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深陷「房地產綁架「囹圄

2018年上半場已經結束。伴隨從中央到地方的持續調控,有統計顯示,半年來地產股市值蒸發總計過萬億元。

轉向的資本市場逼迫房企應對,恆大、萬科等越來越多選擇“去地產化”。不容忽視的是,傳統地產企業更擅長的是增量開發,很難匹配越來越龐大且散點式分佈的城市存量改造需求。

城市深陷“房地產綁架“囹圄

作為首家中國城市存量地產價值運營商,凱盈顧問集團成員公司凱輝高德致力於將城市存量運營的痛點轉化為增長點。

城市“去地產化”新共識

事實上,比房企“去地產化”更急迫的是城市“去地產化”。“去地產化”去的正是大拆大建的增量開發,去的是城市被房價綁架。城市由增量增長轉向存量增長是內在邏輯。

從中央到地方政策都在凸顯這一新共識。

按照住建部等七部門聯合發文,7月初將啟動針對在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主打“反炒房”控房價。幾乎同時,重慶、武漢、長沙等城市進行響應。

早些時候,似乎是獻給成為中國最開放的自由貿易區的賀禮,海南一記重拳砸向了房地產,一份《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讓海南樓市一夜入冬。這被評價為,海南要與中國式樣房地產一刀兩斷。

被視為國家戰略的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兩大規劃,更是在規劃伊始,就選擇了“去地產化”的路徑。

城市深陷“房地產綁架“囹圄

在凱輝高德看來,“去地產化”正在成為城市被房價綁架後的出路,是城市迎接從增量增長向存量增長轉型的必由之路。

面對城市增量增長向存量增長轉型的背景,凱輝高德提出獨有的城市價值運營模式,將城市價值作為自己的使命,探索和實踐所有關於城市魅力、夢想生活的想象,不斷思考如何提升城市交通便捷度、人的活躍度、企業和機構的創新度、生活方式的多元維度,並在這個基礎上,融入對人文、區域特色的思考,重塑城市生命力和人情味,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凱輝高德城市價值運營模式的魅力在於,先切實為城市創造價值,然後分享城市增值收益。

伴隨“去地產化”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共性選擇,凱輝高德城市運營模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價值運營才是城市未來

圍繞價值運營模式,凱輝高德構建了中國城市存量地產投資運營系統,旨在打造激活存量地產的全價值鏈服務閉環。

以城市為維度,以存量地產為依託,凱輝高德為地方政府建立一個城市存量業務解決方案:以大數據為支撐,全面梳理城市存量物業,經智庫客觀研判及定位,選取資本和產業的最優化配置組合落地,通過運營進一步拔升物業價值,最後靠資產證券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凱輝高德希望通過這個產業鏈閉環,真正扮演好城市存量激活者、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者、城市科學運營服務商的角色。

城市深陷“房地產綁架“囹圄

憑藉先進的價值運營理念,凱輝高德已與全經聯、中經聯盟、中國城市運營聯盟達成合作,匯聚200多家併購基金及相關金融渠道,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資金體量;以及包括城市基礎產業,商業、文旅、醫藥、體育、養老、藝術、教育、物流、互聯網、智能、現代工農業等在內超過1200多個優質城市產業IP,和6000多個商業品牌和商業合作商家資源,為地方政府提供“大數據+智庫+基金+產業+人才+運營+資管”8大類城市服務。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城市規劃要由擴張性規劃逐步轉向限定城市邊界、優化空間結構的規劃。上海甚至提出規劃建設用地規模“負增長”要求。

在凱輝高德看來,中國城市轉型升級將依賴存量空間發展。存量物業是抓手,城市更新是手段,城市整體運營水平提升是目的,並最終實現包括城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就業率、人才量、競爭力的綜合跨越。

目前凱輝高德與盈石中國攜手佈局全國,繼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成都等盈石中國原有項目的合作基礎上,計劃落地數個城市項目,為城市創造價值的願景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