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的扶貧創新:玩遊戲也能精準助農

舒聖祥

經過半個月的辛勤灌溉,山東德州的嚴明麗在手機遊戲裡種植的芒果成熟了。3天后,嚴明麗收到了貼有多多果園紅標籤的快遞盒,6枚來自大涼山會理縣的芒果青中泛紅,散發著香氣。

關聯虛擬與現實的,是拼多多APP中的購物遊戲多多果園,在這裡用戶每種植成熟一棵果樹,就會收到拼多多從產地採購的一箱水果。

新電商的扶貧創新:玩遊戲也能精準助農

玩著遊戲,居然也能精準扶貧——大概只有在互聯網上,才會發生這種“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的新鮮事。用戶玩著種水果樹的手機遊戲,果子熟了,不僅真能收到新鮮水果,還能為農產品供應鏈的上行優化做貢獻。因為,多多果園上每成熟一批果子,拼多多就會對應向邊遠地區的農戶採購一批。

創造這一“互聯網+農業”新鮮模式的拼多多,可謂中國互聯網的又一個奇蹟。再過幾天,就要登陸納斯達克上市了,想來又一批億萬富翁即將誕生。2015年9月成立的拼多多,創造性地結合了社交與電商兩大基因,成為一匹流量黑馬。創業3年就上市,似乎已經不算特別稀奇,但在電商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拼多多仍能脫穎而出,確實厲害。

尤其是,拼多多是一家在上海創業的公司。要知道,沒出過BAT的上海,一度被描述成了互聯網的棄兒。拼多多雖然是在上海創業,卻一直利用自身創新模式,致力於精準助農,這一點難能可貴。因為它們,我們對“互聯網+農業”有了更多理解,不僅可以搞農村電子商務,還可以通過社交消費鏈幫助大量農民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

新電商的扶貧創新:玩遊戲也能精準助農

眾所周知,中國土地相對零散,農業生產不夠集約化,單戶農民農產品分散銷售,受市場波動、信息滯後、交通不便影響極大。對農戶來說,他們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一個大買家,一次性把自己全部的,甚至是全村的農產品都給買走。最好是,能夠根據訂單“計劃性生產”,哪種好賣哪種利潤高就種哪種。而多多果園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好的嘗試。

將傳統網購的“物以類聚”升級為“人以群分”,高效聚集同質化需求,幫助供給側精準快速找到目標客群,實現規模化定製生產。這既是拼多多社交電商的優勢,事實上也是“互聯網+農業”大有可為的新圖景。這一模式具備長遠意義,它能讓不同品質、種類、數量的小規模農貨,實現半定製批量處理,降低不必要的中間成本,使小規模定製服務成為可能。

精準扶貧的關鍵,不在授人以魚,而在授人以漁。讓農民辛苦種出來的農產品,能夠賣得出去,而且價格不錯,這最重要。隨著新型電商不斷花樣翻新,“互聯網+農業”面臨著更多更好的機遇。通過“拼”模式,快速聚集消費需求,實現大規模多對多匹配,將農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充滿了發展的想象空間,必將為精準扶貧開闢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