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年間,各類貨幣的使用比較複雜,在不同的領域當中,紙幣、銀兩、銀元、銅圓、銅錢各司其職,相互兌換或找零時非常困難。

一般大額交易或賦稅用銀兩和銀元,碎銀和銀幣輔幣負責小一些的交易或找零;小額交易用傳統的澆鑄銅錢和機制銅元;光緒後期又發行了紙幣,且紙幣種類繁多。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光緒時期各種錢幣的大致價格,手中有錢幣的藏友,對照一下看看這些錢幣現在都漲了多少錢!

光緒銅錢

光緒時期各鑄錢局發行了大量的光緒通寶、光緒重寶。

光緒通寶背有滿文記局名,還有背千字文“宇、宙、日、列、往、來”及“金、村”等,其它如寶東局也有個別文字者;寶河局、寶津局、寶直局、寶雲等局有背星、月、日等等。光緒時期銅錢的複雜程度不亞於咸豐時期。

小型制錢:直徑2毫米左右,重2-3克。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寶東背下村 尺寸:21.2*1.0 重量:2.18g 古泉園地19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通寶背千字文 一組5枚 尺寸:19.7~21.0*1.36~1.44 重量:15.2g 每枚平均重3克左右 古泉園地210元

大型制錢:直徑24.5毫米左右,重4.5克左右。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寶泉大樣 尺寸:24.6~24.8*1.3 重量:4.5g 古泉園地120元

光緒當十大錢: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寶泉當十 尺寸:31.3~31.5*1.7~2.0 重量:9.67g. 古泉園地180元

光緒銀錠

光緒朝的國家財政收入、官員俸祿、兵餉和商人大筆交易多使用白銀,而民間零星交易則使用碎銀和銅錢。白銀作為稱量貨幣流通,其成色、重量各地不一,大宗交易時各行各業都有其獨特的規則,政府基本上沒有統一標準進行管理,完全由商人自由掌握。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清湖南“湘陰縣光緒二十一年六月龔同泰”肆戳記伍拾兩龜寶銀錠,重:1890g,北京保利29900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清代山東“光緒年月 歷城 順昌銀爐”十兩錢糧小寶一枚,重量:343克 北京誠軒8050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清代雲南“光緒十六年 匠李含萬”三兩單槽錠一枚,重量:96克 北京誠軒6900元

光緒銀元

光緒銀元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一元型主幣的正常成色為89%-90%,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全國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中國嘉德14950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1907年東三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銀幣 中國嘉德1840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北洋機器局造二角銀幣 中國嘉德345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二十四年北洋機器局造一角銀幣 7475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機器局造半角銀幣 中國嘉德16100元

光緒機制銅圓

中國最早的機制銅幣由兩廣總督張之洞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奏準創建廣東造幣廠,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生產機制銅元,這是我國錢幣史上稱謂“機制幣”的開始。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各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掀起了瘋狂的劃分“勢力範圍”和搶佔“租借地”的瓜分浪潮。隨著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全面深入,中國對外貿易一再入超,大量白銀外流加上沉重的戰爭賠款,清政府的財政恐慌日益嚴重。同時,由於帝國主義以掠奪為目的對中國投資,客觀上使中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銅元就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

銅元的誕生,標誌著我國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的新階段。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1904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二十銅幣 北京誠軒1265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1902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黃銅元紅銅試鑄樣幣 北京誠軒3450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五文銅幣 北京誠軒6900元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1908 戊申光緒一文

光緒朝紙幣

西方列強在入侵的同時,把西方貨幣流入中國,併為中國的地方和私人銀號印刷鈔票。他們印刷的鈔票,因採用先進的近代印刷技術,圖案精美、印製精良,從而引起清政府中有識之士的關注。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戶部派員赴日本考察紙幣印刷技術,並於當年三月向朝廷呈交了關於建立官方印刷局的奏摺,1907年又再奏朝廷設印刷局。此時,清政府為了挽救經濟危機,採取印發鈔票。另外,此時中國工商業已獲初步發展,國內外貿易日益增多,中國舊式銀元、銀兩和清政府印發的老式鈔票,已不能適應當時流通領域的需要。

1907年,清政府批准了戶部的奏議,建設中國的官方印刷局。

面額為銀元的新式紙幣: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三十三年載振像華商上海信成銀行上海通用銀元券壹元 北京誠軒6900元

面額為銀兩的老式紙幣:

光緒年間的錢幣這麼值錢,所以我建議你賣掉


光緒二十四年中國通商銀行銀兩票京平足銀壹兩 北京誠軒50600元

光緒朝貨幣流通的三大難點

1、兌換率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光緒時期,銀元與銅圓和銅錢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兌換率,百姓每天在小額交易時都要關注一下市場各個幣種之間的兌換率。光緒後期,由於各個銅元局濫發銅元,造成銅元貶值,銀元與銅元的兌換率經常發生變化。

2、小型銀兩與銀元的相互兌換

因為銀元的含銀量和銀兩有較大的差異,所以使用小型銀錠交易時,如果只有銀元和銀元輔幣而沒有碎銀時,找零非常麻煩。

3、銅錢與銅元之間的兌換

光緒朝鑄造成本逐年上漲,銅錢大小懸殊,銅元折當過高,在實際的交易當中根本無法按照面額找零。百姓在市場交易時,採取儘量避免銅元和銅錢的兌換及找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