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成了仅存的五王之一。不过,此时的洪秀全已经草木皆兵,他惧怕再出现杨秀清、韦昌辉一样专权跋扈的人,所以对石达开“看得很紧”,虽然名义上授封石达开管理朝纲,但实际上自己担任军师,还重用洪氏兄弟监视石达开,如此一来便限制了石达开的施展的空间。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日益苦闷,且怕再次发生内讧争权的事变,于是一气之下带兵出走了。洪秀全虽然不信任石达开,但等到石达开出走之后,才发生当时的天朝已经无可用之人,而曾国藩的湘军又相逼甚紧。无奈之下,洪秀全只得想法把石达开召回来,暂且先度过难关。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当时的女状元傅善祥,为人十分聪明,也揣摩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作为洪秀全的智囊团之一,她与洪宣娇等人一起向洪秀全进言,希望召回石达开,继续主政。顺水之下,洪秀全当然非常乐意,但毕竟石达开已经走了,明面上也闹掰了,如何召回石达开,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此时,女状元傅善祥把石达开出走的原因分析了一遍,洪秀全虽然心中理亏,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种“坦诚”之下,她趁机向洪秀全提出了三个主意,当然,与其这是解决问题的主意,倒不如说是向洪秀全提出的要求。

第一,就是收回册封福王安王两人的诏令。福王和安王是洪秀全的两个兄弟,此二人并没有什么本事,倒是很会捞钱,有一次天朝遣回宫女,他俩讨了一个类似于门卫官的职务,硬是把宫女身上的金银首饰掳掠一空,毫无底线。在杨秀清之前,此二人虽然贪得无厌,但并没有官衔,所以成不了气候,天京事变后,他俩封了王,而且“协助”石达开办公,明眼人都知道洪秀全的想法了。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第二,放权给石达开,用人不疑。这一点戳到了洪秀全的痛点,但六神无主的洪秀全也只得答应了,他承诺把军师之位让给石达开,天朝里外由石达开打点。当然,这也不是毫无底线的放权,而是实现洪秀全与石达开之间的微妙平衡。其实,哪怕是过河拆桥,也要先让石达开来架好桥,此时的洪秀全肯定不会拒绝这一点。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下一道昭告天下的罪己诏。在我国古代,罪己诏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汉武帝晚年时,回顾一生,觉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所以下了一道诚诚恳恳的罪己诏,向全天下的人承认的错误,后世的皇帝也纷纷效仿。由此可见,罪己诏是皇帝的认错书,而且面向全天下,想反悔都不容易。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这三个主意中,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如果没有第三点作为支撑,那么削去福王、安王的王位,信任石达开等都成了空中楼阁,想秋后算账也是完全可以的。洪秀全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坚决不同意下达罪己诏,而是用金牌代替罪己诏,以体现对召回石达开这件事情的重视。

石达开出走后,她为洪秀全出了三个主意,洪秀全听了一半,天国亡

石达开

不过,石达开却不认可金牌,当他看到金牌时,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当年岳飞收了十二道金牌”,这句话很直白地表达了石达开的想法。石达开没有回来,太平天国到头来也没撑住几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