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农房如何盘活?四个办法供你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有的举家进城,有的选择创业,导致不少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在外挣了钱,还是习惯回家盖房子。建设中缺乏总体规划、没有建设标准等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地面积达3000万亩左右,一些地区乡村农房空置率超过35%。湖北省武汉市调查显示,全市1902个行政村农村房屋共73万套,其中长期空闲的农房占15.8%。农房成了“沉睡”的资源,有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埋下安全隐患。如何盘活农房,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是将宅基地及农房出租。有的将宅基地租给私人居住或做生意,有的租给企业做生产加工厂房,近年来比较多的出租给旅游公司,或者由村集体统一出租,搞乡村旅游,也有的用于康养事业。

比如,美丽新乡村是目前唯一一个专注于盘活乡村闲置农房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由土流网孵化而成。“在美丽新乡村的闲置农房盘活模式中,农民以房入股,托底保障,年底分红,引入产业,这种模式方案获得各界认可。”“水源别院”通过与美丽新乡村团队接洽后,由专业的民宿设计师帮助小田对客房和农家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大大提升了原来的“颜值”,并取名,由专人运营、管理,平台为其进行系列推广,小田只管在手机上收取房费,省心、省钱又省力。“现在周末的住宿价格是一晚2680元,平时是1680元,必须要提前预定。”小田说,去年的经营表明,从4月-10月是民宿的需求旺季。美丽新乡村负责人刘让喜总结道,美丽新乡村的闲置农房盘活模式可以为农民带来五大收益:20年的租金收入、每年的分红、就业做管家、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改造后的房屋。为了保障村民的切身利益,“平台并非与农民直接对接,而是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投资方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改变过去一次性支付租金给农民的方式,由村组织定期支付村民租金,村民还能分享5%-10%的经营利润,由我们平台监督落实。”

如尚诗堂·天姥山居位于浙江新昌儒岙镇南山村千坑自然村,原是18户农户荒废破旧的老房子。在外创业成功的潘明华兄弟四人于2015年5月向18户农户租用房屋23幢,投资8000万元修建尚诗堂·天姥山居高端民宿,激活闲置农房2000平方米,闲置土地、山林500多亩,增加村级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收入300余万元,还带动50人固定就业及周边60余户农户就业发展,促进村内蓝莓、水蜜桃、年糕、蔬菜等农产品销售,为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再如,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高桥村马堡山集中安置点,这个前几年村民大量外出的“空壳村”,如今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发展养老托老产业,冷冷清清的村子热闹了起来。高桥村村委会主任梁明芳介绍,马堡山是附近水库和煤矿采空区69户移民搬迁的集中安置点,房屋全部按巴渝民居风格统一修建。“这些房子建成才六七年,但有四分之一的村民常年不在家,空在那里怪可惜的。”梁明芳说,随着时间推移,有的村民外出务工,有的进城买房,村里越来越冷清。2016年,重庆一家养老产业公司的负责人找到村委会,提出租下村民闲置的房屋建设养老院。养老公司看中这里是有理由的。马堡山安置点海拔800米左右,四季气候适宜,距重庆主城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附近还有森林公园、寺庙、水库等景点,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养老公司与14户村民签下10年的出租协议,每年租金6000元。房屋由公司按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标准统一打造成养老院,合同到期后全部装修都归村民,也可以续签。曾祥禄是签约的十几户村民之一。他说:“刚开始我还不相信呢,农村的房子卖都不好卖,怎么还会有人来租?后来才弄清楚这是个大好事。”拿到了第一笔租金,看到房屋装修漂漂亮亮,曾祥禄脸上笑开了花。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谭坝村与成都邛崃市羊安镇仁和社区签订《宅基地退出复垦节余指标交易意见协议》,仁和社区以28.5万元/亩的价格,购买谭坝村农村宅基地退出节余指标300亩。

二是退出宅基地,换钱。以安徽金寨县为例,自愿退出宅基地,补偿分为两块:一方面是地上房屋拆除补偿金额,按不同结构每平方米250-600元计算。另一方面是宅基地退出补偿金额,已确权发证且符合规定面积标准的,每平方米补偿70元,超出规定面积标准的,每平方米补偿35元,补偿面积不超过160平方米。另外,如果农户在签订退出协议后6个月内腾退房屋并验收的,补偿标准再上浮30%。据测算,这两部分合在一起,退出宅基地的农户平均每户可获得补偿7.8万元。不过每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各地的补偿标准也不一样。

江苏淮安盱眙县去年5月开始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官滩镇霍山村是首批试点村之一。全村有640户农户自愿参与,涉及宅基地面积共1100多亩,平均每户拿到补偿款12.34万元。霍山村军西组农民崔风广是个农机手,他说:“这个庄台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瓦房,百分之七八十都空置无人打理,时间长了,变破变旧,有的甚至成了危房,绝大多数村民平时都住在城里、镇上或者村民集中居住点住宅里,县里征求意见时,98%的农户都表示愿意参与有偿退出。我家这次退出的宅基地涉及面积800多平方米,包括老瓦房以及房前屋后的竹园、菜地,共得到补偿款17万多元。我2005年就到村里的村民集中居住点自建了房子并搬进去居住,这次拆掉的房子建了15年了,长期不住很破旧,可以说是块废房废地。组里有几户人家一开始不同意,村里尊重他们意愿,不同意就不拆,最后只剩几户孤零零地留在庄台上,这几家农户看看留着也没什么好处,最后都主动要求退出。”

用宅基地贷款,做生意。“农商行的农房抵押贷款帮了我的大忙,以往贷款必须找人担保,现在有了自家房子作抵押,就不用找人担保了,没想到旧改的房子也能派上大用场。”近日,在浙江义乌市场经营珠宝生意多年的老季一扫前日忧愁,动情地说道。原来,老季因珠宝生意资金周转、开拓二手车生意需要,急需周转资金400万元,却找不到实力相当的担保人,咨询了好几家银行都纷纷表示金额太大,均以抵质押物和保证担保实力不足为理由将其拒之门外。义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扫街”走访中得知老季在义乌市拥军小区有一处宅基地农房,便将该行的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向他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引导客户前往市365办证中心办理了不动产换证手续,在经申请受理、资料审核、缴纳费用、不动产登记、公证等环节后,该行为其办理了农房抵押贷款,在收到客户资料三个工作日内为其成功办理了400万元农房抵押贷款。

2015年,河南滑县成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两家法人金融机构——滑县农商行和滑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共创新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4350笔,累计3.4063亿元。 滑县留固镇温庄村村民张守军说:“我也是农房抵押贷款试点的受益者,去年我养猪进饲料缺少资金,家里提供不出合适的抵押物,又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正巧村里来了宣讲团,讲解农房抵押贷款政策。趁着农房测绘的优惠政策,我办理了自建房的不动产证,不到两周就得到了8万元的贷款,这样的贷款真是我们致富的好帮手!

2015年12月,浙江乐清市被列入全国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地区。两年多来,人民银行乐清市支行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倾斜信贷政策,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强化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发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问题。截至今年7月,乐清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59.04亿元,试点期间累计受益农户25061户,户均贷款53万元。贷款用于个体工商经营、农户生产经营、农民住房、农业生产等用途的占比分别为59.44%、33.03%、4.87%、1.69%。

四是将宅基地及农房转给村集体内部其他有需要的人。随着宅基地指标控制越来越严,一些村民想建房却没有宅基地指标,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闲置老旧农房用来翻新重建,导致老旧农房的转让价格不断攀升。据了解,在中部农村,一个破旧闲置房屋,都可以卖出三四万元,而且这个价格还在往后提高。不过,这种方法,前提是,必须满足集体成员内部,而且必须是一户一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