。而只要保額確定了,保費差不多也就確定了,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