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大會最猛料:阿里正式公布「智能高速公路」計劃!

最近幾日,科技板塊頭條都被雲棲大會霸了屏,很多人都想借此機會看看阿里一年一度的“佈局大秀”。然而今年的爆料甚猛,它甚至可以說是奠定了我國“智能高速公路”在未來二十年內領跑全球的偉大基礎。

雲棲大會最猛料:阿里正式公佈“智能高速公路”計劃!

9月20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對外正式宣佈了“智能高速公路”計劃。在未來,駕駛者、汽車、道路、雲端所產生並收集的信息不再各自獨立為“孤島”,而是通過感知技術、平臺技術、雲端一體化計算等解決方案讓車與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雲、路與雲,形成一體,協同實現智能交通。而協同,能讓路和車都變得聰明起來。

當我們評價一個計劃是否偉大時,我們往往不只會看它最終的實現效果,還會在意在“偉大”的誕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了哪些相關產業的進步。就像阿波羅登月計劃一樣,我們不只成功探索了宇宙空間,更是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研發出了諸如:液冷服、尿不溼、核磁共振和CT等造福人類的技術。

雲棲大會最猛料:阿里正式公佈“智能高速公路”計劃!

其實懂行的人一看便知,這一計劃的體量非比尋常,即使像阿里這樣的超級科技巨頭憑藉一己之力也無法完成。最大的難題在於,很多實現計劃所要用到的技術、科學研究尚未完成,阿里要攻克的難關不亞於人類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不過,好消息是國家對此表示大力支持,甚至將 “打造智慧型城市、智慧型交通”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另外一方面,保有量達3.10億輛機動車市場,高速道路13.1萬公里、城市道路38.2萬公里、縣城道路13.2萬公里,也為發展“智能高速公路”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推動相關行業、產業升級,完成“終極願景”似乎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雲棲大會最猛料:阿里正式公佈“智能高速公路”計劃!

據悉,5G技術商用與路測單元硬件(感知基站)技術是阿里在“車路協同系統”發展上首先要應用的兩大核心技術。此前已有人做過測試,僅僅是“車路協同”中最細分的“自動駕駛”一項,每秒鐘產生的數據吞吐量便要超過80G,現有的無線傳輸技術根本無法實現,只能寄希望於強大的5G通訊技術。在這一點上,商業應用的發展對於通訊技術的推動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參考智能手機對於4G通訊技術的推動作用)。另外一方面,達摩院人工智能實驗室已經在毫米波雷達的研發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此為基礎打造的感知基站即使在夜晚及惡劣天氣條件下,依然可以實現多交通工具(包括摩托車、自行車)的高精準度感知,對車輛、行人的位置,速度,大小,進行精確的建模。同時通過V2X的方式將信息實時地發送給車輛,起到增強車輛感知能力,擴展車輛感知範圍的作用。

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車路協同”雖有阿里提出並主導,但擁有同樣願景的行業巨頭卻不止阿里一家。阿里聯合交通部公路院、國家電網、中國聯通、一汽集團、上汽榮威、英特爾、福特汽車、神龍汽車、大唐電信集團等成立了“2038超級聯盟” ,協同產業力量共同落地“智能高速公路”,共同探索鑄就未來二十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