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疫情當前,春耕在即,農業農村的“復產復工”,迫在眉睫。


2月17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議,會議主要工作是,“抓生產、促流通、保供應”。也是在這個會上,“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盟”宣佈成立,聯盟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拼多多、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化現代農業、人民優選、百果園等企業聯合發起。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2020年,拼多多等平臺將針對貧困地區開展不低於100億元的專項採購。當然,該聯盟還希望能夠打造一個集農資研發生產、品質農活供給、農活農資上行下達的產業一體化體系,構建農業產銷大數據庫。


“助農”一詞,在2月成為電商平臺最熱關鍵詞


2020年2月,“助農”,是“口罩”之外,各大電商平臺最熱關鍵詞。拼多多上是“助農”、“愛心助農”、“農貨”,淘寶上,是“吃貨助農”、“助農戰疫”、“助農雲送花”。


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足不出戶,購買中國天南地北的農村農貨,如陝西周至獼猴桃、泰州土雞蛋、海南金煌芒果、雲南的菠蘿、遼寧鞍山南果梨、廣東湛江紅蜜薯、雲南建水紫皮洋蔥等等。


“助農”成為電商平臺最熱關鍵詞,與2月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2019年北上廣深等城市,包括拼多多、京東、盒馬、每日優鮮、美團在內的巨頭,開啟了一場硝煙瀰漫的“生鮮大戰”。隨著電商生鮮開戰,許多城市居民也習慣了線上購買農產品,包括蔬菜瓜果鮮花海鮮等。


應該說,新冠肺炎的疫情,意外地再次點燃了“生鮮大戰”戰火,疫情期間,隔離在家的城市居民,除了社區統一配給方式外,更多的都選擇了電商購買。不過,新冠肺炎一疫,一方面使得線上農產品需求激增,但另一方面則是很多地區農產品流通陷入停滯,供需之間出現了短期的巨大矛盾爆發。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城市是需求激增,農村是流通停滯,主要原因是物流運輸配送系統因春節和疫情尚未完全復甦。疫情影響之外,農村還有個因素——春耕在即。農產品的滯銷,不僅涉及城市供給,也關係到農民的生活與生產,春回大地,當下是南北各地農村春耕備耕時期,如果農產區產品不能出村出山,農民的耕種動力自然受到影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業與工業不同,要“看天吃飯”,受天氣影響外,更需要時間,春華秋實,過期不候,逾時難補。


如何解決當下農產品流通,以確保農戶的收入,為當下的春耕護航,保證未來一年的供給,成為農業的重要課題。


拼多多是在2月10日,正式上線了“抗疫開拼,愛心助農”專區,用戶通過拼多多APP首頁焦點圖、限時秒殺等入口,也可以搜索“助農”、“愛心助農”、“農貨”等關鍵詞,直達該專區。據拼多多介紹,拼多多助農專區已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包括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商品囊括臍橙、蘋果、草莓等各類水果和主要生鮮食材。當然,針對此次特殊活動,除充足的流量支撐外,拼多多還設置了5億元的專項農產品補貼,以及每單2元的快遞補貼,以幫助解決疫情期間的農產品產銷對接問題,讓農戶的收入得到保障。


拼多多的保衛戰,農產品更適合拼團?


根據拼多多介紹,2、3月的“助農”運營活動,拼多多設置了5億元的專項農產品補貼,10億元的物流補貼,之所以投入重金在“助農”,除了重視“助農”的社會價值外,當然,也是看重它的商業價值——農產品是拼多多核心品類,拼多多依靠農產品起家的,做好農產品,就是捍衛拼多多。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拼多多崛起,幾乎所有的分析師都會指出它的兩個條件:1、移動互聯網、微信社交下沉的雙重紅利;2、它選擇了水果、農產品這一品類,繞開了阿里與京東的核心品類;3、拼多多很聰明地通過“拼團方式”,利用微信社交網絡,最低成本獲客。


社交基礎上的“最低成本獲客”固然是拼多多得意崛起的原因,但大家卻忽略了拼多多模式的另外一面——“拼團方式”與農產品的結合,這種結合,既滿足了前端面向消費者的“便宜”的利益訴求,也滿足了後端供應商對銷售“規模時效”的訴求。


拼團模式與農產品的結合,前端滿足消費者“便宜”的訴求,很好理解,買的多折扣多,這是商業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規模經濟,邊際成本低,這是電商的優勢。那麼“規模時效”如何理解?農產品除了生產靠天,生產需要時間,它的保質、運輸與消費,也有“時間”限制,大家常說,“時令水果”、“當季蔬菜”,便是如此,雖然這兩年冷鏈物流倉儲十分發達,不過,即便如此,農產品還是有它的“時間限制”。


中國農業特色,還有個問題,碎片化,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的發展趨勢就是規模化種植,只有規模化才能市場化,才有規模效應。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要求農業與之匹配。


簡單地說,拼多多的模式,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費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截止目前,拼多多“抗疫助農”專區銷售的滯銷農產品已經超過130萬單,超過2000萬斤,隨著全國性快遞物流運力的恢復,助農訂單將會進一步增加。


2019年,拼多多發起“百億補貼”的價格大戰,除農產品外,重點品類是家電、數碼3C,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被視為,拼多多力推拼多多獨立APP、品牌升級以及它與阿里、京東的價格大戰,從“五環外”殺入“五環內”。城市消費人群的市場競爭,與家電、數碼3C之外,農產品品類與2019年的“生鮮大戰”也是類似的,農產品,是高頻消費品品類。農產品是電商價格大戰不能忽視的重要戰場。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向阿里、京東提出挑戰,作為競爭回應,京東上線“京喜”,阿里則重啟聚划算。2019年阿里集團一項人事調整,值得注意,“阿里巴巴集團B2B事業群總裁戴珊(蘇荃)在負責ICBU、1688、村淘、零售通、速賣通業務基礎上,將代表集團分管盒馬事業群,全面負責打通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盒馬總裁侯毅(老菜)向戴珊彙報”。


盒馬與阿里的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打通。也就是說,通過需求側的需求聚合,向農產品供應鏈逆向採購——這與拼多多的模式,異曲同工。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說,“之前電商扶貧在供應側不足的核心原因是,流量匹配有問題,不能夠形成一定聚集的量,所以不能形成農貨上行的新流通方式。而拼購能解決流量問題,非常契合中國的中小農業的現狀,多對多的匹配,對農產品供需兩端的信息有效梳理,可以在各類農產品短暫的成熟期裡,迅速匹配到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


拼多多、淘寶聚划算都在愛心“助農”,誰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中國電子商務的繁榮,成就了中國快遞系統,當然,中國快遞系統也推動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繁榮,這是相互成就,不過,現階段來看,現有的快遞系統不能夠很好的支撐農產品上行。黃崢曾說,“中國還沒有一個很好的適合農產品上行的物流基礎設施”。


通過聚合巨大需求,撬動商家、物流方倒逼物流配送體系的改善和升級,也是合情合理。商務部研究院於1月7日發佈的《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披露,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上行規模預計超過了1200億元,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帶動農貨上行已經成為中國的興農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