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隊」消失的時間比存在的時間長的多,爲什麼有些農民還常常說「大隊」這個詞?

隨風隨意3068


首先說大隊,大隊是1958年出現的一個詞。


那時候成立人民公社,公社下下設大隊,大隊有幾個自然村組成。一個大隊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委會。後來人民公社改成鄉鎮府或者鎮政府,大隊也隨之改為村委會。但是由於“大隊”這個詞比較順口常用,所以很多人到現在還在使用這個詞。


農村30歲以上的人聊天,常常會問:“你是哪個大隊的?”這裡的大隊指的就是“村委會”。

不過,如今30歲以下的農民就很少知道農村“大隊”這個詞具體是指居委會了。


現在的大隊,一般說的都交警大隊,稅務稽查大隊等等單位。


民工札記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為了提高糧食生產,解決溫飽問題,成立了互助組。互助組不能適應當時的農業生產要求,又組成了初級合作社。

當時剛剛結束了戰爭,和平帶給了人們希望,人們的幹勁很足。初級合作社,也滿足不了農業生產要求。與一九五六年,完成了高級合作社的改造。

農業生產離不開水裡建設,五七年冬到五八年春,全國大搞水利建設。高級合作社,也滿足不了水利建設的要求,出現了聯隊、聯社。

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聯隊、聯社,也不能適應當時的發展要求。當時,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組織。

這個組織就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下設,生產大隊。生產大隊下設,生產小隊。生產小隊,一般由自然村為單位。有幾個自然村,就有幾個生產小隊。

五八年十月,全國完成了人民公社的改造。人民公社的出現,為我國當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著名的例子當屬大寨,靠著集體的力量,把荒山變成了梯田。水利建設當屬紅旗渠了,紅旗渠到現在還在惠及當地的人們。

在當時的水利建設中,幾乎所有的水利建設,水庫、水渠、河道改造,都有公社社員的身影。比較大的水利建設,都是從各個單位,各個公社,抽調精幹人員參加修建。

紅旗渠的建設,參加人員,就是從全縣範圍內的公社,抽調的人員,公社又從各個大隊,大隊又從各個小隊抽調人員。還有全縣的其他單位抽調的人員。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建設大軍。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多的不勝枚舉。知一斑而窺全豹,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火熱的建設場面。這些火熱的建設場面,給當時參與建設的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進入了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人民公社的組織,已經不能適應改革的發展。人們公社,改為鄉鎮。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小隊,改為村民小組。

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到一九七八年截止。人民公社在我國存在了二十年。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四十年。

冉兄認為,到現在,還有一些農民,稱呼村委會為大隊。還常常使用,消失了近四十年的詞彙。說明他曾經參與過,當時的農業建設。

那些戰天鬥地的精神,那些聲勢浩大的場面,那些團結奮戰,並肩戰鬥的情景。已經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裡,揮之不去。是他人生重要的經歷,比較懷念過去。

所以,大隊已經消失了近四十年,還是會有人,常常的在使用。


冉兄說事


幸福生活的地方,雖說苦點,但活的有顏面。有當家作主的感覺!出去打工,有點當偽軍的感覺,雖說錢多一點,但是沒人拿你當人看,好像喪家犬一樣!


榆木疙瘩老康


有公社那會兒,公社下轄幾個生產大隊,大隊有黨支部和革委會,民兵連,大隊兩位主要領導分別被稱為支書(即黨支部書記),主任(即革委會主任)。大隊革委會是最基層的一級政權組織,往上依次是公社黨委、公社革委,縣委、縣革委,地委、地區行署,省委、省革委。生產大隊下轄幾個生產小隊,那時的農民叫社員。


仕林外傳


人民公社是一級管理組織。公社實現三級核祘,生產隊為基礎。生產,收入,分配,都以生產隊進行,隊與隊之間的經濟收入不可平調,充分調動生產隊全體社員的積極性,效果很好!有些經濟發達的大隊實現了以大隊統一核算,這是極少部分有工業,建築收入的富裕大隊,生產隊也願意歸大隊核祘,像江蘇的華西大隊,那時他們的全大隊社員收入都很高。大隊負責生產計劃的按排,對生產隊的分配,財務監督管理,對全村的水利,電力,道路實行統一組織實施管理。1983年撤社建鄉後大隊改為村。村的職能就弱化了,江蘇雖然土地經營權承包到戶了,但大隊,生產隊體制還存在,僅僅改了個名稱。農業要想現代化就必須實現水利化,機械化,電氣化,科技化。要實現這四化不實現土地規模化組織生產就根本不可能實現。中國搞了幾千年的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生產導致貧窮落後足以說明問題。


東方劍50


國民黨時期,就叫村,什麼村長,保長等,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由資本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只真正的新時代,把原來的村改成了大隊,走集體主義道路,老百姓心情非常舒暢。好日子沒過多久,胡漢三回來了,大隊就沒有了,又恢復了村的叫法,直到現在已,很多人還不習慣,所以還經常叫大隊。


桃花溪452


我們1963年上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文:‘單幹好比獨木橋,走一步來搖三搖、互助組好比石板橋,風吹雨打不堅牢、合作化鐵橋雖然好,人多車稠擠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橋,通向共產主義光明道。’還是集體力量大。


楊武88255948112


回答悟空:上世紀農村裡被稱一級政府的"大隊"下屬幾個生產小隊,是集中耕種農田,按小隊為單位按勞分配。那時農村設有支部書,大隊長生產主任,小隊長每小隊插一個支部委員當指導員。一個村裡養了幾十個當官吃閒飯的,大喇叭就是指揮棒,公社村裡天天開會,抓生產可產量總在四五百斤左右。直到上世紀末才取消了那些稱乎!


民農歌者


謝謝悟空先生提問:

解放後的農村,逐步走向集體化,最早是‘’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社‘’——‘’高級農業社‘’——‘’人民公社‘’,至文革結束,‘’人民公社‘’在農業政策的改變,而消聲匿跡。當年的‘’大隊‘’,只是人民公社的下一級基層機構,雖然人民公社已經不存在,但是農民依然習慣用於‘’舊稱呼‘’,只是沿用,並不真實存在,直到行政機關縣以下,改為‘’鄉、鎮‘——‘’街辦‘’,人們才真正從‘’舊稱呼‘’逐步得以糾正。


百姓老叟


我們知青也是啊 !

到公社去,去某某大隊,或者是某某小隊。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大隊書記,生產隊長,民兵連長,基幹民兵等等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