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出售的新车又多了12项强制安全配置 国内还在拿ESP做宣传噱头

国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5月29日,欧盟正式对外公布了一项令中国买车人心碎的规定:从2021年起, 以下12项车辆安全配置将强制实施:紧急刹车系统、酒精锁车系统、嗜睡预警系统、分心识别和预防系统、事故数据记录器、紧急停止信号、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测试与安全带改进、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头部碰撞区域扩大与安全玻璃、智能车速辅助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侧撞乘员保护、倒车影像和检测系统。

国外出售的新车又多了12项强制安全配置 国内还在拿ESP做宣传噱头

这是欧盟对车辆最低安全标准的首次更新,上次更新要追溯到2009年。近十年间,诸如ESP、日间行车灯、胎压监测、自动紧急呼叫等系统已经陆续在欧盟和美国成为出厂强制配置,无论车卖多少钱,无论何种配置,只要向消费者销售,就必须将这些强制配置装齐。2010年,ESP在美国成为强制配置。2014年11月,ESP在欧盟成为强制配置。2018年,ESP在中国依旧不是强制配配置。

同时,还有相当多国内看上去高大上的配置在欧盟及美国早已是标配。

2007年8月开始,美国要求乘用车必须安装胎压监测系统,欧洲随即跟进。

2011年,欧盟规定新车必须强制加装日间行车灯。瑞典30年前就开始执行这一规定。

2011年欧盟要求车内必须安装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在严重交通事故导致司机和乘员无法求救时,该系统可自动拨出紧急救援电话,并通过GPS系统定位车辆。

2013年开始,美国要求所有本土销售车型标配侧气囊。

2014年,欧盟要求新车标配自动刹车辅助系统,没有该系统的车不会得到E-NCAP五星评价。

2018年5月1日后,美国本土销售的车型必须安装倒车影像。

2018年,中国本土销售的所有车辆只被法规要求强制安装一个东西:后雾灯。以上所有提到在美国和欧盟法规内的配置在中国都是可有可无。

国外出售的新车又多了12项强制安全配置 国内还在拿ESP做宣传噱头

不信?我们就拿自称最良心的自主品牌——吉利旗下宣称自己对中国消费者最良心的SUV车型——博越来做个例子,这台车在4月卖出了2.3万辆,是吉利集团内当之无愧的销量冠军和利润奶牛。

为了以示公平,比对的对象是最新款的吉利博越2018年款1.8T排量车型,总共5个配置,售价从11.78万到15.98万。

在最便宜的11.78万车型上,前排侧气囊、主动刹车、疲劳驾驶监控及提示、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智能车速辅助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侧撞乘员保护都毫无意外地缺席,这台车距离欧盟最低销售标准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最贵的15.98万车型上,表现也不容乐观,疲劳驾驶监控及提示、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智能车速辅助系统和侧撞乘员保护依旧不存在。倒是全景天窗、车顶行李架、全液晶仪表盘、8英寸中控大屏等可有可无的国人最爱面子型配置一应俱全。很可惜,被吹嘘成最良心中国车的在欧洲根本没有上市销售的资格。

按照现有的美国和欧盟强制安装标准,这些自主品牌没有一台可以获取销售资格,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就来了,把不安全汽车卖给你的厂商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想法呢?除了挣钱,就真的不把自己同胞的命当回事吗?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