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遠:市場與機遇——中國企業新定位|智薈中歐

丁远: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智荟中欧

小歐說

面對動盪變化的二級市場,尤其是在資產流動性降低的今天,如何把握時代節奏,是投資人和企業家非常關心的話題。

近日,在由凱輝基金主辦的2018凱輝論壇上,丁遠教授發表主題演講,指出當前最重要的是認清和抓住確定的長遠趨勢,順勢而興。一起來看今天的分享。

丁远: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智荟中欧

崛起的中國消費市場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世界消費的增量,將主要來自於中國、亞洲其他地區和美國這三個區域。這一趨勢在2040年, 將演變為全球77%的消費增量都是來自於亞洲和北美;而其中,中國的佔比將最終超過一半。

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企業生逢其時,是“生得好”,而那些被凱輝介紹進來的外國企業,則可以說是“長得好”。不管是“生得好”還是“長得好”,能把自己的市場定位在中國都是找對地方。至於明天股價的漲跌,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潛力仍然是中國實體經濟強有力的支撐。

丁远: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智荟中欧

站在今天我們再回頭審視,人們會發現中國的經濟轉型速度是非常快的。就像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過去三十年破了世界增長記錄一樣,中國投資到消費的增長速度也是人類歷史上所沒有過的。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其中消費更是成為了排頭兵。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GDP 82.7萬億元(約12.8萬億美元),全年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58.8%,投資貢獻率為32.1%,出口貢獻率為9.1%。特朗普其實抓錯了一個點——中國的出口順差已經不是問題,中國儘管有貨物的順差,但卻存在服務貿易的逆差。實際上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的經常項下幾乎是零,貨物出口的順差和服務貿易的逆差,幾乎可以相抵消掉。剩下的是結構性需要平衡的問題,而非中國陰謀攫取利潤。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消費都具有特殊意義,因為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消費增長的關鍵力量。2018年,中國的整個消費規模達到5.7萬億美元,第一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超過美國。

丁远: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智荟中欧

這是一個世界級的里程碑事件,因為從一戰前開始到現在,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費市場的冠軍被換掉了,在未來十到十五年當中,中國的市場規模會是美國的2.5-3倍,這是重要的大趨勢。

這種趨勢的背後是中國崛起壯大的中產階級。按照人均每天在50美金以上消費能力人群為定義,中產階級到了2030年將會達到中國人口的1/3,也就是接近5億人。這個數字加上其他亞洲新興國家,包括印度和東南亞,會突破35億。

屆時,整個新興亞洲市場中產階級的人數和市場規模,將是美國的十倍,歐洲的七到八倍。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歐洲企業繼續在歐洲和美國活得很滋潤,再過十二年時間,就變成一箇中小企業了;如果一家企業在亞洲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它將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世界500強排在200名的公司。

中國對外投資進入常態

2016年是中國對外投資最瘋狂的一年,對外直接投資接近了兩千億美元的高點;2017年以後,由於外匯管制和去槓桿等政策,對外投資有一些回落,但資本走出去絕不會是曇花一現。

如果把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流量佔到全球對外投資流量的市場份額比例,和中國的GDP佔到全球GDP的份額比例進行對比,兩千億美元的對外持續投資僅僅符合了中國GDP佔到全球GDP的比例而已。

而有趣的是,儘管現在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差不多是法國經濟規模的2.5倍,但是中國在海外積累下來的投資總額還不到法國的1/5。以2017年為例,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約15%,中國對外FDI佔比卻只有8.4%,而10%-15%才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區間。因此,未來中國對外投資的勢頭還會非常大。

丁远: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智荟中欧

現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已經進入理性調整階段。2015年開始,走出去的企業和資本從資源獲取型向構建全球價值鏈和技術引導型轉變,逐步形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並重的空間佈局。雖然近年來,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投資結構、質量效益不斷優化。

如何做好對外投資?回顧歷史,人們可以發現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有幾個不同的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中國產品在全球的銷售,例如華為在海外出售電訊產品和各種設備。漸漸地,第二種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模式產生,也就是中國品牌的全球製造。這個趨勢最近由於特朗普和全球貿易壁壘的增加而加速。但除貿易摩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製造成本在上升。

中國各個行業的隱形冠軍在這方面體現得最為明顯:上個月底香港的恆生指數的成分股做了一個修正,在恆生指數歷史上第一次把一家紡織股——申洲國際(1600億港幣市值)——納入了股指考量並把東亞銀行踢出。這家公司是全球針織面料的隱形冠軍,PUMA 45%的產品全是它提供的,耐克接近20%。申洲國際在全球的品牌佈局已經做得非常好,在柬埔寨和越南的員工超過三萬人。另外一家企業,敏華控股,是全球做沙發做得最大的企業,最近也在歐洲、越南也進行了佈局。

中國企業在全球進行佈局更深層次的考慮是未來面對貿易戰,會對中國製造產生的制約風險等等進行控制。

最後一步,也是很多包括凱輝在內的中國企業在努力的,就是如何把全球的資源嫁接到中國發展的動能上。

企業在中國的新定位

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企業要做大做強首先就一定要想到走出去的底層邏輯。歸根到底就是走出去的目的是什麼,如何實現協同作用和價值增值。

其次,企業從一開始就要制定一個符合自身發展的戰略,不能貪大求全。前兩天一位中歐校友來找我諮詢,他經營著一家民營企業,因為房地產形勢艱難,決定轉型開發特色小鎮。他提出要做一個航空小鎮,靈感卻是一個無法確認的政策傳言。

有些領域說要開放提了十幾年還沒有實現,把機會概念作為企業的戰略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很有可能這個隧道太長,裡面氧氣太少,還沒有堅持走到隧道那一頭,就中道而卒,儘管隧道那一頭確實是桃花源,但是行者已經熬不到光明。

丁远: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智荟中欧

第三,企業要有一個良好的財務架構作海外擴張的支撐。一個穩健的財務構架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好的財務構架,儘管規劃著長期的事情,但企業只能做短期的事,因為到明天,銀行、P2P等債權人就全部排在門口了。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共贏。這個概念是我們中歐課堂上一直宣講也是凱輝基金蔡明潑先生一直在傳播的。要從對方的企業、員工和社會立場上考慮,做一個好的企業公民。一榮俱榮,而不是贏者通吃。企業家如果帶著掠奪性和侵略性的心態指揮團隊工作,很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對於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可以說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而這其中最難受的就是跨國公司。中國市場的規模和吸引力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企業的水平不斷提高。這個當中,市場規模和消費升級帶來的是更劇烈的競爭事態。這個當中怎麼樣能夠做好公司未來的戰略?核心點就是,不管對於一箇中國企業,你是生在這裡,還是一個跨國公司,你長在這裡,未來的戰略一定要立足於中國市場。

本文根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凱輝會計學教席教授丁遠博士在2018凱輝論壇上主題演講內容整理而成。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